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毅
摘要:法國全名法蘭西共和國,是西歐發達國家,法語是她的官方語言,除了法語外,在法國其他地區還有人使用地方語言。例如,在法國的布列塔尼地區,有布列塔尼語,在巴斯克地區,有巴斯克語,在法德邊境也有與德語相似的方言。本文將要介紹的布列塔尼語是一門有著悠久歷史背景的語言,她屬于印歐語系,從產生到現在經歷了1500多年的歷史,在其漫長發展歲月中其中經歷了興與衰。目前她的使用人口約為2萬多人,是歐洲大陸上現在唯一存在的凱爾特語言。布列塔尼語的發展過程以及現狀會幫助我們更好的梳理法國地方語言的發展史以及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法國文化或者說法國西北部這一重要地區的文化發展及現狀。
關鍵詞:法國;法語;布列塔尼;印歐語系;文化現狀
法國是位于歐洲大陸西部的發達國家,人口約為6400萬,而其中包含有一些少數民族,比如布列塔尼、科西嘉、巴斯克、弗拉芒等少數民族,他們約占人口數量的7.9%。法國本土共分為20個大區,布列塔尼大區位于法國的西北部,與英國隔海相望,被大西洋和英吉利海峽圍成半島,文化遺產豐富多樣,到處洋溢著歐洲大陸最古老的高盧文化的氣息,如果熟悉愛爾蘭、蘇格蘭,那么就知道他們有著共同的凱爾特文化。布列塔尼人最早是本地區土生土長的高盧人以及英國南部威爾士人的后代。他們于公元前5至1世紀由今法國沿海一帶前往不列顛島。5至6世紀屬于日耳曼部落群的盎格魯人、撒克遜人進入不列顛后,他們又返回歐洲大陸,布列塔尼半島定居。這時生活在今法國地域上的高盧人(與不列顛人原本同屬克爾特部落群)經過羅馬帝國的統治,已經羅馬化,于是布列塔尼人就成為有別于他們的不同的民族了。布列塔尼人主要從事畜牧業、漁業和航海業;此外還種植小麥、飼料作物及亞麻等。而眾所周知,長時間以來布列塔尼和英國都有緊密的聯系。之所以說聯系緊密,第一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布列塔尼半島的北面就是英吉利海峽,法語中英國就是大布列塔尼的意思,也可以說布列塔尼是小英國。第二則是政治上在1532年之前,布列塔尼一直都是英國的領土。之后,由于地理上英國只跟布列塔尼相隔一座英吉利海峽,因此后來大量從英國南部遷徙而來的英國人,與原來的高盧人,威爾士人共同形成了今天布列塔尼人的祖先。
在布列塔尼地區她的傳統語言是布列塔尼語,它屬于印歐語系并且至今已經有了超過1500年的歷史,如今布列塔尼大區共有四個省,伊勒-維萊訥省、莫爾比昂省、阿摩爾濱海省和非尼斯泰爾省。除了從12世紀,伊勒-維萊訥省和大西洋盧瓦爾省(1)的地區放棄了布列塔尼語而換用法語外,在布列塔尼語的地區的莫爾比昂省、阿摩爾濱海省和非尼斯泰爾省三個省仍有人使用布列塔尼語。事實上,從3公元三世紀開始,布列塔尼語逐漸融合了拉丁文、古法語、現代法語的詞匯及用法。盡管很多詞匯發生許多語音變化,以至于難以找出根源,但其實歸根結底仍可以在詞匯中找到凱爾特語系的影子,所以說布列塔尼語是她是一種特殊的凱爾特語,最早出現在十三世紀的文學作品中。她與英國西南部的康沃爾方言以及高盧語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可以說三者之間在交流上不會有大的問題,只是一些詞匯上的發音或者個別詞匯用法會有所不同。現在看來布列塔尼語面臨消亡,但是實際上直到20世紀以前,在布列塔尼地區幾乎所有人都會說布列塔尼語。但是之后出現了一個狀況就是就是從12世紀開始,貴族及大量有錢人開始使用法語以替代布列塔尼語,布列塔尼語漸漸地成為農民的語言,換句話說成為了一種“低級”的語言,人們會以說法語為榮,而認為只說布列塔尼語而不說法語是一種粗鄙沒有文化的表現。但是盡管如此布列塔尼語的使用一直沒有出現明顯衰退減少,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此之前各種用布列塔尼語記載的書籍、文學作品、歌曲都可以很好的證明這一點。