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雯卓 葛濤
摘 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建設規劃逐漸成為城市發展的重中之重,城市品牌這一概念也進入了人們的視野。本文以全面推進城市化進程為研究背景,分析煙臺本地自然與人文資源,對煙臺現有城市品牌進行全面評估,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切實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城市品牌;資源;推廣
國外城市品牌理論是由地區營銷理論發展而來,其作為城市營銷的重要方法論,對城市營銷理論的深入理解與專業化探討,其發展過程也處于不斷完善、細致的過程。發展城市品牌就要對它的產生與發展進行詳細的了解分析。本文嘗試從城市品牌的概念和中外的研究及發展兩方面,論述城市品牌的基本問題。
1 城市品牌的定義
美國凱勒教授提出要像產品和人一樣,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間區域也可以成為品牌。同時,凱勒教授還指出“區域品牌”的四項特征。芬蘭學者Rainsto在前人的基礎上提出了地區品牌的概念,他指出地區品牌的重點是構建地區識別,最終目的是增強地區吸引力。菲利普·科普勒(1993)等人將地區營銷分為三個階段:地區推廣、地區推銷、地區營銷,而最后一個階段更突出了市場競爭和品牌因素,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品牌對地區營銷的細化發展。
2 煙臺城市資源分析
煙臺作為山東省內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城市,其城市品牌是基于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具有悠久歷史的人文資源而打造的,以環境優美、輕松、舒適、宜居為主要品牌形象,“避暑勝地,宜居煙臺”是煙臺城市口號。同時,鑒于大連打造的“北方明珠”,青島已經打造的兼具中西特色的小資及文藝風格的城市品牌形象,煙臺雖然也受到西方及鄰近國家的文化影響,但重復的城市定位及品牌并不能充分發揮煙臺本身的自然和文化資源優勢,還會使人們混淆城市間的形象。因此,煙臺依靠依山傍海、地形起伏緩和的自然地理地形優勢,濕潤溫和、四季分明的氣候特點,以及得益于以上而發達的漁業、農業、牧業和林業,加之蓬萊等地的濃厚的古典文化底蘊,國家政策的支持和環渤海城市圈等之間的友好合作,對外來優秀文化的大方融合,打造如今的城市品牌。
3 存在問題
3.1 城市定位模糊
煙臺城市口號是“避暑勝地,宜居煙臺”,但人們在避暑這一標簽里想到的更多是偏北方的其他城市,如北戴河、承德避暑山莊。煙臺的這一城市特色不突出且與其他城市的重疊率較高,競爭激烈,并沒有明顯優勢。
在以避暑勝地為定位的同時,煙臺認識到定位的狹窄,于是以青島和威海為學習對象,但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以及人們既定印象的差異使得煙臺在與這兩個城市的競爭中也未占據有利地位,反而陷入尷尬的境地:好的資源競爭過于激烈,稍差的資源又不足以推動煙臺的發展,甚至浪費人力、物力。模糊、重復、定位狹窄的城市品牌限制了煙臺的發展。
同為同省沿海城市的青島、威海都有較為清晰的城市定位,如威海的“擁抱碧海藍天,體驗漁家風情”,展示了威海以膠東文化為主的城市形象和精神。一方面,青島源于歷史,有獨特的歐亞風情與東方文化結合的氛圍;另一方面,其城市管理和規劃都非常嚴謹,朝國際化都市發展,值得煙臺學習。
3.2 資源利用率較低
煙臺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十分豐富,無論是礦產還是自然景色,煙臺都有明顯優勢,海洋這一巨大資源未被充分開發利用。人文資源方面,煙臺人口眾多,年輕受眾市場廣闊,這都是煙臺資源優勢。但煙臺在發展中,對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并不高。以蓬萊閣為例,作為煙臺市知名景點,蓬萊閣基礎設施落后,管理松懈,責任不明確,各類違法或影響市場經營行為叢生,限制和影響蓬萊閣的形象。此外,煙臺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也不是很高,除了捕撈業以外,海洋作為景點、娛樂場所的利用率都偏低且收益不高,向大眾的開放程度不夠。
3.3 宣傳力度不足
作為沿海城市,與國內外城市的合作交流眾多,但是煙臺在大部分普通民眾的心中還僅僅停留在“沿海”“環境不錯”的簡單形象水平,這還要從煙臺的宣傳力度和方式方法上找原因。煙臺在宣傳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如煙臺市火車站,作為客流量巨大、外地人員到達煙臺的第一站(以火車、動車的形式),廣告牌、燈箱等的制作簡單、內容長期不更新或者以商用為主,并沒有起到宣傳煙臺的作用。
煙臺在對外宣傳方面非常不積極主動,如2018年6月10日,煙臺市確立為“首批國家守信激勵創新試點城市”,并榮獲“全國守信激勵創新獎”,這一消息完全可以作為吸引投資創業等的有利條件,但除了搜狗百科有所提及之外,這一消息的覆蓋度并不高。要想對經濟產生新的推動力,新鮮血液的注入是必不可少的,吸引外來投資、鼓勵創新創業是最為簡潔的方式。促使投資者和創業者愿意落戶煙臺,對自身優勢條件的宣傳就顯得尤為重要。先天的自然資源優勢,后天的政策優勢、人才優勢等都是有利條件,而煙臺在這方面的宣傳工作還做得不到位。
