王彩霞
【關鍵詞】 小學生;口語交際訓練;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0—0095—01
現行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口語交際是“聽話、說話”的發展,它不僅要求訓練每個學生的聽和說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口語交流中,培養語言交際能力。口語交際的教學要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培養創新精神。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親近學生,讓學生敢說
孩子是天真無邪的,他們通常想到什么就說什么。但是,由于一年級學生初入學,對學校環境及老師有陌生感和不信任感,這大大壓抑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有話不敢說。因此,學生一到我班,我就迅速想辦法,穩定學生情緒,與學生交朋友,然后再引導、鼓勵他們把經歷過的喜、怒、哀、樂用語言表達出來,與他們共同分享,這樣,我很快就成了學生的知心朋友,他們也就敢于和我說話了。在課堂教學中,我對敢于“說話”、發表自己見解的學生多表揚、多鼓勵,提高他們“說話”的信心,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漸漸地,全班學生不管在課余或是課堂上都能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例如,在教授《小貓種魚》一文時,我先出示了課題,讓學生自讀課題后設疑:從課題上,你想知道什么?鼓勵學生發表意見。學生一下子說開了,有的說:“小貓為什么種魚?”有的說:“我只聽說過種花、種樹,可從沒聽過種魚。”還有的非常著急地說:“小貓種魚究竟是怎么回事?”孩子們一個個的問題,都反映了他們求知的欲望。我把問題記好,讓他們自讀多次課文后,再找學生復述課文,老師加以引導,讓全班學生一起解決剛才的問題。這樣的師生、同學的互動教學,比滿堂老師唱“獨角戲”好多了。學生“說話”的膽量大了,“說話”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高,學生對知識也掌握得比較牢固,并且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發展了他們的智力。
二、 采取多種形式,讓學生樂說
“興趣是創造的火花。”如何激發學生說話的欲望,增強說話的興趣,在這個重要的環節中,我運用了多種形式的教學。如,帶同學們到郊外秋游時,我要求孩子們與小樹、小草對話,然后告訴老師,你與小草說了些什么?小草對你說了什么?有的孩子說:“小草說,小朋友,我很口渴呀!”有的說:“小朋友,你別老踩著我,弄得我可疼呢!”在他們邊說邊笑的臉上,我看到跳動的童真。此外,口語教學中還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不能孤立地進行,它要結合字、詞、句、段、篇的教學,并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為了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
1. 范句模仿訓練法。模仿是兒童的天性,也是學習的心理需要。口語訓練時,教師先出示范句,然后啟發學生觀察、理解、模仿,既達到會“說”,又能夠說好。如,學習了范句:“花園里的花兒真漂亮!學生仿照這種句式說出了“小紅的衣服真漂亮!”“我的書包真漂亮!”等。再如:“有……有……還有……”,“先……再……最后……”等。范句模仿訓練要從易到難,隨學生識字量的增加逐漸加深訓練的難度。
2. 看圖訓練法。低年級課本圖文并茂,許多課文插圖形象、生動,除了輔助了解課文之外,也是絕好的說話、寫話材料。作為一名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挑選那些趣味性強、學生感興趣的、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有話可說的插圖進行說話訓練。可以是填充式的,如學了《春雨的色彩》一文后,讓學生看著插圖說:( )說:“春雨是( )色的。你們瞧,春雨落在( )上,( )就( )了。春雨灑在( )上,( )也( )了。”也可以是仿寫式的,如《筍芽兒》這篇課文邊上配了幾幅富有童趣的插圖,描寫筍芽兒成長的經過。我在學生全方位、多層次品讀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自由挑選其中的一幅圖畫,把圖意說出來。不求生動具體,只要學生能把話說完整,說得通順連貫,別人能夠聽懂即可。這樣的訓練,由于給了學生一定的模式,學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話可說,極大地激起了學生說話的興趣,使他們都樂于說,使學生的說話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大大豐富了課堂生成性的內容。
3. 對答想象訓練法。采取“教師說上句,學生答下句”的對答方式,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敏捷能力和想象能力。如,教師說:“那天,奶奶到菜市場買菜……”學生接著話頭往下說:“菜市場里人很多,有賣菜的,有買菜的,還有……”學生在接下句對答時,要展開合理的想象,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知識,做到語句通順,符合情理,富有情趣。
4. 填空補充訓練法。教師讓學生在一個句子的空白處填上適當的字詞,使其成為一個完整的句子。或寫出一些不完整的句子,讓學生把缺少的部分補充完整。這樣做,既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又豐富了學生的詞匯,提高了學生的口語交際素質。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