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深入調查了當前內蒙古地區書法教育的現狀,找到了當前書法教育存在的困惑。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接受書法教育的人口比例不斷提高,但該地區書法教育資源不足,專職書法教師嚴重缺編,普遍任用兼職教師,缺少必要的書法教研活動,現有教研效果較差。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加大書法教育觀念改革力度,發放配套書法教材,進一步完善教學考核制度。
關鍵詞:書法教育;研究;對策
1 內蒙古地區書法教育的現狀
隨著社會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審美需求也不斷提高,人們日常生活必備的書法藝術也逐漸受到重視,大部分家庭認為在保持學科教學正常進行的狀態下,提倡對孩子進行必要的書法教學,提升其書寫技能,提高其整體素質。經過調查發現,內蒙古地區書法教育現狀有以下幾個特點:
1.1 接受書法教育的人口比例逐年提高
一方面,由于我國不斷加大“普九”力度,確保適齡兒童能夠就近入學,并提供教科書免費領取,降低了入學門檻,以此提高了當地入學率,每年保持在99%以上,為當地人民受教育權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保障。而近幾年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生活質量大幅度提高,有一定的時間與精力全方位提高自身修養,豐富興趣愛好,其中接受書法藝術的熏陶成了人們的最佳選擇,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練習書法,以修身養性。
另一方面,由于內蒙古地區屬于邊遠少數民族地區,對應的各類文化發展相對落后。就具體情況而言,目前內蒙古烏海的書法水平較高,普及率較高,但是呼倫貝爾、通遼、集寧等市的書法教育明顯弱于包頭、呼和浩特、赤峰等地。
因此,由于地域發展的不均衡,書法教育的發展依然需要漫長的培養之旅,方可得到全面性普及。和內地諸多書法文化發展比較快的地區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內蒙古地區的書法教育急需在不斷培養與傳承中得到推動。
1.2 書法教育資源有限,從事書法教育教學的中小學教師嚴重缺編,普遍為“兼職”
經過實地調查,筆者發現內蒙古地區絕大部分學校只重視考試科目,主要是語數等主課,不重視書法、美術、計算機等科目,這方面師資嚴重不足,都是師范畢業老師兼任,即使部分人擅長書法,但是缺乏專業書法教學培訓,加上學校抱著完成上級任務的態度布置教學任務,這些非專業教師上課就沒有盡最大能力上好課,難以潛心研究書法教學,無法深入研究并組織書法課堂教學,更缺少必要的、較為完善的書法教學體系,無法體現書法教學的內在價值。他們幾乎將書法教學變成了較為膚淺的練字行為,一堂課下來完成幾個漢字書寫,幾個基本的書寫筆畫,便達到了一堂課教學目的,沒有觸及書法教學的本質內涵,沒有切實提高每個學生的藝術修養,沒有進行個性化書法教學,沒有從全面角度對每個學生實施教學。由此看來,內蒙古地區書法教學任重道遠。
1.3 缺少必要的書法教研活動,現有教研效果較差
經過調查發現,內蒙古地區書法教研活動開展很少,幾乎沒有專門的書法教研活動,即使出現過,也是在學校美術教研范圍之內,跟隨美術教研活動展開,與語數外教研活動無法相提并論。該地區校與校之間的書法教師交流活動很少,沒有為專職書法老師開展獨立的書法教研活動,更不用說委派書法老師外出學習,提高其業務能力。學校書法老師參加的教研活動基本上是美術教研活動,其身份也是湊數,幾乎沒有參與教學點評,只有在期末技能考核項目中,才有獨立的書法教學考核環節,但也是為了考核目標,不是為了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2 內蒙古地區書法教育應該采取的對策
2.1 加大書法教育觀念改革力度,發放配套書法教材,進一步完善教學考核制度
由于城鄉學校普遍缺少書法教育資源,首先應該落實好書法教材配套發放工作,確保教學工作有序可行,循序漸進。既能讓“兼職”老師在教學工作中不斷摸索教學規律,提高現有書法水平,又能給學生一個可靠的參照物,甚至以此實現“無師自通”,這是一套學習書法的捷徑。發放配套教材很大程度上彌補了目前學校教育資源的不足,再加上教學考核制度的進一步完善,把書法藝術納入年度考核科目,增加教學課時,徹底轉變以前不重視書法藝術的陳舊觀念,以書法藝術考核來提升學生整體素質,提高其道德修養,啟發其智慧,實現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最終目標。
2.2 重視書法教育教學,配備一定比例的專職教師,充實師資力量
當前城鄉學校普遍缺少專職書法教師,想要普及書法教學有一定難度,必須調劑現有師資力量,不斷吸收優秀的師資力量,改變書法教師普遍缺位的狀態。專業書法教師具有當前非專業教師無法比擬的優勢,他們具有較完善的專業知識結構,較高的藝術修養和理論研究能力,可以發揮專業教師的資源優勢,改善當前很多學校書法教學的落后現狀。由于書法教師稀少,可以將現有教師任課時間及地點進行有效分配,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給多所城鄉學校,實現優質資源共享,帶動落后地區盡快實現跨越式發展,
2.3 立足現實建立適當的教育資金,提高書法教育質量
可以利用該資金培養任課教師,鼓勵其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交流活動,鼓勵其下鄉巡游,舉辦講座,大面積普及書法教育,大范圍傳授書法教育教學技能,提升學校以及家長對書法領域的認知感。此外,隨著現代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很多新穎的教學媒介進入課堂,可以利用特定教育資金,購買教學器材、投影儀器、攝像機之類的多媒體,布置專用的書法教學教室。課堂上不僅教授書法基本功,更要進行書法審美藝術熏陶,通過視頻教學,傳授書寫方法與姿勢,宣傳我國著名書法家的人生事跡,讓學生感受到書法藝術的巨大魅力,領略我國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從而接受書法藝術,并逐漸喜歡書法藝術,以高雅的書法藝術影響其終身發展。
綜上所述,內蒙古地區書法教育現狀正處于起步階段,書法教育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需要配置大量優質先進的教學資源。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相信未來這種局面會很快得到改變。
參考文獻:
[1] 何瑞樂. 20世紀80年代末期以來內蒙古地區書法理論研究概觀[J].內蒙古藝術,2017(01):122-128.
作者簡介:張明星(1980—),男,內蒙古人,碩士,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