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夢月
摘 要:回顧我國城市住宅的發展歷程,在設計整個空間上,往往表現出注重居住行為空間,輕視收納空間的設計特點。雖然小戶型住宅儲存收納空間已經經歷了從無到有的改變,但是居家空間設計依舊著手于居住行為空間設計。大多數的學者是從空間設計或者收納家具等角度對小戶型的空間進行規劃,系統對小戶型空間收納的研究相對較少。我們知道,收納空間的設計不僅要考慮到現在的需求,同時我們要為5年、10年,甚至20年后作打算,如何才能物盡其用,如何才能讓空間利用合理化,這對于大多數小戶型住宅的居住者都是一個要著手解決的問題。本文從小戶型住宅收納的角度研究空間,針對小戶型存在的戶型空間問題、功能缺失問題、空間利用問題等進行研究,把小戶型空間看作是生長的細胞,滿足居住者不同時期的不同需求,從經濟節約的角度高效利用空間。
關鍵詞:小戶型收納;合理利用
1 小戶型住宅空間分析
小戶型住宅直譯就是面積比較小的住宅。在我國小戶型的空間范圍目前還沒有一個具體的規范,一般業界主要是以面積來認定小戶型。例如,一居室在60平方米以下,二居室在80平方米以下,三居室在100平方米以下。
柳貫中教授在他的事理學中提出設計和生活方式是互動共生的關系,任何設計的源頭都是對特定人群生活的觀察、研究與理解。為此,筆者對周邊的人做了一份關于居住生活方式的調查,通過對數據的系統分析,結合本課題的研究方向,為合理設置收納空間提供了導向性的結論。本次屬于口頭調研的方式,對象為年輕的80后、90后,年齡在24~35歲。調研對象分為剛畢業的學生、創業青年、有穩定工作和經濟獨立的白領。大致可分為三類:單身、新婚、三口之家。這些人大部分接受過高等教育,事業都處在上升期,對生活充滿熱忱。這一代人對各種新東西接受能力很高,追求新、奇、異。
這個階段人群絕大部分都是首次置業,同時也是小戶型住宅需求的主力軍,他們的平均年齡都不高,在生活上注重細節和質量,休閑娛樂都是必不可少的。從這幾類人群來看,單身人群在現階段購買超小型戶型,而幾年以后到達適婚年齡后會選擇常規的小戶型,大概在80平方米左右,而新婚家庭和三口之家住房更換時間則需要15~30年,甚至更長時間。總體來說,時間越長,居家物品越多,對整個空間的合理安排和利用提出更高標準和要求,設計上更要求多功能、收納方便的空間。
除了上述列舉的這幾類是主力軍之外,還有幾類人群補充。近幾年房價的上漲帶動房地產市場大熱,中國人對家的傳統概念也是一股強大的推力。不少投資者看到了商機,大批量在城市購房,地理位置和交通便捷的一些小戶型是首選。由于天氣、工作或學習等外部原因,一些外來移民或養老一族更傾向選擇價格合理的小戶型。
2 收納空間概述與收納法則
收納空間,指的是室內存放物品的專門房間和場所。也可以說,是在不破壞房間布局、造型、風格等的情況下,貯藏物品的空間。在室內設計中,收納空間設計不少于住宅面積的30%才是合理的設計。收納空間從大的方面來說可以是儲藏室、更衣室,小的方面也能是放鑰匙的擱物架。它的范疇既可以是獨立空間,也可以是完整大空間內的某一部分。
基于對小戶型的認知,從住宅收納空間構成的開放程度分類,收納可以分為顯性收納和隱性收納。顯性收納包括開放型、半開放型收納,隱性收納指全封閉型收納。
開放型收納屬于顯性收納的范疇。顯性收納,即看得見的收納。既然是可以看見的收納,對于住宅的意義就如同裝飾品,這種裝飾性較強的收納同時意味著重視覺輕功能。值得注意的是,開放型收納并不等于放棄收納的實用性,相反,這種收納雖然容量上不占特別優勢,卻給居住者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捷。顯性收納最大的優點是醒目,居住者能夠清晰明了地知曉自己要用的東西放哪,存取方便,一目了然。開放式收納,處處是風景。本質上說,這種收納屬于展示陳列性質,因此在使用該性質收納時應該做到簡潔、耐用。
