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成衣跟單是一門針對服裝專業學生的應用型課程,但是其內容與教學過程中存在只注重理論而忽略了鍛煉學生的實戰能力的情況。本文基于上述問題對該課程內容及教學方法提出了相應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成衣跟單;應用型;課程改革
成衣跟單課程是根據職業崗位要求為服裝類專業學生設置的一門應用型課程,該課程介紹了成衣跟單的含義、跟單的作用、跟單的流程和跟單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成衣跟單課程是一門應用型課程,其內容與服裝專業外語和服裝生產管理等課程存在較多的重合內容。[1]而且在跟單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重點不明確,教學方式還是以講授為主,實踐部分占比較小,大多教師都沒有企業實戰經驗。另外,學校不夠重視該課程的實用性,校內培訓實驗室模擬的場景與實際情況相差較大,校外實習基地數量匱乏,學生缺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機會。本文基于上述問題對成衣跟單課程的改革提出建議和措施。
1 課程的辦學定位與培養目標
本課程是近年來誕生的新型課程,是操作性和技術性很強的一門服裝貿易核心課程,也是國內本科院校服裝專業學生的必修課。企業外貿業務中有外貿業務員、外貿跟單員、單證員、報關員、國際貨代業務員和報檢員等崗位,外貿跟單員是隨著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和業務細分而出現的一個新崗位,是外貿企業開展業務的重要基礎人才。[2]本課程的總體目標是讓學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高尚的職業道德、較高的專業理論水平和職業技能,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創新能力,能勝任生產企業和外貿專業公司對外貿進出口跟單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具體又可分為三個目標:第一,素質目標:一是培養學生具有熱愛貿易跟單業務的精神,擁有吃苦耐勞、樂于奉獻的精神,忠于職守,誠實信用的品格;二是培養學生與人溝通與合作的能力及搜集信息和綜合判斷的能力;三是培養學生分析力、洞察力、決斷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第二,知識目標:一是熟練掌握企業法人登記材料的核實事項和生產經營條件的資格評估;二是掌握外貿下單生產企業的生產能力評估;三是掌握生產管理知識和質量管理知識,熟悉生產過程品質監控的主要環節,熟悉GB2828正常檢驗一次抽樣方案。第三,技能目標:一是能夠完成一票外貿出口業務全程跟單和一票進口跟單;二是根據下單企業的生產條件挑選出合格的供應商;三是能夠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務和客戶投訴;四是可以處理進出口貨物所需的關鍵環節,如開證、付款、匯款、驗收和索賠能力。
2 課程改革措施
2.1 教學內容模塊化
模塊化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在課程講授結束后,通過對不同模塊的學習,讓學生快速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
2.2 校企合作,建立實習基地
學校應該增加與外部企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讓學生能夠將學習到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實戰的方法鍛煉自己的跟單業務能力。具體實施方法是將學生進行分組,每組人數為3~6人,讓每個人擔任不同的崗位角色。
2.3 減少單純的理論教學,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一般在我國本科院校教育中更注重理論教學,這樣會造成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產脫離。所以,對于工學專業的學生,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中做,做中學”。一方面,要增加學生的實習機會;另一方面,可以將部分實踐內容放入課堂,如老師在講解貿易洽談時可以扮演客戶的角色,而學生扮演跟單員的角色與老師協商相關業務。[3]
3 結語
根據近幾年成衣跟單課程在本科院校的開展情況,有必要對該課程內容及教學方式進行改革。通過加強校企合作,增加學生在企業中的實踐機會,切實提升學生的跟單業務能力。
參考文獻:
[1] 陳思云,程曉莉.淺談《服裝跟單》教學模式改革[J].輕紡工業與技術,2017,46(2):52-53.
[2] 潘小丹.基于應用型人才紡織工程專業《服裝縫紉基礎》改革與實踐[J].現代裝飾(理論),2015(12).
[3] 吳煜君.基于《服裝企業理單跟單》對生產管理類課程的整合教學改革研究[J].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30(4).
作者簡介:范盈,女,福建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服裝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