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莉
摘 要:對農村土地進行規劃就是在經濟發展計劃的基礎上,將農用地的整治、村民居住點復墾及土地開發等工作進行科學合理的統籌安排。但就目前的規劃狀況而言,其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來源會對規劃區域內的社會經濟環境造成多樣化的影響,還會對規劃的預測結果以及評價結論造成影響。因此對于農村土地規劃中問題進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
關鍵詞:農村;土地規劃;問題;改進措施
1農村土地的特點
1.1人均居住面積超標
在新中國成立的初期,人口迅速增長,為了保證糧食安全,進行了一系列的擴荒、上山下鄉運動,農村的面積一直在擴大,并且我國對這一現象也沒有頒布相關的應對政策,就一直放任農村的宅基地面積快速增加。到了近幾年,城鎮化快速發展,農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城市需要大量的土地進行房屋建設,但在農村雖然沒有人居住了還留有大量的土地。在農村很多的農村人口進入到城鎮里,在城鎮工作、生活,然后買房并最終留在城市之中,使得農村很多居民點的房屋閑置、浪費不能合理的利用,這一部分土地因為缺乏相關的規劃和流通的條件,也不能買賣,這阻礙了村鎮經濟的發展也浪費了土地資源。
1.2土地利用形式較多,各地發展差異較大
和城市的用地不同,村鎮的用地類型多種多樣,在農業方面可以用作農田耕種、在林業方面可以用作果樹種植、在牧業方面可以用作草場放牧、在漁業方面可以用作魚塘養殖等,并且不同的鄉村對于土地的規劃也不盡相同,我國從南到北跨度較大氣候等條件也不同,這些使得鄉村土地的用途也不一樣。如有的地方雨水較充沛,村鎮的耕地就相對比較多;有的地方靠近較發達的城市,村鎮的用地就以工業用地為主;有的地方適合樹木的生長,村鎮的用地就以耕地為主等。
1.3出現“一多三少”的耕地狀態
“一多三少”具體是指耕地的總面積全球最多,優質的耕地面積少,耕地的人均占有面積少,能夠轉化為耕地的備用土地面積少。我國土地面積雖然寬廣,但可耕種的土地資源面積卻較小,并且我國的人口基數大,這樣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國的每個人占有的耕地面積少的現狀。
1.4備用的耕地面積小,且其它土地不能轉化
通過一系列的調查,我國其它的土地轉換成耕地的面積總量不會超過5億m2,其中可以真正挖掘且成為耕地的僅僅占了24%。鑒于當今我國的農業用地的現狀,以后如果想進行土地類型的轉換,會變得十分的困難。
2存在的問題
2.1土地規劃的嚴謹性不強
對農村土地進行合理的規劃,以保護環境、保護生態平衡為前提,更好的利用土地資源,發揮土地多功能的最大效益。但有的地區因片面追求政績、追求土地利益,忽視了土地規劃的經濟政策,忽視了土地的利用價值。土地規劃缺乏必要的嚴謹性,就會直接降低土地的利用價值,給該地區后期的經濟發展埋下不利因素,最終必然會阻礙農村社會、經濟地可持續發展。
2.2農業用地資源減少
隨著城鎮化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城鄉地區的發展速度也在加快,城鎮的發展離不開土地,非農建設占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生態退耕等原因,導致農業用地資源減少。有的地區為了城鎮建設,甚至占用農業耕地,毀壞萬畝良田,令人痛惜?!懊褚允碁樘臁?,保證近14億國民的吃飯問題、保證糧食安全問題是重要問題,也是根本問題,更是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的首要問題。
2.3土地利用形式不合理