本課題的研究是基于把小戶型空間看作是生長的細胞,細胞不斷變化,收納也需要生長適應。10年或者20年之后,也許父母搬來同住,戶主也已經開始老去,遺忘將成為最大的問題,開放型收納則能夠彌補這種遺忘帶來的不便,即使是從長遠來看也實現了高效的收納。
半開放型收納屬于顯性收納,但介于顯性和隱性收納之間。隱性收納是傳統的收納法,即把家居物品都隱藏的一種收納法。所謂的半開放型收納,是把開放型和全封閉型收納的特點都綜合利用了,這種收納方式在室內設計中是最常見的手法。半開放型收納的封閉部分能夠最大限度地貯藏家居物品,保證空間的完整性,同時它開放的部分對家居物品有較好的展示,用藝術的手法對空間進行了分割。這種收納法有效地協調開放與封閉收納的關系,能夠更加完善或重塑空間,保證一個井然有序的家。
全封閉型收納,顧名思義是指被收納的物品都被隱蔽,屬于隱性收納。這種收納方式是最傳統的一種收納方式,在住宅中普遍使用。和開放型收納正好相反,開放型收納側重外表的美觀,而全封閉型收納卻更側重于收納的功能性,對外表不做過多的要求。
一般來說,比較雜亂的物品、大件物品或數量龐大的物品,如大的床單被套,過季衣物等,適宜采用全封閉型收納。這樣不僅保證了室內空間的干凈有序,而且保證了空間的完整性。
就整個收納空間的設置分類,收納儲藏空間有兩種,一種是新屋裝修時自己設計的(自設收納設計法),另一種是購買的家具(家具收納設計法)。
自設收納的一般設計原則是通過對戶型的詳盡分析,參照居住者的生活習慣,根據現有面積來分配空間。這種收納設計沒有一個統一的深入每一個細節的標準答案,任何的自設收納都要根據具體的房型來做相應的調整。本文根據自設收納在空間中的物品存放形式、空間分布、收納物品性質、錯時利用把自設收納法整合為集中收納和分散收納、垂直收納和橫向收納、常用收納和特殊收納、一般收納和分時收納。
分散收納和集中收納是根據家居物品在空間不同的存放形式分類的。小戶型面積狹小,如果功能沒有得到合理的設置,很容易出現空間缺失,不夠用的情況。分散收納正是基于對戶型空間的高效利用,充分把室內零碎空間整合設計的收納方法。把零碎空間轉換為收納空間,增加了物品的存放量,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分散的零碎收納縮短了存取物品間的距離,滿足人的家居生活動線,隨手拿隨手放,存取方便。集中收納是一種比較原始常見的收納方法,需要一個完整的空間,它的存放容量大,不占用其他室內空間,這種收納法最常見是以衣帽間這種步入式儲藏為代表。在歐美很多發達國家,甚至是日本這種住宅土地比較緊張的國家都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對面積有一定的要求,很多設計師不認同在小戶型采用這種設計。但是從收納的容量和有效性上看,筆者認為這種步入式儲藏空間并不是一種極端的設計,相反,巧妙靈活的設計以及對收納面積的合理控制對于小戶型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一種收納形式。
