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瑞嵐 杭 靜 楊亞強/寶雞文理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大學階段是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一個過渡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大學生除了學習知識外,還應該培養和鍛煉各種能力,而其中更為重要的是應該學會如何與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各種各樣的因素都會影響到大學生的人際關系,造成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出現嚴重的危機。這種情況帶來的后果,輕者使大學生不能愉快的生活,更好的發展自己,重者會使大學生產生心理極端,甚至走向犯罪道路。因此,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現狀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人際關系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在活動的過程中產生的心理上的直接關系,也就是情感上的關系①。在現實生活中,大學是一個關注交往、需要理解、渴望友誼的時期。同時,踏入大學,就會遇到各方面的人際關系,如個體與個體之間、個體與集體之間、集體與集體之間的關系。在大學校園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讓大學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從而形成一種朝氣蓬勃、團結友愛的生活環境,將有利于大學生培養健康的個性品質,發展自身的藝術才能,養成良好的素質和能力。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研究探討,讓他們學會與人交往,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
本次調查開展為期6個月的專項調查,具體調查時間為2017年4月到2017年9月。調查對象是寶雞文理學院本科大一到大四學生,涉及文科、理工及藝體等專業。共發出問卷1000份,收回981份,收回率98.1%,有效問卷967份,有效率96.7%。調查問卷共16道題,題型全部為選擇題,可操作性強。另外還進行相關的文獻研究和個案訪談等形式,確保調查的準確性。
1、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過程中的態度分析
在調查問卷中,問題1“你每到一個新的場合,你對那里原來不認識的人,總是如何表現的?”(見圖1),有4%大學生選擇了“能很快成為朋友”;有59%的同學選擇了“盡管很想與他們成為朋友,但是很難做到”,有26%的大學生選擇了“很少與陌生人交往”,有11%的大學生選擇了“喜歡一個人消磨時光,不太想結交朋友”。
由這些統計可見,大學生還是很渴望在新的環境中認識新的朋友,擴大自己的交際圈,只是不知道以怎樣的方式去和他們交往。對于不喜歡結交朋友的這部分學生進行調查訪談發現,他們往往過于在意別人對自己的印象,怕自己表現不好,而且都不愿意主動袒露自己的想法,很難溝通,在人際交往時還得照顧對方的想法和情緒,所以寧愿保持一個人。
在調查中,問題2“你會很在意別人對你的印象嗎?”(見圖2),有28%的學生選擇“很在意”,有34%的學生表示“隨便,無所謂”,有24%的學生表示“一般般”,還有14%的大學生表現的“從不在意別人對自己的印象”。
通過統計可以發現大學生中對是否在意別人的印象持“無所謂”意見的占了34%,可見現在的大學生更加追求個性的獨立,不再附著于別的意見,追求自由。但同時有28%的學生選擇“很在意”,在意別人對自己的印象可以得到別人的認可,內心固然是幸福的,但是過度在意往往會使你迷失自我,這時更需要表現出來的是你最本質的模樣,坦誠相待,展露自己的魅力,讓別人發現你的閃光點。而對于“從不在意”別人印象的這部分學生,大多數都表現為個性鮮明,有主見,敢于追求自己的愛好和夢想,堅持不懈;但仍然存在以自我為中心,不在乎他人感受,性格極端的現象。因此,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要學會換位思考,別人對自己的態度要理性看待,若存在有困難的交流狀態時要善于溝通,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圖2 問題2的統計分析
2、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中現狀統計分析
問題3“在你的人際交往中,你覺得你的人際關系怎么樣?”的統計結果顯示(見圖3):4%的學生表示“關系很差,幾乎無交往”;44%的學生選擇“關系一般,勉強過得去”;25%的學生表示“關系不錯,很滿意”。甚至有27%的學生選擇了“不清楚”。計分析
一般情況下,大學生都已經明確了自己的志向與目標,交往者之間會選擇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大學的生活或學習中有著強烈的認同感,才能融入其中,密切配合,鼎力相助。問題4“你認為交友中更注重那幾個因素:(多選)”時(見圖4),更多的學生還是更注重所交往人的道德品質和興趣愛好,道德品質是做人的基本品質,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際交往中其行為的準則與規范,而興趣愛好是交往過程中也。選擇最少的是相貌,可見現在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越來越理性,更多的是看中交往者的道德品質、興趣愛好而不再是只注重外表。

圖3 問題3的統計分析

圖4 問題4的統計分析
從以上統計分析,我校大學生在校的交往情況基本良好,但問題依然存在。4%的大學生認為人際關系很差,幾乎無交往,說明這部分學生存在一定的人際交往障礙,在學校不僅要好好學習,人際交往能力也是需要培養和提升的一部分;另外還有高達27%的學生不清楚自己的人際交往,通過個案訪談了解到,大多數學生受現代社會的影響,人際交往的形式和途徑越來越多,或多或少在人際交往中都存在一定的壓力。現在的人際交往趨于功利性,這樣在人際交往中不僅是情感的共鳴與溝通,伴隨著會考慮很多問題。
3、大學生人際關系的注重因素統
1、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心里差異統計分析
對于問題5“你與同學相處是否會感到壓力”,有75%的同學都表示“有壓力”,25%的同學表示完全沒有壓力。這是因為現在大學生多數表現為不愿主動與他人交往,在交往中缺乏自主性,不少大學生因交往常常陷入焦慮、痛苦和自卑中,如因為自己的想法與別人格格不入,害怕得不到別人的認同,甚至被別人嘲笑,或者擔心別人窺探到自己的不足而受到歧視,所以總喜歡把自己的真實思想、情感和需要掩蓋起來,對身邊的事物不能表現出自己真實的看法或感受。另一方面,大學生處于青年期,是一個特定的心理發展期,這個時期的大學生心理發展還沒完全成熟,自制能力弱,遇事不能冷靜思考,感性對待,易沖動,易發怒,往往失去控制,只要和別人鬧點矛盾就會通過爭吵,打架等暴力的方式來解決,而且不聽別人勸告,這類人在與人交往時,往往因一時沖動,氣勢洶洶,把事情擴大化、嚴重化,破壞了自己的人際魅力,從而造成人際危機。在自己的生活中孤芳自賞,這種行為往往容易導致性格的偏執,做出令人不解的古怪行為,從而使自己處于人際危機之中。

