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在中國,非遺分為十大類,分別是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醫藥、民俗。本文通過研究傳統美術類非遺的造型,探究其造型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概括性、隨意性、抽象性、程式性等特點。
關鍵詞:傳統美術;非遺造型;基本特征
1 概括性造型
傳統美術造型的概括性表現在它從某一類相似的事物中抽出它們的共同形式。傳統美術造型的概括性手法最突出的是取舍大膽,所謂取,即夸張、提煉,舍,即省略、簡化。取舍就是揚棄,即揚其長,棄其短,是矛盾的對立統一。取表現為夸張、提煉等手法的運用。夸張的運用是人們根據自己的審美習慣,從生活原型中提煉出來的,經過改造、修飾、規范而產生的“有意味的形式”。舍表現為省略、簡化等造型手法的運用。傳統美術中有“舍其形而求其神”的造型手段,它表現為突出主體、省略細節,即抓住對象的主要特征,省去次要的細枝末節。
傳統美術家的創作往往不是視覺印象的直接模擬,而是專注于內心情感意趣的率真表達,在塑造形象時,他們較多以概括性的手法展示物象自然、質樸的本質風貌。傳統美術造型的概括性手法最突出的是大膽取舍,取,即夸張、提煉,舍,即省略、簡化。民間畫訣中就有不少夸張的內容,如“將無脖項,畫女應削肩,佛容要秀麗,神像須偉壯”。桃花塢年畫《一團和氣》根據主題的需要,將人物夸張變形為一個圓體,這種圓形更加強了主題的吉慶祥和的氣氛。傳統美術的“舍”表現為“舍其形而求其神”,即抓住對象的主要特征,省去次要的細枝末節。比如,民間木刻版畫在處理大場景畫面時,以簡略的筆畫表現出多種物象,以三示多,以九為無限,畫一彎月亮或一盞油燈就是黑夜,幾組細線排列的草茬就是一片草地。另外,這種概括性還表現在色彩上,民間匠師喜愛用純高度的色彩來表現自己的作品,比如,木版年畫套版越鮮明越好,強調多用大紅、桃紅、綠、黃、紫等單色和間色,貼在墻上,四壁頓時亮堂起來,房間充滿喜氣洋洋的吉祥氣氛。
2 隨意性造型
莊子《養生篇》里關于“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巧妙地隱喻了“道”與“藝”以及“道”與“技”的對立統一關系。傳統美術的特殊生存環境和民間藝術家所具備的高超創作技巧,使傳統美術表現出造型上的隨意性。隨意性造型可劃為兩大類,一類是民間匠師高度嫻熟技藝所創造的“熟中生巧”之作,另一類則是受創作條件所限,因陋就簡而產生的“弄拙成巧”之作。許多民間泥玩具、木玩具、皮老虎和一些民間紙馬就是“熟中生巧”或“弄拙成巧”之作。
民間藝術家在創造某一主題時,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灑脫,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主題氣氛的渲染上,而忽略某些細小部位,經常表現出一些不合理的情節。情理服從于感情,理念讓于意念,“不合理”也就“順理成章”了。
3 抽象性造型
抽象的形式表現主題(即用點、線、面的幾何形圖案)在我國原始陶器上具有大量的抽象幾何紋樣形式,比如圓點紋、三角紋、旋渦紋、月牙紋、波折紋、魚紋、蛙紋等等。幾何紋的經驗形式在反映、認識兩方面具有自由感知和自由表現現實形象的能力——用線條的眼光看世界的能力,拋開現實形象本身的各種細節、不規則因素,用極簡單的線條概括抽象現實形象的能力。
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織錦、刺繡和挑花,其多數紋樣都是用抽象的形式表現主題。如苗族的“鵝翅花”“勾蟲花”,景頗族的“牛角花”“蚯蚓花”“烏龜花”“蝴蝶花”,瑤族的“螃蟹花”“虎爪花”“羊角花”等,都體現了人們豐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抽象造型能力。
4 程式性造型
程式在符號的系統中,類似于語音、詞、成語等規范與其所表達的意義之間的必然的規定性,而這種規定又被民族群體認可,并世代傳承下來。程式性造型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集體表象方式形成的傳承性。在漫長的歷史積淀中,形成了民族群體中每個成員頭腦中的共同集體表象,形成共同的思維邏輯,因此他們創作的藝術形象也是大同小異的集體表象,并形成一種模式流傳下來,如“連生貴子”“金玉滿堂”等象征生命、吉祥、幸福的造型組合,早已深入人心。二是造型方法上的共通性。最典型的是木版年畫,各地木版年畫的風格雖不同,但造型手法卻大同小異,如門神秦瓊和敬德,在重慶梁平、蘇州桃花塢和湖南灘頭幾乎同屬一個版本。此外,民間皮影、民間剪紙、刺繡、玩具、陶瓷等在造型方法上也都有自己的一套程式。
5 結語
中國的傳統美術類非遺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珍貴遺產。它是中國民族藝術中群眾性最廣泛,地域性最鮮明,文化表現最豐富的藝術形態,它在產生、發展和傳承的過程中,顯示出許多與其他美術形式不同的特征,我們應該認真地研究和熟悉這些特征,并與當前的社會發展和文化理論結合起來,為中國傳統美術的發展和傳承創造廣闊的空間。
參考文獻:
[1] 左漢中.中國民間美術造型[M].湖南美術出版社,2016.
[2] 嚴彬.圖像的力量——試析具象繪畫中的圖像形式語言[D].西安美術學院,2010:29.
作者簡介:唐云(1988—),女,湖南常德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