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鈺婷
(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健美操運動的發展與其規則的修改有很大關系,完善的規則可以是競技健美操更快更好地向世界發展。通過了解《2013—2016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和《2017—2020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的變化特征,從總則部分、難度、藝術等方面進行對比性的研究,研究對比發現不同點,分析規則變化對競技健美操的發展影響。
《2013—2016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和《2017—2020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的變化。
1.2.1 文獻資料法 本文通過查閱了與本研究相關的論文和專著,以《2013—2016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和《2017—2020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為主,對所閱讀的文獻資料進行分析和總結。
1.2.2 數理分析法 采用 Excel等系統對數據進行分析
1.2.3 對比分析法 通過對競技健美操難度動作數量、藝術分值、完成分值和裁判長評判等方面對《2013—2016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和《2017—2020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進行數據對比分析。
2.1.1 新增概念同伴協作分析 同伴協作:肩部以下的托舉被認為是同伴配合,沒有分值 。保持與同伴一致性,它體現與同伴之間托舉配合的控制能力;協調托舉配合技術,它體現同伴之間托舉配合得相互控制能力 。《2017—2020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的修改添加,再次強調了運動員之間需很好的合作精神,來和諧地完成成套動作,使得競技健美操集體項目得到豐富的表現形式和視覺效果。
2.1.2 成套完成時間的變化與分析 《2013—2016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所有項目成套時間都是1′30″±5″,而《2017—2020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的所有競技項目成套時間都修改成1′20″±5″。2版規則對比變化發現:成套時間被調降到為1′20″±5″,足足縮短了15″,不僅加強了要求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動作的完成質量,也有助于運動員更好把握時間完成所有動作,在短時間內完成所有操化、難度等動作;也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嚴格要求,達到更好水平,在比賽中取得高分值。
2.1.3 成套托舉數量的變化與分析 《2013
—2016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中規定托舉數量為2個,而在《2017—2020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中托舉數量改為1個,這是由于混雙、三人、五人、有氧舞蹈和有氧踏板競技項目的成套時間被調降到為1′20″±5″,足足縮短了 15″,這樣托舉的減少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成套難度。讓運動員們更加把握好成套時間完成難度動作、操化等動作,展現精彩的比賽內容。
2.1.4 技巧動作、違例動作的變化與分析《2017—2020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空翻轉體不得超過1周動作,一方面使得運動員技巧動作難度降低,另一方面是為了使運動員注重成套競技健美操的主要內容。技巧動作在成套完成比賽過程中,是得到藝術評分與完成評分的關鍵,也使得整套競技健美操內容變得精彩視覺效果。新規則成套動作中違例動作展示結環類柔韌(結環跳),并且要有轉體的魚躍前滾翻,《2013—2016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中是直體前空翻加旋轉,再是2個及以上的技巧動作組合。可見,規則對違例動作的限制在慢慢放寬。
2.2.1 難度動作數量的變化與分析 在《2013—2016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中規定單人、混雙、三人、五人項目的成套動作中難度動作數量都為10個,有氧舞蹈、有氧踏板難度動作數量為4個;而在《2017—2020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中混雙、三人、五人的項目成套動作中難度數量改為了9個,有氧舞蹈、有氧踏板則修改成不需要難度了 。難度動作的數量得到減少,一方面降低了運動員對難度數量的要求和細化,同時有助于運動員全套完成難度展現 ;另一方面對運動員除難度之外的其他操化、過渡與連接等方面動作的要求嚴格 。
2.2.2 難度動作級別數量的變化與分析由表1、表2可知,《2017—2020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中難度動作總數量明顯減少了,0.8~1.0分值的難度動作級別數量占的百分比明顯比《2013—2016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難度動作級別數量占的百分比高,說明高分值的難度動作數量比例在逐漸升高。另外由表1、表2中數據可知,《2013—2016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2017—2020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中難度的總數量分別為339個、286個,《2017—2020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中難度總數量大幅度的減少,而減少更多的是低分值的難度,使得教練員、運動員更注重高分值的難度,說明競技健美操成套內容中難度朝更難的方向發展 。
2.2.3 難度動作得分計算的變化與分析《2013—2016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中地面難度超過5個則減1分,《2017—2020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中超過3個C組難度則減1分,難度動作類型的重復對成套得分起了重要作用,更加要求運動員對難度的解讀和運用恰當,勿重復使用一類難度,而造成減分。
2.2.4 難度動作組合的變化與分析 《2017
—2020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中允許2~3個難度的連接,增加了成套操的藝術可觀性,也增加了裁判的難度評分。體現競技健美操的難度評分要求嚴格。也是提醒教練員與運動員加深了解新規則。