4 煙臺城市品牌發展策略
煙臺現存的城市品牌是基于煙臺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的,未來的城市品牌也將以現存的城市品牌為基礎進行不斷的糾正、創新與發展,但是根本立足點還是煙臺本身。針對上文提到的煙臺在城市品牌打造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三個問題,結合煙臺的現實狀況和可操作度,本文將從城市定位、資源利用、宣傳方式和手法三方面提出在未來的城市品牌打造與宣傳中的策略,以期能促進煙臺的城市品牌打造和城市發展。
4.1 立足現狀,精確定位
煙臺作為環渤海城市圈的重要一員,要以現代、積極的城市形象示人,避暑勝地的形象雖然給人以輕松愉快、悠閑舒適的感覺,但是較為年輕的受眾更偏向有活力和時尚感的城市形象。煙臺身處與周圍城市貿易往來、文化交流方便的渤海灣,且與青島、大連等以時尚和青春而聞名的城市相鄰,與韓國的沿海城市仁川是友好城市。可以借助與這些城市交通的便利,與日韓等國貿易文化交流以及多元民族文化風情,打造兼具沿海城市特色和多種民族文化的城市品牌。
4.2 充分發掘,合理利用
作為礦產資源豐富、海洋資源尚未充分挖掘、植被資源充足且種類繁多的沿海城市,煙臺可利用資源種類繁多、數量巨大。因此,在將來的城市品牌打造過程中,煙臺勢必要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不僅是數量上更是質量上的。在城市品牌打造過程中,資源既是本錢,也是后續發展的動力。
首先,煙臺要利用原有的如蓬萊閣等旅游資源,對現有景點開發創新,整頓管理,對新景點、新賣點進行挖掘和宣傳;其次,煙臺要充分發揮海洋資源的優勢,開發海產品、海洋景點等,海岸線蜿蜒綿長本是煙臺的優勢之一,對發展漁業、旅游業等都是非常優秀的自然條件;最后,資源開發后的維護工作也至關重要,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且隨著開發與利用,如果不加以維護,資源的質量將逐漸下降以致無法利用。因此,不論是已開發資源還是未開發資源,都要將維護工作放在與開發工作同樣重要的位置。要及時處理因資源開發而造成的環境問題、人口及經濟糾紛等,為資源的后續開發利用做好準備工作。
4.3 轉變方式,積極宣傳
宣傳工作的質量高低是決定城市品牌打造成功與否的重要環節,所謂“酒香也怕巷子深”,城市品牌打造的最終目的就是樹立、宣傳城市形象并以此推動經濟發展。因此,在一個完整的城市品牌打造的過程與結果中,宣傳是最后也是決定成敗的因素。在這方面十分欠缺的煙臺要積極尋找適當的方式方法,如積極探索新興的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利用電視廣播等媒介,精準覆蓋受眾,采取小而精的原則,確保宣傳效率。像西安、杭州,抓住了最近風靡的抖音APP,成本低、效率高、成效明顯,煙臺也完全可以以海景、夜景為展示內容進行這類小視頻的拍攝。
5 結語
在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的形勢下,城市品牌是一個城市競爭力的縮影。煙臺的城市品牌在定位、資源、宣傳等方面均存在問題,對煙臺城市品牌和城市發展產生阻礙。合理地利用資源,巧妙地宣傳,打造成功的品牌,提高各方面的實力,推動經濟發展轉型是煙臺的發展藍圖。因此,精確勾勒城市定位,對資源進行保護性的開發與利用,借助新媒體擴大影響力是煙臺加強在經濟、文化、資源等方面的綜合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煙臺在城市品牌打造的道路上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 江凡,葛濤.“一帶一路”視角下城市形象廣告對于講好中國故事的影響——以煙臺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8(15):22-23.
[2] 王彥智.近代煙臺城市興起的歷史軌跡及其現實指向[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10(06):82-85.
[3] 吳偉,代琦.國外城市品牌定位方法述要[J].城市問題,2010(04):89-95.
[4] 李傳桐.煙臺市旅游資源整合開發策略研究[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9(03):34-37.
[5] 張燚,張銳,劉進平.重慶城市品牌塑造戰略及實施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08):102-104.
[6] 杜青龍,袁光才.城市品牌定位理論與實證分析[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6):35-36.
作者簡介:馬雯卓(1997—),女,山東泰安人,本科在讀,從事新聞與傳播學研究。
葛濤(1978—),男,山東淄博人,碩士,講師,從事品牌傳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