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寶,丁守權
(1.常熟市王莊中學,江蘇 常熟 215500. ;2.常熟市福山中學,江蘇 常熟 215500)
一份規范的體育教案,不僅包括目標、內容、重難點、教學步驟,教學效果預計也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中練習密度的預計更是能體現教師把握課堂的能力,同時也是衡量一節課有沒有完成教學目標的關鍵所在。在筆者觀摩的籃球胸前傳接球同課異構中,一位教師在教案中練習密度欄中卻是空白的,即未對本次課的練習密度進行預計。這樣的教案,教師在教學中很容易出現課中跟著感覺走,上到哪里是哪里,練習次數想多少就多少。這種現象一方面反映出教師在日常的工作中不夠認真、仔細,隨意性強;另一方面也會讓同行或評委感覺到授課教師未認真對待同課異構課,給聽課老師和評委帶來負面影響。
在足球傳接球課中,一位教師在教案中練習密度欄雖然填寫了,學生的練習密度為70%,但與教學中實測出來的練習密度(45%)有較大偏差, 練習密度的填寫有“隨意寫”的可能性,否則只能反映出教師把我課堂教學能力欠缺。
除了那些空白和填寫“隨意性現象外”,還有一種情況是,教師在練習密度上估計也很認真,但就是估不準,存在過高或過低現象。在與部分任課教師的交流之后,方知其中一位老師把概念混淆了,把教學中學生練習的毛時間當作了凈時間,把某項技術全班學生練習總時間當作了練習密度的時間,結果出現過高的現象。過低的估計一般較少,一方面教學實踐中的練習密度普偏較低。另一方面,過低的估計出現在課堂上學生的練習時間有所延長,或練習次數與時間分配不對應,即一次練習所用的時間估計過少,結果就會出現填寫在教案上的練習密度過低現象,課堂上臨時添加、減少內容次數等都影響練習密度。
籃球胸前傳接球同課異構中,一位工作不久的新老師,過多地讓學生集合,次數頻繁影響學生練習時間,并在巡回指導環節中,只要發現個別學生出現錯誤動作,就屢次地讓全班學生集中起來,指出該生錯誤動作,讓那些已經練習正確的學生也只能停止練習,在時間上是一種浪費,還易引起學生對錯誤動作產生強化,反而將正確動作改成錯誤動作。另外,不合理調動路線也會浪費練習時間,例如, 在學生身體練習時,將隊伍從籃球場調動到田徑場,組別間練習路線距離太遠,影響課的有效時間。
體育教學中,學生練習或游戲、比賽時,多數情況下需要分組進行,所分的組別有大有小,一個組別的人數分布不同,課的練習密度也不同。在筆者觀摩的足球傳接球課中的身體素質練習這一環節,教師采用運球接力游戲,他將學生分成4大組進行練習,在8min練習時間里,雖然場面上學生競爭激烈,但實際上每個學生有效跑只有2次,共計14m,大部分時間在等待練習,嚴重影響課的密度,學生運動量小,達不到該課所設定的運動負荷。如何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這是我們不得不反思的一個問題。
細節決定成敗,體育課上的細小環節也應引起任課教師注意,否則會對課堂教學效果產生不良影響,尤其是時間利用的有效率,更不能忽略其時間的節省,要爭分奪秒,確保給學生更多的有效練習時間。例如,籃球胸前傳接球同課異構中,一位教師沒有按課的環節需要精心設計,擺放器材位置,學生去拿器材就花了1min多時間;同時播放錄音機位置也沒有設計好,教師在去播放時,路線時間過長,讓學生原地等待,浪費有效課堂時間。這些都是小細節,筆者通過觀察整理發現,很多課堂存在這種現象,短的1~2min,時間長的甚至超過5min,這都是應該避免的,尤其是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提前到達場地,根據教學設計,合理布置好場地器材,定期反思總結。
精講多練是體育課的基本要求,有的動作簡單提示便可,不需要反復強調?;@球胸前傳接球同課異構中,一位新教師對教材、學生、課堂的把握還不是十分準確,講解傳接球動作要領時,難以用精煉的語言去提煉表達,而是反復講解,并出現該講的地方少講,不該多講地方講多了,學生剛開始學習時的激情很快就沒有了。尤其是初一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更應少講,以示范為主。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不僅需要教師有扎實專業基本功,還要有語言藝術,幽默的語言能提高學生聽課效率?;@球胸前傳接球同課異構中,一位教師語言表達能力不夠,出現學生不愿聽、低聲說話等情況。該教師反復強調紀律,影響整節課的有效練習時間。
首先,提高認識,規范教案,認真對待教案所涵蓋的每一個細節。練習密度的填寫不是擺設,而是與能否完成教學目標直接關聯,甚至還決定著是否能夠達到有效鍛煉效果、促進體能發展之關鍵。其次,加強理論學習,正確理解練習密度概念,即課的練習密度是指一個學生在課中參與各項練習時間總和所占課總時間的比例;在練習時知道練習“凈時間與毛時間”的關系,提高計算能力。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提高語言藝術,并綜合運用合作教學、分組分層教學、循環教學、游戲與比賽等方法。在場地器材的步驟上,采取定位、順勢、錯時、一物多用等能提高學生練習時間的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減少不必要調動,加快練習銜接,精講多練,提高課的密度。
從課程角度思考,課程目標除了與掌握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外,最重要目標是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發展。在教學中將密度、強度緊密聯系,高密度并不是越高越好,低密度也不是越低越好,應該有一個度,當練習密度大時,練習強度應小些,當練習密度小些,練習強度應大些,否則超過人體承受能力。有關研究表明,青少年體育課的平均心率、強度指數和練習密度的關系是當男生平均心率達到 135~150b/min,強度指數 1.6~1.9時,練習密度應控制在23%~28%。女生平均心率達到125~140 b/min,強度指數1.5~1.8時,練習密度控制在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