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北方狩獵民族從古至今都是在大興安嶺以及黑龍江地區勞動生息的,因此這一民族還被稱為“北方的森林民族”。該民族在歷史上歷經了長時間的狩獵階段,同時還創造了豐富的民族文化,圖形圖像就是其中之一。鑒于此,本文將對北方狩獵民族圖形圖像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北方;狩獵民族;圖形圖像
北方狩獵民族圖形圖像的應用是這一民族非常豐富的民族文化之一,主要應用在裝飾方面,這是狩獵民族在長時間的歷史進程中創造的具備特殊價值的一種文化,涉及豐富的生活用具和各類服飾以及多種形式的裝飾藝術。這是該民族發展的生動寫照,也是時代發展的一個縮影,濃縮了狩獵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情景,并對狩獵民族所具備的文化特征與思想情感進行了一定的展現。
1 圖形圖像在服飾藝術中的應用
就北方狩獵民族而言,其主要服飾是指獸皮衣服,獸皮做的民間用品也非常多。從現階段的“獸皮文化”中可以看出,主要劃分成獸皮鑲嵌的工藝,獸皮的民間器物以及獸皮服飾。在生產和生活當中對很多生活用品與服飾進行了創造,還可以創造優美的圖案。
鄂倫春族皮毛鑲嵌的工藝是具有特色的,不管是在造型上,還是在皮毛的鑲嵌工藝上,圖形圖像的裝飾組合都達到了非常嫻熟的境界,主要的皮毛制品包括挎包和背包等,原料大多是狍、灰鼠、鹿獸皮毛,形成了不同的鑲嵌圖案。可以將制作工藝劃分成不同的形式,即不同毛色幾何形的鑲嵌組合,該類型大多是毛色等量的均衡骨架形式,如四方連續性的圖案;還有一種是中間通過刺繡形式作為適合的紋樣,同時在四周鑲嵌一些幾何形狀的圖像,主要是二方連續性的邊飾圖案,共同形成了刺繡紋樣,出現了比較明顯的藝術對比;此外,在板皮中繡出幾何紋和云卷紋的底紋,并將紋樣鑲嵌其中。鄂倫春族狍子皮的睡袋同樣是狩獵人非常重要的一種工具,形狀猶如大口袋,用狍皮制作。
該民族的皮具具有很多種類,主要有皮囊和馴鹿馱箱與滑雪板等。裝飾紋樣主要是對稱型的云卷紋和鹿角紋。在紋樣的組合上可以說是疏密有致和粗獷的,主要的色彩是紅色,中間會加上一些黃色和藍色。皮制口袋或者皮囊邊主要用的是藍色條帶進行裝飾,使得皮制器物更加莊重和華麗。同時,皮制服裝的圖案紋樣主要是云卷形對稱的花朵紋樣,然而還是可以觀察到植物的原始特征。鄂倫春族的裝飾藝術推動了該民族藝術文化的發展,并且得到了很廣泛的應用。鄂倫春族皮袍中的“開衩紋”具有一定的創造性,這是在勞動中創造出來的,同時還由使用價值向審美價值過渡。就“開衩紋”的結構來說,其經歷了“人”字形向“大”字形,然后再到“夫”字形的演變過程;就女士皮袍來說,其和男士皮袍的紋樣幾乎一樣,唯一的區別就是圖案層次比較多,更加的秀氣、華麗。
2 圖形圖像在皮器物造型中的應用
就北方的狩獵民族來說,制作生產以及生活中運用的樺樹皮材料非常多,占據了很大的民間器具比重。可以從樺樹皮器物造型的裝飾上分析,它展示了民族物質創造水平和比較高的藝術造詣。所有的器物都在一定程度上凝聚了民族文化氣息,同時還展現了民族自身的審美情趣以及文化內涵。
對于樺樹皮器物而言,包括盒、簍、桶與箱子。在裝飾紋樣上包括幾何紋和動植物的紋樣。以狩獵為生的鄂溫克族主要運用的是幾何紋當中的鋸齒狀的“咬合紋”。基于咬合紋能形成較多的紋樣,主要運用在小型的樺樹皮器物中。在制作的過程中,要根據所設計的圖案進行裁剪,然后再以鋸齒形的咬合形成。在處理咬合紋裝飾藝術時,主要是指三角形的咬合紋,還有方形和長方形等形狀。以狩獵為生的鄂溫克族人經常在樺樹皮裝飾的過程中運用鋸齒咬合紋中相套的圖案,在手法上主要是鏤空與剔刻法,展現了該民族的創造力。
獸角紋占據了裝飾紋樣的一半以上。其形式變化達到幾十種,由寫實的風格轉變到幾何紋樣的發展。可以由鹿角紋的演變規律看出,最開始的時候是基于單一的狩獵經濟的特征進行藝術裝飾的,因為狩獵鄂溫克族非常崇拜鹿角紋,之后因為生產領域和生產規模越來越大,對大自然的認識得到一定的拓展,逐漸淡化了鹿角的神秘性。然而,在裝飾藝術當中鹿角紋并沒有消失,而是朝著圖案化的趨勢發展。
可以將裝飾圖案劃分成適合紋樣、二方連續性的紋樣。當中,器物蓋頂層主要是圓形的適合紋樣,比較多的是對稱型和輻射型。紋樣的結構形式比較多,邊飾環繞的單層和多層式連續紋樣,同時二方連續性的紋樣大多數在樺樹皮器物腰部裝飾。這里的裝飾圖案主要是指動物紋,植物紋對于幾何紋樣的運用非常廣泛,主要的幾何紋樣是水波紋和直線紋、三角紋、點刺紋,還有圓圈紋組合等。在裝飾中植物紋樣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紋樣的造型比較粗獷和奔放,很少見到寫實風格的紋樣。在紋樣結構上主要是對稱以及放射型的,該類型的結構形式科學地組成了和諧且疏密相間,富有變化的藝術效果。
此外,鄂倫春族的裝飾紋樣當中,象征紋樣是比較獨特的一種裝飾形式,如野生植物杜鵑花象征的是男女的愛情,彰顯了鄂倫春族人追求美好生活并熱愛自然的精神。傳統裝飾藝術的形成不會受到最初使用價值的制約,是從使用目的中脫離出來的一種審美意識和形態。因此,其審美藝術性非常明顯。圖形圖像在器物中的出現展現的是獨立個性的審美意識。北方狩獵民族對于樺樹皮器物的創造一般可以總結出不同的發展規律,裝飾藝術的發展和器物使用價值沒有直接聯系,其是該民族發展的文化之一。
3 結語
北方狩獵民族的圖形圖像的應用經歷了長時間的發展,從裝飾藝術的出現再到審美意識的形成,創造了很多不同形式的圖案并廣泛運用,展現了這一民族的獨特風格。與此同時,還對北方狩獵民族的特征進行了保留。
參考文獻:
[1] 劉曉靜.黑龍江省鄂倫春族民居建筑文化探析[J].傳播力研究,2018,2(26):20-21.
[2] 鄒克瑾.論薩滿造型藝術在當代的傳承與轉化[D].東北師范大學,2018.
[3] 徐小燕.內蒙古地區少數民族皮革制品的藝術特色研究[D].內蒙古農業大學,2015.
作者簡介:侯艷輝(1978—),男,黑龍江海倫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電腦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