依據收納物品在空間分布的層次、方向,把收納空間分為垂直收納和橫向收納。垂直收納,以住宅中不常使用的垂直空間設計成收納場所為切入點,將原本閑置的空間變為設計亮點。從收納的實用性上說,垂直收納更適合年輕群體,當居住者進入老齡狀態或行動遲緩狀態時,垂直收納容易給居住者存取物品帶來一定的不便。因此,這時應將垂直收納存放或擺設一些裝飾用品、紀念品等不常用物件。橫向收納,是利用柜體或箱體存放物品的收納法,它的儲藏容量較大,傳統的觀點認為這種收納以犧牲戶型面積為前提,對于小戶型收納不是最佳選擇。然而,以榻榻米為典型的收納,將一定范圍內地面抬高,利用抬高的空間收納,拓展了收納范圍,而且對居住面積也沒有產生不良影響。
垂直收納和橫向收納對低效率空間都有了合理的改造。從適應性收納原則上看,對垂直收納和橫向收納都應該控制好數量,尤其是垂直收納,從幾十年后的利用率看,設置更需注意。
依據收納物品的性質,可將收納分為常用收納和特殊收納。常用收納,指收納空間依照家居物品使用的頻率進行分類的一種收納方式,如廚房的鍋碗瓢盆勺、油鹽醬醋等,每天都要使用,因此對這種物品的收納可以歸類,把常用物品整合在一起,方便存取,提高效率。特殊收納,指不常用的家居物品或特定情況下才需使用的物品,如藥品、清潔用品等。這一類特殊物品,往往收納不當容易造成安全隱患,尤其是有小孩的家庭,更需要從安全的角度考慮該類物品收納。建議對特殊物品的存放盡量不顯眼,安全為主。
從設計的安全性原則來看,特殊收納考慮到了人與物之間彼此關系的相互協調,既解決的特殊物品的存取問題,又保障了收納的安全性。
依據對不同時間的把握和對空間精細的利用,將收納空間分為一般收納和分時收納。一般收納也可認定為固定收納,即把收納在空間上定義為一種單調的收納方式,這種收納只考慮到空間的布置,卻沒有考慮到居住者在整個空間中不同時間段、不同活動所帶來的影響。分時收納,考慮到居住者行為對居住帶來的影響,將這種影響對收納進行分時空的設計,利用對收納空間的使用時間上的區別,將同一空間的收納重疊,依照不同時間上的使用需求對空間合理安排,能夠從多方面滿足居住者的要求。
分時收納是對小戶型收納空間見縫插針設計原則的另一種詮釋。見縫插針原則原本指對零碎空間加以利用,增加儲物空間。而分時收納改變了人們對于該原則的認知,從另一個高度闡述了合理收納的本質。
同時,隨著家具的不斷創新和發展,家具收納設計法被越來越多的家庭使用,尤其對于小戶型來說,兼具美觀和實用性的收納家具更是居家設計的首選。根據收納家具在室內空間中存放的方式不同,可將收納家具分為儲物型、多功能型、可活動型、折疊型。收納家具的核心和本質是解決居住空間的收納難題,與其他普通家具比較,收納家具具有家具本身的坐、臥、躺等基本功能,同時兼具收納這一最基本效能。其最大的特點是精巧可調式構造,這種特點在保證了戶型空間的整體性上對室內空間有了靈活合理的分割。這種多功能的家具節省了面積,避免了空間的凌亂和壓抑感,可塑性強的另一大特點打破了沉悶的氣氛,讓家具在空間創造了更多的可能,營造一個簡潔有序、趣味性強的生活空間。
3 結語
一百年前的人看大師作品,覺得這些畫是美的,大師所表達的藝術情感能得到共鳴,一百年后的我們看到這些作品也還是有同樣的想法,這是好作品的共性與特性。好的空間收納設計同樣如此,不僅要美觀,更要實用。空間收納設計應該在一個時間段以內具有使用性,而不是所謂的新變化一出現舊的設計就立馬被淘汰。設計不僅在當下能給人帶來方便,而是幾十年以后人們依然可以使用,還覺得這個設計是合理的。這也是設計的本質,考慮到人,是為人而設計的設計。
參考文獻:
[l] 游淑慧.收納空間設計事件書[M].汕頭大學出版社,2004.
[2] 林新峰.淺談住宅內的儲藏空間設計[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
[3] 王秋蓄.論小戶型的收納空間設計[J].家具與室內裝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