土地利用形式是否合理能夠直接反映出一個地區的規劃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目前部分農村地區的發展規劃仍較為滯后,農村住宅建設缺乏統一規劃,農戶居住點布局不合理性。農民建房隨意性大,房屋座落散亂,朝向高矮不一,存在著亂圈亂占,亂搭亂建等現象,不僅浪費土地資源,也影響了村容村貌。而且隨著城鄉社會的良好發展,許多農民進城買房、工作、生活,原有的老房由于年久失修或因自然災害等因素,有的已變為破房、危房,不僅影響美觀,更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
3改進農村土地規劃存在問題的措施
3.1完善農村土地規劃管理體系
在對農村土地進行規劃的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循相關土地規劃管理的法律法規,嚴格審批手續。適當提升農村土地規劃中法律的地位,不斷強化土地規劃的執法力度,以充分保證農村土地規劃工作的嚴謹性與嚴肅性。因此相關立法部門應納入土地規劃立法,使農村土地規劃有法可依、有法可循,讓各部門能夠依法行政,切實保證耕地保護制度的執行,對農村土地的用途予以嚴格管制,凡是對違反農村土地規劃用地、批地的情況及時進行糾正,促進農村土地規劃管理體系的進一步完善。為了確保村級土地利用規劃的科學編制與有效實施,應加強組織保障建設。此外還應通過加強有關土地權益方面的立法,促進整個農村土地規劃管理體系的完善。
3.2嚴抓土地審批確保農業用地面積
首先,在城鎮化建設進程中,需要對農村土地的審批、規劃、管理進行強化,以便于農村土地資源地合理配置,并且需要對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總量及速度進行嚴格控制。在農村土地規劃之中,必須要保證農業用地面積,以更好地保證國家的糧食安全,不能夠顧此失彼。在農村土地規劃的過程中,科學合理的配置農村土地進行,要確保農村土地資源配置與本地的實際情況、生態規律相符合,為農村土地的良性利用、可持續利用提供有力支持。其次,嚴格控制好農用地轉為宅基地的總量和速度。進一步完善農村宅基地的審批管理辦法,要讓農村宅基地的申請報批程序變得越來越規范,嚴格按照村級申報填表、公示并簽署意見蓋章,然后遞交鄉政府審批、公示后報縣城鄉建設聯審批備案后予以建房程序管理。對于那些不具備申報條件的、與規定不相符的都必須要立即停止其宅基地的使用權的申請以及審批工作。最后,則是積極建立起多級聯動巡查網絡,國土、建設規劃以及城管執法要強化聯合執法,對于與規劃相沖突的都必須要嚴厲打擊與制止,確保農村農業管理、建房管理有序。
3.3加大執法力度和監督管理強度
對于非法占地等違法行為,必須嚴肅查處并嚴厲打擊,對非法占用土地修建的建筑物及其他設施,應當根據相關法律勒令拆除,不當之處可以通過補辦手續等方式代替,堅決糾正過去整改非法用地只通過罰款的方式來解決。同時,還可以設立專門的、不受上級主管部門干涉的監督小組,對執法部門進行不定期的抽檢,對有案不查、執法不嚴等行為予以行政處罰,從而扭轉農村土地流轉不規范的局面。
3.4培養新型土地規劃管理人才
必須要加強對新型農村規劃管理人才的培養,促進先進理論在農村土地規劃之中的充分利用。通過各種科學的土地管理方法,利用雷達、航片判讀以及衛星等各種先進地科技手段來對農村土地規劃情況進行有效的落實,同時利用先進的手段來對各種農村土地規劃中的違法行為予以打擊。而這些都是建立在人才隊伍建設的基礎上。與此同時,完善的法律法規、政策等各種制度的建立也是以人才為依托的。因此,在強化新型人才的培養的基礎上,還必須注重對現有人才隊伍的培訓。此外,在招聘土地規劃管理人才方面,應向高等院校應屆畢業傾斜,積極鼓勵其到農村施展才干,建立專業的人才隊伍,確保農村土地規劃管理水平得到實質性的改進。
4結語:
總之,我國農村土地規劃管理要做到科學的規劃,保證土地的合理利用,完善法律法規以及土地產權制度,為農村土地的規劃管理提供依據,從而提高農村土地規劃管理工作的效率。
參考文獻
[1]肖廷茹.淺析我國農村土地規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科技展望,2015.
[2]杜桂云.我國農村土地規劃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赤子(上中旬),2014.
(作者單位:湖北永業行評估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