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蘭峰(甘肅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甘肅 蘭州 730050)
《2016-2020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指出要增強建筑業信息化發展能力,優化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環境,加快推動信息、技術與建筑業發展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信息化的引領和支撐作用,塑造建筑業新業態。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文指出“加快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加強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作為教師評聘考核的重要依據。”土建類高職高專院校要推動教育現代化,改革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實踐能力。要加強高職院校建筑信息化建設,BIM技術推廣和BIM技術中心的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1.1 技術為實踐服務,通過BIM技術中心對外承接項目,在實際工程當中掌握BIM技術的應用,深刻了解市場對BIM技術的需求。
1.2 不同專業的教師在BIM技術中心交流學習,能夠準確掌握各自行業動態,為BIM協同工作奠定基礎。
1.3 BIM技術中心為學生提供學習場地和工作崗位,讓學生提早接觸實際工程項目,完善理論知識,提高應用技能,掌握就業的主動性。
1.4 為社會和地區服務,通過BIM技術中心對BIM技術進行宣傳和培訓,將國家的建筑信息化理念滲透到不同的工作崗位當中。
2.1 BIM技術中心建設宗旨
不同院校針對BIM技術的人才培養方案不同,對BIM技術中心是否建設,建設規模如何,建設功能定位都各有差異。如高等科研型院校BIM技術中心需要具備教學和科研的功能,高等職業院校BIM技術中心需要具備職業技能培訓和實踐項目的訓練。我院擬建設的BIM技術中心宗旨是“服務教學、校企合作、技術咨詢、企業培訓”。
2.1.1 服務教學
以BIM技術中心為平臺,為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及相近的16個專業提供專業信息模型實訓任務,推進專業建設、課程改革及專業體系完善,以及使BIM技術融合于專業教學課程中。編制BIM工程應用教學大綱、實訓課程和教學計劃等。
BIM技術所涉及的專業有:建筑工程技術、建筑鋼結構工程技術、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安全技術管理、工程造價、建設工程監理、建筑工程經濟管理、給排水工程技術、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建筑設計、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城市規劃、室內設計及建筑設備等諸多專業。
2.1.2 校企合作
以BIM技術中心為窗口,分專業與企業的深度合作,構建項目驅動下的BIM技術聯盟,形成“我為企業搞培訓,企業為我找崗位”的學生頂崗實習和就業一站式格局。
2.1.3 技術咨詢
以BIM技術中心為技術平臺,鍛煉和打造一批技術力量高端的BIM技術專業團隊,開展面向專業對口的企業技術人員技術咨詢和項目咨詢服務,實現用“技術換效益”的社會有償服務模式。
2.1.4 企業培訓
利用BIM技術中心這個橋梁,為企業提供項目全壽命周期管理的培訓工作。

表1 硬件配置方案
2.2 BIM技術中心功能組成
2.2.1 理論實踐相結合
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加強學生建設信息化技能的培養,通過工學結合作為理論和實踐結合。
2.2.2 組建科研團隊,對BIM技術中心建設和運行提供理論指導。
2.2.3 組建工程項目服務小組,給企業提供技術服務。
2.2.4 學生建立BIM協會,BIM技術中心教師參與技術指導。
2.3 BIM技術中心資源配置
2.3.1 硬件配置方案
見表1。
2.3.2 軟件配置方案
見表2。
2.4 校企合作共建模式
高職院校提供BIM技術實施場所、設備和專業技術,企業提供需求項目和應用點,雙方存在共同的軟硬件配置條件,也存在共同的BIM技術需求,為充分利用資源,雙方簽訂合作協議,明確各自權利、責任和義務,明確知識產權和項目成果歸屬,協商建立組織管理體系和質量管理體系。學校通過以下方式進行:
2.4.1 由甘肅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牽頭成立“甘肅省建筑職教集團”
由四方主體組成,政府指導部門(甘肅省教育廳、甘肅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行業協會(甘肅省職業與成人教育協會、甘肅省建筑業聯合會)、院校單位(22家)、企業單位(42家)。以政府為導向,以企業為平臺,用BIM技術為地區和社會服務。

表2 軟件配置方案
2.4.2 以我院康樂校區實習實訓大樓建設為載體,吸納四川眾恒設計院和北京智慧云建公司技術力量,以培養我院BIM技術實戰性教師團隊和BIM技術全壽命周期服務落地做鋪墊保障為目的校企小聯盟運作。
隨著建筑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土建類高職院校作為建筑人才的培養的搖籃,有責任將BIM技術融入到教學當中,BIM技術中心作為學校培養人才的基地,如何將BIM技術推廣普及,培養BIM人才,加強BIM技術實踐應用,為企業和社會服務,高職院校應成立BIM技術中心,我校的BIM技術中心建設模式為國內其他高職高專院校提供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