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是陜西的第二大城市,歷史悠久,有著極深的文化底蘊。因此,寶雞地區孕育出特色鮮明的民間傳統音樂,西府曲子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針對寶雞地區的西府音樂展開研究。
一、西府音樂的概況
“西府”一詞如今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這個詞卻承載了老寶雞人的傳統文化意識。西府地區是指陜西關中地區,處于其中心的就是寶雞市,這就使得寶雞成為西府文化最主要的傳承地。西府文化的內涵極為豐富,各種民間藝術都囊括其中,尤其是西府民間音樂具有鮮明的表現形式,深受人們的喜愛。西府音樂的藝術表現形式非常多元化,種類繁多。
二、西府音樂的唱詞特色
我國民間音樂都是通過聲樂形式進行表達,既有曲調又有唱詞。西府音樂的唱詞反映出寶雞人民在不同時期的生活方式,同時也反映出該地區的特色文化。
(一)表現內容
從內容上來說,西府音樂的唱詞極為豐富,對社會生活的各方面進行體現。西府民歌《摘豆角》就直觀地對勞動人民的生活進行體現。傳唱下來描繪現實的音樂真實地記錄了西府地區的歷史變遷,使人能夠從中感受到不同時期人們的生活情況。除了對生活的記錄,西府音樂還有對愛情的描寫。例如,《戲秋千》的唱詞“正月里是新年,情哥叫我戲秋千”,簡單直白的歌詞唱出了女子對愛情的向往和對心上人的喜愛。有些西府音樂利用唱詞講述歷史故事和民間故事,如著名的《系龍床》《小祝英臺》《銀紐絲》等。在西府地區流傳度非常廣的民間音樂《古城會》就以音樂的形式講述了《三國演義》中劉備在徐州敗兵后的感慨,形象地描繪了其顛沛流離的落魄生活,每一個聽到的人仿佛都被帶回戰火紛飛、群雄逐鹿的三國時期。除了上述內容,西府音樂中還有很多唱詞直接引用古詩詞,有些唱詞則體現出了宗教信仰。總之,西府音樂的唱詞內容豐富,大到歷史變遷,小到男歡女愛,用不一樣的形式表現了寶雞地區的特色文化。
(二)表現手法
各種文學作品中都有大量修辭手法的運用,多種修辭的使用能夠讓語言表現更具有張力。西府音樂同樣運用了各種修辭手法,在表現地方特色的同時,提升了其藝術魅力。
首先是比喻,在西府音樂中,比喻是使用最為廣泛的修辭手法,通過對兩種事物的比較,對某一事物進行描繪或者講明某種道理。在對生活事物進行描述時,西府音樂大多使用比喻,這樣能夠用生動形象、活潑親切的語言對簡單枯燥的事物進行表現。
其次是夸張,秦嶺茫茫,渭水湯湯,西府寶地,弦歌悠揚。自古以來,關中西部地區就美麗富饒,這就為當地人民的生活態度奠定物質基礎,西府人在生活上非常積極向上,充滿了浪漫主義情懷。這種性格體現在音樂表達上就是喜歡借助夸張手法來歌唱美好生活,表達喜悅的情感。
最后是盤歌,盤歌在各類民歌中使用較多,簡而言之就是通過問答的方式完成對唱,通過一問一答來講明某種道理或者表達某種情感,這種表現手法很容易引起人們的思考。例如,問:什么開花在水里?什么開花在路旁?什么開花葉葉尖?什么開花一身刺?答:浮萍開花在水里,馬蘭開花在路旁,桃子開花葉葉尖,玫瑰開花一身刺;問:茶山牡丹好看,你咋給我干嫂子不摘一朵?答:你的干嫂子去世早,摘下牡丹無人戴。
三、西府音樂的旋律特色
西府音樂具有豐富多彩的音樂形式,處于代表位置的有西府民歌和西府曲子,它們體現了西府音樂的特色。就表現形式而言,其包含了不同題材、不同類型的音樂形式。但是,它們的音樂源頭相同,這就使得它們所表現藝術特色的本質內容相同。
(一)曲體結構特色
就現有音樂資料來說,西府音樂的音樂結構主要包括單曲體結構和連綴體結構,出現結構的差異主要是由于所表現的故事內容不同,或者音樂的篇幅大小不同。為了實現最佳的表現形式,人們就需要選擇最適宜的結構。首先是單曲體結構,這種結構所表現的西府音樂作品通常較為獨立,是一個完整的唱段。單曲體結構包括大調和小調兩類,這與樂理知識中的大調小調不同,只是按照結構規模進行自由劃分。曲子則是借助旋律的發展實現結構的擴充,這是變奏技法使用的直觀體現,具體來說就是在某句旋律中加入各種形式,實現擴展。其次是連綴體結構,這種結構在西府曲子中應用非常廣泛,根據不同的樂曲內容,對曲牌進行組合使用。曲牌通常具有不同的作用,對不同情感進行表達,所以按照規律進行組合演唱能夠表達出不同內容。在運用上,人們大多選擇將曲牌插入樂曲的開頭和結尾之間。
(二)節奏節拍特色
研究西府音樂的節奏節拍,人們不難發現,大多曲子的形式為2/4拍,這就體現了寶雞西府音樂的節拍特色。如果某個曲子中出現其他節拍,那么該節拍通常不會貫穿全曲,會有拍子的變換出現,形成明顯的強弱節拍規律,這一規律在很多西府音樂曲子中都有體現。原因是西府音樂作為民間地方音樂,為了實現更好的表現效果或者為了凸顯故事情節,人們需要對節拍進行自由組合,并不重視音樂理論上的節拍交替規律。就節奏而言,大多數民歌節奏很簡單,使用大量的重復節奏,同時曲子會出現很多節奏變換,大小附點節奏使用非常多。西府音樂中有很多偏音,主要體現在強拍或者強位上,這就能夠讓調式更加多變,人們聽起來更具有地方特色。
四、結語
西府音樂是寶雞人民世代傳承而沉淀下來的文化瑰寶,人們在傳承過程中應當重視對它進行創新,這就需要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同時,作為寶雞人民傳承的重要音樂文化,西府音樂記錄了寶雞地區的歷史和社會發展情況,是人們研究關中地區社會發展、歷史變遷的民間資料。
(寶雞文理學院音樂學院)
作者簡介:路穎(1986-),女,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聲樂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