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飛
摘 要:我國服裝市場日趨成熟,服裝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從粗放向專業化方向轉變,在人才專業理論知識培養的基礎上,更注重培養其實踐經驗。通過服裝實訓室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科學設置實踐課程,切實增強教學實踐效果。
關鍵詞:服裝實訓室;實踐課程;課程設置
0 引言
我國對素質教育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為理論與實踐的教學統一奠定了重要的教學基礎。近年來,我國服裝行業發展迅速,應用型服裝行業人才需求缺口較大,而各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雙方供給情況不平衡,這與教育過程中重視理論學習,輕視實踐教學有直接的關系。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各高校開始采用實訓室方式,以不斷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合理進行實踐教學課程配置,與現實社會需求接軌,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實現應用型人才的有效輸出。
1 服裝實訓室實踐課程中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觀念較為傳統
目前,國內各高校的藝術學科在服裝實踐教學過程中,能夠依托實訓室進行教學培訓,但在教學觀念中仍舊以理論教學為主,重視對服裝相關技術、歷史及發展的教學,不注重與實際相結合,部分教師認為學生在從業后將逐一面對,便不需要進行深入教學,這對學生從業后技術的提升具有影響,部分教學實踐基地注重與校外企業合作,注重生產產量,不注重教學的有效提升,教學實踐過程中控制程度不高,學生往往沒有真正領會教學內容,教學效果不強,流于表面。服裝實踐教學觀念的不足,直接對教學成效帶來眾多影響。
1.2 實踐教學內容及形式落后
我國服裝行業發展迅速,服裝行業相關技術能力及水平不斷提升,在教學過程中,各高校的教學大綱仍舊以傳統教學為主,新時代的技術及設備等學習內容較少,甚至有部分內容已經不能與現實社會接軌,為教師教學帶來影響。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新知識的融入程度有限,理論與實踐具有一定差距,教學內容更新程度不夠,對學生的興趣吸引力不大,實踐教學內容亟待豐富。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課程設置的科學性不強,在教學過程中以傳統的一言堂為主,不注重新時期多媒體、翻轉課堂等模式的學習方式應用,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教學形式靈活性不足。
1.3 實踐教學課程安排比例不足
在服裝實訓室進行實踐教學,課程安排不夠靈活,注重完成教學大綱的內容研習,過于注重基礎訓練,沒有進行專業特長的訓練,對本校及專業特色沒有鮮明的課程設置,不能突出專業教學與實踐重點,學習效果整體相似,無法滿足各專業的實踐需求。
2 服裝實訓室實踐課程的科學設置
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我國應用型教育改革力度較大,近年來逐漸趨于平穩,各個院校的辦學模式及教學方式不斷改變,教學的觀念也從傳統理論教學培養向素質教育方向轉變,為社會提供了大量職業道德素養較高、專業技能較強的人才。通過服裝實訓室的實踐課程,提升教師的人文素養,轉變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方法,在基礎教學基礎之上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
2.1 基礎能力及專業課程
教師應重視文化基礎及相關服裝繪畫基礎教學,對學科基礎等課程加強學習,為實踐教學奠定可靠的基礎,在教學上對服裝結構設計等專業主干課程進行教學,加強文化課程與藝術基礎課教學,提升學生的審美及基礎能力,為專業課程及實踐奠定基礎。同時,提升專業課程能力,對于成衣工藝、服裝工業推板技術等課程,與服裝企業共同設計,學生可從服裝文化、服裝市場及服裝生產各環節進行深入了解,并認識到專業的劃分以及今后從業的方向,加強重點專業課程的深入學習。
2.2 合理運用實訓室基礎功能進行課程安排
(1)縫紉機。對棉麻、絲毛以及人造纖維等織物進行縫紉,對皮革、塑料以及紙張等制品也可進行縫紉,且縫紉的速度較快,線跡平整美觀,是服裝專業必須使用的工具。近年來,多功能縫紉機的出現,為實際操作更帶來便捷,在教學過程中既要對傳統縫紉方式進行傳授,也要對新興的技術進行傳播,例如,繡花相關軟硬件也要進行深入的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的安排,要重視對新內容的引入。在學習運用過程中,學生將進行實踐制作,提升學生實際動手能力,使其就業后可以進行加工及設計。
(2)立體人臺。通過立體人臺可對人體高度、維度及曲度進行測量,可開設立體裁剪等課程,并根據自身專業情況進行合理安排,通過服裝款式、版型等設計教學,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其今后的實際工作奠定基礎,也能對各服裝案例的教學更加理解。
(3)寫生臺。寫生臺是服裝效果圖設計、色彩對照分析及靜物寫生等的教學工具,這些課程可培養學生的設計思路、動手能力等,為學生日后從事服裝設計師、服裝設計師助理以及其他服裝設計師工作提供可靠保障。
(4)計算機相關軟硬件。提升服裝CAD實訓效果,對指明軟件進行款式的設計、放碼、排料等內容制作,并通過繪圖儀、數字化儀器進行數據的輸入輸出,滿足服裝設計、裁剪、打版等內容的教學實踐活動。
2.3 合理安排課時比例
在實踐課程設置中,部分專業課內容與課時分配不夠協調,要進一步平衡。例如,女裝結構設計的課時與男裝結構設計的課時要有一定區別,女裝結構復雜,相關內容較多,在實踐課程中要進行較為寬松的安排,適當增加課時。針對不同的專業課程,要合理安排教學計劃與教學內容。
3 結語
服裝實訓室具有平車、整燙、裁剪及試衣等多個區域,為學生提供實踐學習,應對課程內容進行合理設置,張弛有度,積極與服裝生產相結合,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與行業需求的有效對接。
參考文獻:
[1] 蔣大勝. 7S管理在高校服裝實訓室的應用[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25):235.
[2] 呂倩.關于服裝工藝實訓室開放管理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8,4(08):76.
[3] 張艷紅.服裝設計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J].陜西教育(高教),2009(1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