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婷婷
摘要:警告行為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表達,警告語是警告行為的言語形式,說話人通過實施警告行為的話語,能制止聽話人的言語行為,本文討論了漢語警告語的構成成分:核心成分、輔助成分和附加成分。
關鍵詞:警告語;言語行為;構成成分
一、漢語警告語的定義
漢語警告性言語行為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表達,如非言語警告(警告的動作、警告標志)和言語警告。我們可以把它們分為言語形式和非言語形式,警告的動作和警告標志是警告語的非言語形式,警告語是警告行為的言語形勢。警告語即警告言語行為,從語言形式的角度看為警告語,從交際意圖的角度看是警告言語行為。本文認為警告語是說話人實施警告行為的話語,是告誡或制止聽話人不要實施某種行為的話語形式。
二、警告語的構成成分
借鑒Blum-Kulka 等(1989)研究請求行為的分析方法,將請求語由三個部分構成:起始語、輔助語和核心行為語,李軍(1998)參考了Blum-Kulka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他在對漢語使役性言語行為的話語構造及其功能研究中也采用了類似的分析方法。他將使役性言語行為分為醒示語、輔助語和核心行為語。根據漢語警告語的特點,我們將漢語安慰語劃分為四個構成要素,即核心成分、輔助成分、附加成分和副語言成分。
(一)現代漢語警告語的核心成分
核心成分是指話語中說話人直接向聽話人實施言語警告的話語部分,說話人直接或間接地用言語形式勸誡聽話人不要做某事,從情感上對聽話人實施壓力并表示警告。漢語警告語的核心成分可以分為一是話語結構中含有動詞“警告”、“勸”的核心成分,二是話語結構中無動詞“警告”、“勸”的核心成分。如:
(1)“別這樣,法羅埃爾!”德克拉斯喑啞地吼叫說,“停下來,我警告你!”(《世界科幻小說精選》)
(2)阿革拉俄斯怒沖沖地吼道:“門托爾,我警告你,不要上奧德修斯的當,來跟我們作對。否則,我們殺了你,燒掉你的房子!”(施瓦布\希臘神話故事)
(3)張大勇:“我勸你不要傷害人質,你已經傷害很多人了,不要一錯再錯,她是你妻子啊!想想你們剛出生的孩子,他還不到一歲啊!難道你想讓他失去父親還要再失去母親嗎?!快回頭吧!”(電視劇《刑事偵查檔案》)
以上三例是都含有動詞“警告”、“勸”,是漢語警告語核心成分,說話人通過言語形式向聽話人實施直接警告。例(1)德克拉斯向法羅埃爾吼叫“停下來,我警告你”是核心成分,德克拉斯通過言語警告法羅埃爾如果還不停下來,自己會做出非常可怕的事情。例(2)中的“我警告你,不要上奧德修斯的當”這是核心成分,阿革拉俄斯勸誡門托爾不要上奧德修斯的當,否則會大禍臨頭。例(2)中的警告語含有威脅性,相比例(1)警告語氣更為強烈。例(3)中的“我勸你不要傷害人質”是核心成分,警察張大勇在追捕綁匪時,通過話語勸誡綁匪不要傷人質,以免鑄成大錯。通過以上例子,我們可以發現含有“警告”、“勸”的核心成分漢語警告語,語氣強烈,語氣越強,警告語含有的威脅性也就越高,如例(2)。
除含有動詞“警告”、“勸”的核心成分外,漢語警告語的核心成分可以不使用動詞“警告”、“勸”來實施警告性言語行為。如:
(4)“乖女兒,你可別亂碰桌子的熱水壺,燙到你就不是一兩聲哭聲就可以解決的事情。如果被開水燙傷了,你就不能穿美美的裙子了。”(筆者記錄的日常對話)
(5)“暢暢,把拖把放下!我再說一遍,把拖把放下,我過來了啊!你是不是屁股癢癢了?不想挨揍抓緊時間把拖把放下!”(筆者記錄的日常對話)
(6)“住手!你別亂來,她如果掉了一根汗毛,我會讓你死無全尸!”(電視劇《人生若只如初見》)
(7)男朋友對女朋友說:“小心!前面有個大溝!”(筆者記錄的日常對話)
例(4)、例(5)、例(6)、例(7)中的言語行為中都沒有出現動詞“警告”、“勸”,卻還是實施了警告性的言語行為,如例(4)是媽媽剛滿三歲的孩子說的勸誡性話語,警告自己的孩子不要碰桌子的熱水,警告語氣較為緩和,“你可別亂碰桌子上的熱水壺”是核心成分;例(5)例(6)雖沒出現“警告”一詞,但是從“我會讓你死無全尸”一分句看,警告的語氣更為強烈,“你別亂來”是核心成分;例(7)“前面有個大溝!”是核心成分,男朋友提醒女朋友前面有大溝不要摔倒了,這類警告語語氣較為緩和。
(二)現代漢語警告語的輔助成分
輔助成分往往是說話人通過向聽話人闡述相關言語行為所造成的后果從而達到警告的目的,輔助成分是警告性言語行為核心成分之外的補充擴展成分,往往以獨立的小句形式存在。我們以上文的例(3)、例(4)、例(5)進行分析說明。
(3)張大勇:“我勸你不要傷害人質,你已經傷害很多人了,不要一錯再錯,她是你妻子啊!想想你們剛出生的孩子,他還不到一歲啊!難道你想讓他失去父親還要再失去母親嗎?!快回頭吧!”(電視劇《刑事偵查檔案》)
