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瞳
摘要:剪紙是一種民間藝術,它基于特定文化背景與生活環境,與人民群眾特有的習俗文化、宗教信仰、飲食習慣等方面息息相關。當今社會,人類進入現代化多媒體時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也開始由傳統的傳播載體向現代化傳播方式轉變。提升利用互聯網傳播榆林剪紙的模式的用戶體驗,就是找到了增強剪紙文化傳播廣度和深度的關鍵。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榆林剪紙;互聯網;現代化傳播
中圖分類號:J52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4-0146-01
一、榆林剪紙的當下生態
榆林剪紙凸顯出陜北民間特色,又因其凝聚著先民的智慧,造型恢弘大氣、豐厚耐看而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剪紙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文化研究方面有很重要的研究價值。隨著社會與經濟的發展,剪紙成為一項被大眾所關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的傳播形式也開始多樣化,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下,剪紙藝術傳播的模式由傳統的代代傳承變為基于現代化技術之上的傳承模式,互聯網的發展為剪紙的傳播提供了現代化的技術支撐。
二、榆林剪紙的現代化傳播現狀
由于信息技術革命,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獲取各類信息的主要途徑。這種環境下,以口傳身授模式傳播的方式已經逐漸消失,與此同時,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和傳播信息的速度加快,也給榆林剪紙帶來了全新的發展空間。剪紙傳承時間久遠,傳承方式簡易,主要集中在民間,傳承模式不成體系,文字資料缺乏,傳統媒介也不易保存,如何收集和整理散落在陜北各地的剪紙資料已經成為剪紙現代化傳播的重要內容之一。和互聯網技術相比,榆林剪紙的傳播進程明顯滯后,表現手段單一且途徑較少,同時其內容也與用戶聯系不夠緊密。
三、剪紙的現代化傳播與用戶體驗
用戶體驗設計以用戶為出發點,圍繞用戶研究為目標,突出產品及服務過程概念,其考察對象除了產品和服務之外,還包括用戶體驗過程。另外其更為注重用戶在設計過程中的參與性,以加強用戶與設計對象的關聯性。由于互聯網的發展,剪紙傳播的技術及載體發生根本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基于用戶體驗理論,可利用互聯網更好地傳播榆林剪紙藝術文化的精髓。決定榆林剪紙文化傳播的選擇權與支配權根本上在于用戶的體驗,用戶體驗影響著剪紙藝術傳播的廣度和熱度。
利用現代化手段傳播榆林剪紙藝術已經有了許多實際應用,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仍舊存在許多問題。當下傳播榆林剪紙藝術的途徑基本集中在傳統網站、微信公眾號等,但傳播內容混亂、資料稀缺且更新速度慢,對于相關用戶來說,體驗極差。如何利用互聯網提高用戶的體驗,增強榆林剪紙傳播的廣度和深度,讓用戶體驗到榆林剪紙藝術的精髓,產生一定的歸屬和文化認同,是當下榆林剪紙傳播的重要一環。
四、基于用戶體驗的傳播設計構建
魯迅先生曾說:“有地方色彩的到容易成為世界的,即為別國所注意。”充分利用現代化傳播手段,使得榆林剪紙既能保存和共享,又能有效快捷地傳播。一般來說,依靠互聯網進行剪紙藝術文化傳播,需要滿足用戶對產品的情感層面需求,也要滿足用戶交互體驗等功能性需求,在互聯網傳播設計中需做到以下幾點:(1)對于剪紙的互聯網傳播,設計者應了解榆林剪紙的相關內容,同時也要了解已有的剪紙互聯網產品,做出相關調研為差異化定位以及市場細分做準備。只有做到準確定位,滿足用戶對剪紙內容的需求,才能拓展用戶,更廣地傳播榆林剪紙文化。(2)交互層面上,情感體驗是影響剪紙文化傳播質量的關鍵。當情感體驗佳時,用戶交互行為更加積極,能夠促進剪紙文化的傳播;相反,則造成信息傳播障礙。(3)同時設計者應充分考慮如何提升數字化表達,為用戶帶來美的享受。以榆林剪紙為例,應在傳遞剪紙自身的文化價值時,也不能忽略榆林剪紙的黃土藝術的本色,增強用戶對剪紙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4)設計者應充分利用高新互聯網技術例如AR、VR等,使得剪紙藝術其的趣味性和參與度提升。讓更多的人接觸剪紙,使它不再成為一個封閉性的、區域性的圈子,推動傳統形式的剪紙文化走向現代生活。
五、結語
信息化正在引起日常生活和整個社會經濟系統的重要改變,尤其是互聯網對社會經濟的空間組織具有深遠的意義與影響。@推動榆林剪紙更進一步,需要當今互聯網科技對其助力,利用互聯網進行有效傳播,提升互聯網傳播的用戶體驗,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榆林剪紙保護和傳承的一個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