但是也正是從20世紀開始,布列塔尼語真正慢慢走向了衰敗,以前,布列塔尼語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布列塔尼地區南部。一個數據可以很好的體現出布列塔尼語的現狀,在20世紀初期,布列塔尼人分為兩種,百分之五十的布列塔尼居民可以說法語和布列塔尼語,而另外百分之五十只會說布列塔尼語,也就是說,那時布列塔尼所有人至少都掌握了布列塔尼語并將其作為日常用語,而法語只不過是一門通用語言,但是不是必要語言。但從法國大革命以后,法國政府開始大力推進法語在法國的使用,并且想要廢除其他方言的使用其中包括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幾種地方方言布列塔尼語、巴斯克語等,在基礎教育上也是推行此政策,任何學生只要是在學校中就不被允許說方言,取而代之的是必須說法語,假設學生在校園中使用了當地方言,那么將會被施以懲罰。這一出于“推進”法語的政策一直持續了將近兩百年。而伴隨著法語推行政策的推廣,到了20世紀中葉,只有約10萬人不會講法語,可以說,在五十年間,法語的推廣非常迅速而成功,但是隨之而來的結果就是使用布列塔尼的語的人變得越來越少,在老輩中間,有很多懂的人,但是對于年輕一代,布列塔尼語則仿佛成為了一段塵封的歷史,她晦澀,難懂,并且適用范圍很少,僅限于在法國布列塔尼地區及英國東南部少數地區使用,缺少了語言環境,年輕人也不去學習,因此大家都接受了法語的使用進而放棄了自己獨特的布列塔尼語,而結果就是21世紀初基本上沒有人只懂布列塔尼語不懂法語,換句話說,所有人都使用法語而精通布列塔尼語的人年紀都很大,大部分年齡在50歲以上。除了新開辦的可以教授布列塔尼語學校的學生以外,目前在布列塔尼地區年齡低于20歲的一代只使用法語。如今在日常生活中說布列塔尼語的人會有約2萬多人,其中一部分20000人左右,為65歲以上的老人,這些人仍將布列塔尼語作為他們的第一語言,而法語是他們的第二語言。另一部分約為2000人左右,他們是在開設布列塔尼語的雙語學校中所學會的布列塔尼語。所以說實際上目前布列塔尼語的使用與存在在法國并不樂觀。
不過這種情況已經被布列塔尼政府及組織所注意,目前一系列的措施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為的就是保護這門即將消失的語言。目前全世界有3000種左右的語言面臨著消失的危險,不過布列塔尼語作為其中之一情況正在轉好。其實在1951年就已經立法為的是保護和推進布列塔尼語,這部法律其實確保了兩個目的。第一個目的是“對抗”法語,保證布列塔尼語不被同化甚至取代,保證其獨有的純潔性。第二是為了保護地區語言。這項法律標志著這一地區語言地位的確定和轉換。人們雖然已經接受了法語,但是更希望將布列塔尼語提升到與法語共同的地位,讓這個有著漫長歷史的語言能夠在這一地區繼續存在,能夠讓布列塔尼地區變成一個同時可以擁有法語和布列塔尼語的雙語地區。此外在1977年,布列塔尼民族主義運動者建立了Diwan學校,Diwan在一次為布列塔尼語,意為幼苗的意思。如今一個Diwan的教學網絡已經形成,在高中,初中甚至是小學,都有Diwan學校,截止到目前,在Diwan網絡中學習布列塔尼語的學生已經大約有2000名,在Diwan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必須使用布列塔尼語交流,他們所使用的教材也都是用布列塔尼語編著而成,為的就是為學生提供一個語言環境,讓布列塔尼語的傳承更好進行下去。除此之外現在在大學中有布列塔尼課程的教授,做好在新一代年輕人中的推廣以及讓他們去了解,學習布列塔尼語將會是這門語言生存的重中之重。同時,借助于當今社會高科技的日益發達,媒體在布列塔尼語的保護上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今每周,布列塔尼當地電臺都會播放大量時長的布列塔尼語節目,要知道2011年以前在布列塔尼地區可是沒有一個布列塔尼語電臺的,由此知當地政府為保護布列塔尼語而做出的努力、進步。