(4)“乖女兒,你可別亂碰桌子的熱水壺,燙到你就不是一兩聲哭聲就可以解決的事情。如果被開水燙傷了,你就不能穿美美的裙子了。”(筆者記錄的日常對話)
(5)“暢暢,把拖把放下!我再說一遍,把拖把放下,我過來了啊!你是不是屁股癢癢了?不想挨揍抓緊時間把拖把放下!”(筆者記錄的日常對話)
例(3)除去核心成分“我勸你不要傷害人質”外,“你已經傷害很多人了”、“不要一錯再錯”、“她是你的妻子啊!”、“想想你們剛出生的孩子”、“他還不到一歲啊!”、“難道你想讓他失去父親還要再失去母親嗎?!”、“快回頭吧”這幾個分句屬于該警告語的輔助成分。它們位于核心成分之后,表達了說話者張大勇勸告制止殺人犯不要再濫殺無辜的原因,對殺人犯殺掉自己的妻子對自己孩子所造成的后果進行說明;例(4)除去稱呼語“乖女兒”和核心成分外,“燙到你就不是一兩聲哭聲就可以解決的事情”、“如果被開水燙傷了”、“你就不能穿美美的裙子了”這些是輔助成分,媽媽通過向女兒說明被開水燙傷后的嚴重性實施話語警告女兒不要碰桌子的熱水壺;例(5)除去稱呼語“暢暢”和核心成分外,“我再說一遍”、“我過來了啊!”、“你是不是屁股癢癢了?”、“不想挨揍抓緊時間把拖把放下!”這些都是輔助成為,說話人通過不把拖把放下的后果——打受話人屁股進行言語警告。
(三)現代漢語警告語的附加成分
現代漢語警告語的附加成分是指附加在核心成分和輔助成分的語言成分,用來引起聽話人的注意、強調話語內容或疏遠與聽話人關系,如稱呼語、語氣詞和醒式語。
1.稱呼語
《現代漢語詞典》(2012)對稱呼語的定義是當面招呼用的表示彼此關系的名稱,在實際交際中稱呼語還能表現出說話人對聽話人的情感,因而人們在表達警告時往往選擇合適的稱呼語達到自己的交際目的。比如:
(8)“許珈暢!我警告你快放開你小姨的頭發,你的手還想不想要了?如果不放我拿刀把你手給剁了啊!”
(9)“高逸泰!放下武器,不要再錯下去了,你不要忘記你自己之前也是個警察啊!”(電視劇《飛虎之潛行極戰》)
例(8)平時孩子不調皮搗蛋的時候,媽媽會用親屬稱呼語“寶貝兒子”,孩子犯錯不聽媽媽的話,媽媽會把親屬稱呼語改為姓名稱呼語,直接叫孩子的姓名“許珈暢”,姓名稱呼語疏遠了說話人與聽話人之間的距離,讓聽話人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例(9)犯人是警察的好兄弟,平時說話人會叫聽話人“阿泰”但在得知自己好兄弟犯罪時,在抓捕罪犯歸案時,說話人叫了犯人的全名。姓名稱呼語直接疏遠了說話人和聽話人的心理距離,從而引起聽話人的注意,強調警告話語內容。
2.語氣詞
語氣詞是表示某種特定語氣的詞語。他們不僅具有表達陳述、祈使、疑問、感嘆語氣的功能,還具有增強某種特定語氣和增添感情色彩的功能。漢語警告語中的語氣詞通常具有加強語氣、威脅的意味,如“啊”、“吧”。
(11)“我警告你啊!再往前一步,你們就等著給她收尸吧!”(電視劇《刑事偵查檔案》)
上文例(11)中的語氣詞“啊”加強了綁匪警告警察的語氣強度,語氣詞“吧”在漢語邀請中具有“商量”、“勸誘”的意思,如“婷婷,晚上一起去吃飯吧?小龍坎火鍋,很好吃的。”“你們去吧,我晚上有事,我不去了。”(筆者記錄日常生活對話)漢語邀請語中的“吧”具有商量的意味,給聽話人的拒絕回答留有余地。而例(11)中的語氣詞“吧”沒有任何商量的意味,反而增加了威脅的意味。
3.醒示語
醒式語是試圖引起對方注意的一些話語,形式上一般短促,一般由稱呼語和嘆詞構成。如:
(12)(大聲制止)“許珈暢!”(筆者日常搜集)
(13)保安看到一個人鬼鬼祟祟地從工廠會計室走出來,懷里抱著一些東西,保安大聲喝止“喂!前面的人站住!”(BCC語料庫)
例(12)是有稱呼語中的姓名稱呼構成的,在一定的語境下可構成警告性的話語行為,比如媽媽看到孩子正在往洗干凈鍋里加泥土,這時媽媽通過叫孩子姓名制止其行為。例(13)是由“喂”構成的。
筆者在搜集日常語料的基礎上,借鑒李軍對使役性言語行為的分析方法,在言語行為理論的指導下,本文對漢語警告語的構成成分的核心成為、輔助成分和附加成分進行了簡要地分析概括,由于時間關系,本文沒有對漢語警告語與漢語威脅語進行區別。
參考文獻:
[1]Blum-Kulka,S.&Olshtain;,E.Requests and apologies: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the speech act realization pattern[J].Applied Linguistics,1984(5).
[2]李軍.漢語使役性言語行為的話語構造及其功能(下)[J].語文建設,1998(6).
[3]王姣.漢語安慰語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4.
(作者單位: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