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菲
摘 要:設計行業是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人們對于設計的要求并不局限于一時的美感,或者說人們的審美是與時俱進的,不會停留在某個特殊時期。所以,設計行業一直在更新、前進。那么,設計理念在過去幾年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變?本文主要討論近幾年流行的幾種設計理念,并試著分析它們是如何改變的,或者說它們是否全都變了。主要包括以下理念,如人性化理念、簡約理念,與中國民間美術色彩相結合理念和綠色理念等,筆者簡要分析了這些理念產生的原因。
關鍵詞:平面設計;設計理念;新興理念
平面設計,顧名思義指的是通過一些適當的變形,對圖形、文字以及各類標識進行改變。平面設計師通常會把圖案按照自己的想法加以設計,如在為品牌設計品牌形象時,通常需要為其設計品牌的外在標識,也就是圖標,如著名品牌香奈兒的品牌圖標就是與眾不同的。在設計時需要了解品牌在某方面的期望以及品牌需要傳達的理念等。在其余的方面,我們也需要經常運用到平面設計,如廣告宣傳語。我們在逛街時通常會看到很多的廣告牌,每個廣告牌都不盡相同,而且每個時期的廣告也各不相同,這是為什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們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在改變,相應的進行平面設計的人員在設計時也會作出相應的改變。接下來,筆者將就平面設計的設計理念在近幾年的改變進行分析。
1 人性化的設計理念
人性化的設計理念在近幾年忽然開始流行,那么什么叫人性化的設計理念?其實人性化設計理念主要是指我們在進行平面設計時會多方面地考慮到各類消費者或人群,也就是說針對人們的需求進行設計。以往我們設計一樣東西大多都是由設計師決定,他們認為什么樣式、什么操作方法好就設計成什么樣子,最終成果是東西比較新穎,但是并不符合我們銷售產品或者推廣的初衷。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是我們國家的經貿交流開始走向世界,變得更加繁榮,消費者也逐漸成熟起來。他們不再是僅僅需要才會購買,才會了解產品,他們會針對自己的特點購買商品,而且他們不會盲目地聽信銷售人員的意見,而會找準自己的定位。他們的理性讓平面設計的人性化應運而生,于是設計者開始考慮人們在某些方面的行為習慣,考慮他們的視覺因素,考慮他們的興趣愛好,不再從表層入手,而是在了解他們的內心需求之后再進行情感和心理滿足方面的設計,而且充分考慮消費者的喜好。
人性化的設計理念不僅滿足了消費者的要求,而且對于設計者來說,他們在這個東西上賦予了感情,這份感情對消費者的吸引會使設計者也從中得到快樂,一個作品并不僅僅是給人帶來方便,而且還能帶來快樂。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能看到一些人性化的設計,如與手非常貼合的杯子,讓人非常愉快的名片,或者說超市里的試吃地點等,都不僅僅給自己帶來了好處,而且給他人也帶來了方便與快樂,是有價值的。
2 簡約設計理念
簡約這個名詞的內涵其實并不簡單,尤其是對于設計者來說,簡約并不意味著簡單,往往為了達到簡約的效果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但是不得不說,在這個高速轉動和充滿色彩的社會中,簡約變得越來越流行。簡約的設計會讓人感覺舒適,這是由于大環境的影響。在這個繁花似錦的社會中充滿了各類色彩,一眼望去卻讓人感覺浮夸。那些華麗的東西往往會讓我們產生不真實的感覺。其實在唐朝,我們國家很多東西都不是簡約風格,甚至在20世紀90年代也不全是。那么這個現象是怎么產生的?一方面,主要是由于大方向上審美趨勢的改變,當開始流行一種元素后就會開創出各類風格;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越來越多,他們的內心需求有了改變,再加上國外審美潮流的涌入,簡約的設計理念在我國流行開來。當然,簡約而不簡單,簡約需要我們在盡量少的線條內創造出吸引人眼球的圖案,用盡量少的色彩創造出豐富的感官體驗。簡約理念的出現使得我們的平面設計面臨更加艱巨的挑戰與更大的發展機會。
3 與中國傳統美術色彩相結合的設計理念
踐行與中國傳統美術色彩相結合的設計理念比較簡單,就是我們在設計時通常會加入我國傳統的美術概念與色彩。比如,我們在今天設計名片時,不會局限于經常用的花色等,反而會選取類似油畫那種濃墨重彩的感覺。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越來越關注我國的歷史,也越來越懷舊。為了滿足人性化的設計理念的要求,我們在進行平面設計時會充分考慮每個人的感受與愛好。所以,我們便會注重結合傳統色彩。再加上外國文化的沖擊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式微,為了滿足各類需求,我們也應該積極踐行這個設計理念。
4 綠色設計理念
綜合以上的理念來說,綠色環保理念的出現顯得無比自然。綠色這個觀念自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就是重中之重。因為我國為了發展經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有些甚至是在不考慮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展開的。在我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環境、綠色方面的問題愈發嚴重,我們必須對自然環境進行相應的保護,否則即使以后我們經濟發展得越來越好也于事無補。倡導綠色發展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結果。所以,我們在進行平面設計時也應該遵循這一原則,在設計時充分考慮產品的綠色發展問題,如選材、制作、回收等方面一一仔細了解,從小事做起,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