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萍
【摘要】目的:探討評價子宮肌瘤護理中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的價值。方法:2014年3月--2018年4月期間,選擇我院收治的58例子宮肌瘤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有29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予以護理質量持續改進,觀察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為965%,對照組為827%,組間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子宮肌瘤護理中,給予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干預,效果顯著,建議推廣。
【關鍵詞】子宮肌瘤;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73733
【文獻標志碼】
B【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7-144-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in nursing of uterine fibroids. Methods: During the period of March 2014 --2018 and April, 58 patients with uterine myom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29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nursing quality, and observed the nursing effect.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nursing was 965%, while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27%.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In the nursing of uterine fibroids,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intervention is effective, and it is recommended to promote.
Key words:Uterine fibroids;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application value
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疾病,發病率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女性的正常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同時,臨床護理作為醫療服務的重要構成要素,與臨床療效密切相關。本研究將58例患者分為兩組,采取不同護理干預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現總結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基礎資料2014年3月--2018年4月期間,選擇我院收治的58例子宮肌瘤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有29例。58例患者均符合子宮肌瘤診斷標準,排除宮頸癌、子宮內膜及宮頸管惡性病變患者。其中,對照組41-57歲,平均(485±274)歲。觀察組40-55歲,平均(471±235)歲。對比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干預,包括用藥指導、健康教育、生活指導、飲食干預等。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同時,給予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干預,具體如下:(1)完善制度與體系:護理中,建立三級護理管理制度,將質控人員、助力、護士長作為主體,明確劃分各工作人員的職責,完善各項服務的具體制度,制定可行的護理方案,加強細節監督管理,持續改進臨床護理。(2)明確現存問題:護理中,需定期組織討論,找出現存護理問題,結合臨床實際情況,積極提出可行的解決措施,關注護理薄弱環節,制定改進方案,提高護理整體質量。(3)加強護士培訓:定期或不定期組織護士培訓,要求護士熟練掌握護理知識與技術,加強職業教育,強化其責任感,秉承著嚴謹、認真的態度,積極工作,且完善考核制度,通過定期考核、隨時抽查等方式,對護理工作進行考核,作為晉升、獎懲的一項依據。(4)護理內容全面性:入院的患者,護士協助其完成各項檢查,詳細了解患者病情,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護理方案。同時,護士根據患者情況,加強健康宣教,通過多媒體、視頻等方式,播放子宮肌瘤相關知識,提高患者對疾病的了解程度,增加依從性。
13觀察指標根據患者臨床表現,評定護理效果:(1)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超聲檢查,子宮大小正常,且子宮肌瘤已經消失。(2)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超聲檢查,子宮肌瘤明顯縮小。(3)無效:臨床癥狀不明顯改善,超聲顯示,子宮肌瘤變化不大[1]。
14統計學方法本研究所用到的數據均錄入至EXCEL表格中,采用SPSS200軟件,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卡方(x2)檢查,“P<005”表示統計學有意義。
2結果
評價護理效果,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3討論
子宮肌瘤(Hysteromyoma)是位于女性生殖器官的良性腫瘤,也稱子宮纖維瘤、纖維肌瘤,至今為止,關于其病因,尚不明確,臨床上,患者多表現為子宮出血、疼痛、白帶增多、腹部包塊及壓迫癥狀、貧血,甚至不孕、流產[2]。子宮肌瘤臨床治療中,配合科學的護理,可保證臨床療效,改善預后,促使患者早日康復。子宮肌瘤護理中,給予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干預,融合了護理工作與持續質量改進,有助于提高臨床護理質量,采取監督、檢查、意見反饋等方式,及時發現護理現存問題,并結合醫院實際情況,提出解決方案,持續改進護理質量。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以患者具體需求為導向,旨在改善護患關系、提高護理質量,從多個角度,采取一系列護理措施,提高護理整體水平,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3]。本研究顯示,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965% vs 827% ,P=0001)。可見,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護理中,應用價值高,建議在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蘇梅. 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26):90-91
[2]孫文杰. 分析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26):219+221
[3]王芹,王士芳,徐發林. 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護理中的應用[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13):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