表1 問題5統計分析
2、大學生人際關系不好原因統計分析
對于問題6“你認為你的人際交往不好,主要原因是什么?(多選)”(見圖5),有一半以上的人都認為是不懂得人際交往的技巧,還有主要是對自己不夠自信,性格內向等原因占的比例較大,而且現在的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時以自我為中心,很難做到傾聽他人意見,也不愿意表達自己的感受,沖動心理強烈,也存在一定的過渡階段的焦慮,這一部分學生不清楚自己的人際交往情況,感覺身邊朋友很多,但大多數都是點頭之交,甚至由于某種需要才會去聯系,情感交往很困難②。而且現代大學生中有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從小都是在父母甚至爺爺奶奶的溺愛下成長起來的,一直習慣性以自我為中心,跟別人交往時,總是以“我認為”、“我必須”開始,總把自己放在的第一位,一味地要求別人滿足自己的要求,而且不懂得回報,把別人給予的幫助當成一種理所應當。另外,在公共場合與他人交流時,也不注意方式,遇到問題肆意宣泄,不懂得尊重他人,不能合理的控制自己情緒,致使感情破裂。
3、大學生人際關系環境的影響分析
當代大學生基本都是在各種高壓的考試環境中拼搏出來的,幾乎沒有閑暇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注人際交往,有些父母甚至幫助孩子選擇朋友,“他學習比較好,以后多跟他玩。”、“聽說她成績不好,以后離她遠一點。”、“那誰父母都沒工作,家庭條件也不好,沒有什么要交往的必要。”等等,這樣的思想從小就被父母灌輸著,該交什么樣的朋友也是別人幫你選擇的,因此,步入大學后,生活逐漸獨立,卻發現不知該如何與他人交往。另外,受當代社會的影響,現在的大學生也面臨著就業難的問題,在平時學業利益等方面的競爭都相當激烈,為了能讓自己在各方面表現突出,把別人當作達到目的、滿足私欲的工具,在人際交往時,一般只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益幫助的同學,當別人遇到麻煩請求時,為了不讓自己的利益受到影響,拒絕幫助,甚至有一部分同學有時會為了獲取利益不擇手段,使得人際交往陷入困境③。隨著科技的發展,虛擬網絡交往逐漸替代了人們之間直接的感情交流,促使大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無法跟別人溝通,整日沉浸在網絡中,產生自閉、自卑等心理健康問題。

圖5 問題6的統計分析
大學生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首先是要遵循基本的交往原則。在平時交往中要堅持平等互尊、誠實守信、寬容團結、互助共進、和諧發展的交往原則。平等互尊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最基本的準則;誠實守信是社會公德的基本要求;寬容團結是要學會理解包容對方,寬以待人;互助共進是人際交往的客觀要求;和諧發展是人際交往的最終目的。
大學生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其次是要掌握相應的技能技巧。要學會主動交往,在最初交往的過程中,尋找具有共同喜好的話題,從中觀察和了解對方的興趣所在、知識喜好、性格特征等,對于偶爾發生的矛盾沖突,要學會批評和自我批評,學會道歉和合理的處理矛盾,學會換位思考。另外,人際交往更要學會做一個很好的傾聽者,學會傾聽是對別人的尊重,適時地為別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多為別人考慮,讓彼此的生活情感有所依靠,這樣無形中增進了彼此的感情。當然,大學生遇到矛盾和沖突是不可避免的,當遇到沖突時,要學會冷靜思考、理性對待,盡量避免使用武力解決矛盾,學會與他人良好溝通,換位思考,彼此做出謙讓④。
大學生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還需要高校創建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學校要根據學生的具體需要,開設一定的人際交往和心理健康課程,積極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點,并且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詢機構,對全校學生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心理測試,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和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調適能力,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增強人際交往能力。此外,學校應該為學生提供一定的交流平臺,組織和開展一定的實踐活動,增加交流機會,擴大交往范圍;其次,學校應建立一定的興趣愛好的學生團體、協會、志愿服務隊等,學生可根據自己喜好組織參加活動,結交一定的朋友,這樣可以使學生在不斷地參與和組織中提升自我能力,鍛煉自己,又能在共同目標和興趣下互幫互助,增減感情。
通過本次調查分析與研究,可以現當代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存在很多問題和困難,大學生作為新一代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與他人的人際交流與溝通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各方面交往障礙及問題,我們都需要深入調查與反思,從根本上給予一定的幫助,尋求合適的解決的方式和途徑。另外,作為大學生,也應該結合自身的性格特點,以積極的態度和行為對待人際交往,尋求合適的交流方式,不斷地培養和提高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學會正確認識自我,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注釋:
①張文斌.人際關系學[M].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04.
②詹錚.大學生人際交往問題研究[D].沈陽: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1:30~40.
③沈潔.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的原因及應對策略[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 ,2011(3):156~157.
④徐濤.論大學生人際交往中的心理障礙與對策[J].黑龍江高研究,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