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雙燕
【摘要】目的:評價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對于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護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對象均為我社區的老年高血壓患者,調查時間選擇2015年6月到2018年4月,本研究選擇其中的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于所有患者均進行分組對照研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平均為5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進行干預,觀察組患者強化心理護理,評價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對于本研究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比較,觀察組患者的心理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對于兩組研究對象干預前后的血壓水平進行評價,干預之前無差異性,P>005,干預以后,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于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在進行護理的過程當中,為患者強化心理護理指導,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質量,維持患者的血壓水平,保證患者具有良好的預后,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心理護理;社區高血壓;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7-186-01
高血壓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這種病情會導致患者出現各種血管疾病,嚴重的威脅著患者的生命質量。高血壓會導致患者出現腦卒中,使患者出現冠心病等嚴重的病癥,不利于患者的生命健康[1]。在對高血壓進行治療的時候通常以控制患者的血壓為主,一般為患者選擇降壓藥物進行控制,但是降壓藥物的治療過程當中因為治療周期較長,患者治療的依從性較差,所以發病率相對較高。對于這種病情在進行護理干預的過程中,做好社區的相關干預工作就尤為重要,本研究主要分析在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社區護理當中應用心理護理所取得的效果,現將主要研究情況作出如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研究的調查時間為2015年6月到2018年4月,選擇此期間我社區的老年高血壓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按照隨機方法進行分組,分為觀察組50例,對照組50例。觀察組患者當中,男女比例為24:26,患者的最大年齡為84歲,最小年齡為62歲,平均年齡為(715±69)歲;對照組患者當中,男女比例為25:25,患者的最大年齡為86歲,最小年齡為61歲,平均年齡為(722±71)歲。本研究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均被確診為老年高血壓,診斷符合高血壓的診斷標準,經過統計學軟件和檢驗,觀察組與對照組之間沒有差異,可以比較研究。
12方法對照組患者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配合常規的護理,主要是對于患者進行常規的宣教,維持患者的血壓情況,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用藥,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等,避免患者出現血壓升高的情況,具體的護理措施因篇幅有限不做詳細贅述。觀察組患者在進行護理干預的過程中需要為患者提供強化心理護理進行干預,具體的護理干預方法如下:
①支持干預:對于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的過程中,應該先和患者家屬進行必要的溝通與交流,要全方面的了解患者出現問題和心理抑郁情況的原因。對于患者所存在的普遍性的共性問題,應該集中開展宣教,針對個別問題應該進行單獨的指導,與患者家屬進行有效的溝通,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護理的效率。
②認知行為干預:可以通過社區開展講座或發放宣傳單等方式,對患者進行高血壓發病的普及,確?;颊吣軌驅τ诟哐獕杭膊“l病的相關知識具有一定的了解,還要提升患者對于病情的注意事項的認識和用藥的認識,提升患者對于疾病認知的整體性水平。需要保證患者和患者家屬能正確的對待疾病,并積極主動的接受治療[2]。
③個性化心理護理:對患者進行個性化心理護理的過程中,所應用的護理方法較多,比如可以為患者選擇采用心理暗示方法、想象的方法,定期的對患者進行指導,并且開展相關的培訓,使患者能夠放松肌肉,保證患者大腦的冷靜。需要降低患者大腦中樞神經的興奮性,以便于達到有效緩解患者壓力的目的,控制患者血壓的穩定性。比如說社區護理人員可以輕松的與患者進行聊天,作出暗示,保證患者具有良好輕松的心態。護理人員和醫生都應該具有豐富的經驗,向患者介紹一些治療效果較好的病例,為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充分的肯定。避免對患者進行不良的暗示,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
13觀察指標評價本研究所有患者護理干預結束以后的心理質量情況,為患者選擇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評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心理狀態越差;評價本研究兩組研究對象的高血壓發生情況,同時比較研究兩組研究對象干預前和干預后的血壓狀況。
14統計學分析本研究的所有數據需要調入統計學軟件當中進行檢驗,采用統計學軟件的版本為IBM SPSS260,本研究所有的計量資料檢驗選擇采用t值檢驗,兩組數據之間的差異性檢驗采用P<005檢驗,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于本研究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比較,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為(115±21)分,對照組患者為(186±44)分,觀察組患者的心理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對于兩組研究對象干預前后的血壓水平進行評價,干預之前無差異性,P>005,干預以后,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的血壓情況請詳細參見表1所示。
3討論
綜上所述,對于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在進行護理的過程當中,為患者強化心理護理指導,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治療,維持患者的血壓水平,保證患者具有良好的預后,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齊國娥,楊老虎,于瑞彥.心理護理在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作用[J].職業與健康,2015,31(07):961-963
[2]富欣宏.心理護理在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作用[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06):806-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