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海燕
摘 要:色彩是平面設計的重要元素,對豐富作品內容與提升作品感染力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在平面設計中的搭配中,不僅要遵循一定的搭配原則,還要注重色彩的情感表達,以帶給受眾良好的情感體驗,規避平面設計的趨同性與突兀性,提升藝術魅力與文化內涵。
關鍵詞:平面設計;色彩;搭配
平面設計屬于以視覺與受眾產生情感交流的藝術,色彩搭配不僅能夠突顯主題,同時能夠渲染作品特色,削弱版面設計的呆板性,從而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色彩搭配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求設計師明確掌握色彩語言,圍繞設計主題與思想等合理搭配色彩,確保平面設計的創新性與靈動性。
1 平面設計中色彩搭配原則
在平面設計中,合理搭配色彩,能夠增強作品的可觀賞性,更利于情感傳達,從而實現互動,作品審美價值與觀賞價值也隨之提高。
1.1 鮮明性
突顯平面設計的鮮明性,應當避免色彩的單一使用,同時注意控制色彩使用數量,數量少,作品顯得單調,數量多,作品顯得花哨。尤其是冷暖色調的應用,應當與作品主題保持一致。在其基礎上,圍繞鮮明性合理補色。
1.2 平衡性
突顯平面設計中色彩的平衡性,要求色彩搭配整體和諧。使用單一色彩時,應當注重作品明暗對比平衡,使用多數量色彩時,應當注重色調對比平衡,明確所要襯托的色調。除此之外,要注重色相比平衡,高低透明度與高低飽和度間的色彩搭配應當合理。
1.3 合適性
突顯平面設計中色彩的合適性,要求色彩使用與設計對象相適應。主題不同,色彩使用存在差異。如綠色與黃色象征希望,適用于學校主題設計;紅色象征喜慶,適用于節日主題設計。色彩寓意不同,與設計對象的結合也應當匹配。[1]
2 色彩搭配方法
2.1 黃金法則法
有色彩搭配就存在對比,要達到整體平衡,要求主色調占60%,表達主題時,輔助色占30%,以襯托主色調。平衡色彩時,點綴色占30%,以提升畫面的靈動性與層次感。
2.2 色彩反差法
突顯畫面強烈的視覺感受,應當合理利用透明度、飽和度與色相的反差,如黑白、紅綠、黃紫的搭配,能夠讓人印象深刻。但色彩強弱反差應當適度,以舒適明快感受為主,避免給人緊張專注的過強反差,有效烘托平面設計的主題與目的。
2.3 自然提取法
色彩數量較多,但自然界中存在的顏色相互搭配,顯得更加放松與舒適,將其轉移到平面設計中,更能削弱色彩搭配的突兀性,從而帶給觀眾美好感受。如青花瓷的色彩搭配,白色與青色仍是現代人認為最舒適、高端與安靜的搭配,能更加明顯地突顯作品的時代感與民族感。
2.4 中性色彩法
中性色彩由于沒有色相,控制不當會使平面設計作品顯得呆板,但合理運用會突顯平面設計作品的精致性、秩序感與和平感,使其單純而不單調,從而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更利于突顯風格。
2.5 色彩協調法
多種色彩搭配,尤其是色調相同的色彩,應當注重色相齊全,以突顯設計整體層次感、輕快感與明亮感。搭配近似色時,色相區分相對不明顯,可以適當地加入對比色,產生分隔式配色,從而提升整體設計作品的和諧性與條理感。
3 平面設計中的色彩組織安排
3.1 以色相為主
以色相為主的色彩搭配,主要按照區域性配以不同色彩。創作平面設計作品時,應當按照主題思想、內容特征、構想效果、表現因素的順序,決定應用主色還是重點色、硬色、淡色等。主色決定后,將主色帶入色相環,按照類似、對比、互補等色相展開配色。同一色相指配色顏色相同,根據敏感度、深淺程度構成搭配。由于只存在單一的深淺變化,給人穩定、統一的視覺感受。但應注重變化程度,以免變化太小給人呆板、陰沉的感受。色相配色范圍廣泛,配色角度越大,越顯得生動,角度越小則越顯得穩定。但反差小會形成色彩間的相斥性,畫面和諧度降低。反差過大會增加畫面呆滯與突兀感。對比色相配色,配色角度大,距離遠,且顏色差異大,效果越活潑、華麗、明朗,但純度高的顏色超過兩種,會給人刺眼的感受。互補色相配時,存在完整性的色彩領域,三原色色素應用,更有明亮、清晰與艷麗特色,但配色相對強烈,易給人嘈雜與煩瑣的感受。
3.2 以明度為主
各個色相的明暗程度不同,色彩表情效果也不同,利用色彩各明暗調子,能夠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如高明度給人潔凈、醒目、明朗的感受;中明度給人甜蜜、端莊、柔和的感受;低明度給人神秘、謹慎、穩定等感受。
3.3 以純度為主
色彩飽和度指純度,在平面設計中,具有提升畫面吸引力的作用。純度越高,色彩越清晰活潑,沖突性更強;純度越低,安靜、典雅、溫和的感受更強烈。烘托主題時,以低純度色彩襯托主題色彩,即高純度、低純度色彩分別做主色與輔色。
3.4 面積因素
色彩面積大小直接影響色調。首先考慮大面積色彩的安排,其具有遠距離的視覺感受,兩個對比強烈的色彩可以在不改變明度、純度、色相的基礎上,縮小或擴大其中某一色彩的面積,實現整體畫面舒適度與平衡度的調和。
3.5 配色禁忌
除掌握七種色彩法則外,還需掌握配色禁忌,如霓虹色,雖然流行與新潮,但給人刺眼的感覺,會讓人眼睛不舒服。對此,可降低霓虹色的亮度,或增加顏色的灰度,從而給人舒適感與親近感。高飽和度色彩搭配會帶來震顫效應,讓人覺得兩種色彩具有震顫與光暈的感覺。由于兩種色彩在色輪上為互補色,灰度相近,會增加畫面整體的矛盾感,對此,應當避免這一搭配,或加入中性色彩,將兩種色彩分隔。淺色與淺色的搭配,容易導致內容難以閱讀,需要選擇色彩均勻、統一的背景,使其內容與色彩形成對比。除此之外,彩虹式配色、亮色與亮色、深色與深色等色彩搭配方法都是錯誤的,唯有確保色彩與內容的對比明顯,才能確保色彩的可用性。
4 結語
色彩是信息語言,具有一定的情感,能夠讓人產生聯想,感受冷暖。確保平面設計的均衡性以及色彩的條理性,還需加強對色彩冷暖、面積與明暗對比的把握,注意混色與明暗調和,以達到最佳的設計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寧寧.配色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原理——評《色彩構成與配色應用原理》[J].印染助劑,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