除了電臺外,現在電視上同樣也會播放布列塔尼語節目,實際上從1971年以來布列塔尼法國3頻道就已經開始播出布列塔尼語節目,隸屬于TF1頻道的建于2000年的布列塔尼電視臺以及2005年上星的TVR-雷恩電視臺現在都會播放布列塔尼語節目。現在在布列塔尼大區所有城市的路牌上你也會發現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所有路標,路牌都會用雙語標記出,第一行用法語,第二行會用布列塔尼語,這在無形中也是確立的布列塔尼語與法語相同的地位,促進了布列塔尼語的推廣。布列塔尼語保護的立法,教育的推進以及相關政府及媒體的推波助瀾,都在為布列塔尼語的發展以及生存做出顯著的努力。
全世界半數以上的人口僅使用11 種語言,反過來,剩余95%的語言僅僅被5%的人口使用著。當今全球正趨于一體化,那么可以說有很大一部分語言將會消失或是被其他語言代替。根據數據統計,目前世界上多達一半的語言沒有文字,也就是說,最后一個會說這些語言的人明天消失了,這種語言也就隨之消失了,因為它們沒有字典、文獻和文本記錄。舉個例子,像對于許多族群而言,傳統口頭語言是他們文化的核心。幸運的是布列塔尼語不但有傳統口頭上的傳承,更有文字、文獻、詩作、歌曲的記載,而這也恰恰是布列塔尼語的優勢所在。但我們也應該正視一個問題那就是盡管布列塔尼語的保護正在有條不紊進行,但正如這些即將消失的語言或者是經歷危機的語言一樣,布列塔尼語也正經歷著瀕臨消失的階段。在布列塔尼這一地區其存在已經舉步維艱,更別說除了布列塔尼地區其他地區更不會有其發展的空間。現在能夠熟練應用布列塔尼語的人大部分已經超過了65歲,當這些人老去后,誰還會再熟練地運用布列塔尼語?誰還愿意再去說這門生澀而又使用范圍極小的語言?這個問題擺在所有人面前。這也就是為什么聯合國將布列塔尼語列為有消亡危險的語言之一。慶幸的是,越來越多的布列塔尼人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嚴峻的問題,因此從20世紀80年帶來布列塔尼語的發展迎來了一個新的契機。之前已經提到借助Diwan網絡的建立以及現代多媒體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了解學習布列塔尼語,這對布列塔尼語的生存是一個很好的信號。事實上,布列塔尼語她所代表的是一個地區獨一無二的文化發展,她所反應的是一個地區的文化基礎,內涵。她不應該消失也不能消失。她對我們了解布列塔尼文化,歷史甚至了解法國、英國史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盡管現在還沒有大量的布列塔尼人去說布列塔尼語,學習了解她。但相信這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自己文化會逐漸追本溯源,而伴著政策的轉變以及多媒體的宣傳幫助,相信在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學習布列塔尼語,熱愛布列塔尼語,傳承布列塔尼語。
注釋:
(1)大西洋盧瓦爾省已于1956年劃入大西洋盧瓦爾河地區大區
參考文獻:
[1]李錦路著.法國通史[M].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4.
[2]劉常津著.布列塔尼[M].北京:外語教研出版社,2009.
[3]Brittany and Normandy Oliver Berry[M].Melbourne:Lonely Planet,2010.
[4]Dictionnaire Fran?ais-Breton Ou Fran?ais-Celtique Clement-Vincent[M].Paris:Nabu Press,2010.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西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