表1 《2013—2016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難度動作級別數量統計表

表2 《2017—2020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難度動作級別數量統計表
2.3.1 藝術評分內容及分值變化分析《2017—2020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中藝術評分的內容越來越細化,藝術評分內容在音樂與樂感中修改去掉了音樂的組成和結構,藝術性中要求原創性和創新性,說明了新規則對藝術性的創新以及新穎特別強調,嚴格要求編排的細節,同時此要求加大了編排的難度。讓裁判員、教練員和運動員更加清楚藝術性的含義和達到藝術性的要求,使評判更客觀、公平公正。
2.3.2 藝術評分標準的變化與分析 《2013
—2016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中操化動作不低于9個8拍,托舉至少2個,而《2017—2020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進行了修改,操化動作減少至不少于8個8拍,托舉減少至1個。新規則中操化動作、托舉數量的減少,一方面降低了運動員之間配合托舉的難度,以及操化動作的細節與到位的錯誤性發生概率;另一方面加強運動員對難度、過渡與連接的練習,操化動作和托舉的數量降低只會讓裁判從另外的難度、過渡與連接、技巧動作進行嚴格的評分。
2.4.1 評分內容細化,職責更加明確 競技健美操要求整套動作的表現是準確無誤的。完成裁判將根據運動員在場上的情況以減分的形式判罰。
從表3可知,《2017—2020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中取消0.2減分:4個尺度即0.1、0.3、0.5、1.0分;增加1.0減分:摔倒在地;同一個動作+1個0.3減分。相對比《2013—2016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2017—2020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的修改加大了完成評分的扣分系數,要求運動員提升自身的健美操技術要領和專業技巧,以及對難度技巧的掌握熟悉程度較好,促使在比賽過程中獲取高分值成績。
2.4.2 錯誤減分標準及判斷的變化分析《2017—2020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完成裁判技術技巧減分一致性最多減2.0分,說明在各項設置中,裁判員分配對藝術動作的要求也逐漸加強。完成表現使得競技健美操內容豐富多彩,動作的和諧一致。
裁判長在整個比賽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難度評分、藝術評分、完成評分以及監督計時員。《2013—2016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中時間錯誤減0.2分,出界每次減0.1分;《2017—2020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中裁判長減分標準時間錯誤減0.5分,動作中斷2~10秒每次減0.5分,說明了《2017—2020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修訂的裁判長減分標準更為嚴格,減分值較大,更加要求運動員對時間、動作的連貫性加以重視。

表3 2版完成裁判評分統計表
3.1.1 競技健美操規則的修改。《2017—2020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在《2013—2016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基礎上不斷完善和細化修改,促使競技健美操得到更好、更高的發展。
3.1.2 所有項目成套時間都統一調整到了1′20″±5″,整體加強了所有項目編排的連貫性,對運動員身體和心理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1.3 新增概念同伴協作,是為了讓運動員努力使自己具有與之一致的動作要素,體現所有運動員團結合作的精神,和諧完成成套比賽內容。
3.1.4 競技健美操成套動作中難度數量的減少,降低了運動員對難度數量的要求和細化,有助于運動員全套完成難度展現。對運動員除難度之外的其他操化、過渡與連接等方面動作的要求嚴格。
3.1.5 藝術評判與完成評判的標準都在不斷地細化,不斷合理的、有針對性地進行評判。每次的細化,只會讓競技健美操更好的、更快的全面發展。
3.2.1 教練員和運動員要加深對《2017—2020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的理解。對《2017—2020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理解得越透徹、清楚,便有助于教練員以及運動員更加有目的地去進行健美操訓練,從而更準確地在比賽中獲得高分值成績。
3.2.2 成套動作的藝術性和創新性是取得優秀成績的關鍵,規則變化對國際比賽和國內比賽提出新的要求,需要考慮的因素越來越多。因此,在運動員和教練員要綜合以上因素,更加透徹的了解讀懂《2017—2020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
3.2.3 使用合理的、科學的、系統的訓練方式。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合理恰當的安排訓練時間和飲食休息,可提高競技健美操技術技巧和完成難度動作的能力,提升競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