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 王瑞堯
摘 要:《通信原理》主要是通信工程以及電子信息類專業本科學生一門比較重要的專業課程,也是多數學校有關的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入學考試內容,同時在整個知識架構中也是存在著十分重要的一個作用。在本文中,結合現有教材以及當前教學針對通信原理的課程建設以及探索做出了全面的分析研究,首先分析教學平臺建設中的內容、方法、評價機制、實驗等方面內容,再次對教師隊伍建設進行深入探究。希望能夠給與同行業工作人員提供相應的參考價值,以此培養出社會所需的高素質人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進步。
關鍵詞:通信原理 課程建設 探索 分析
中圖分類號:TN9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8)01(c)-0219-02
所謂的通信原理主要是通信工程專業一門必修的課程,這門課程具有著比較強的理論性和內容較為豐富,同時也是存在著應用能力比較高的特點。現如今已經出版很多關于通信原理的教材,每個教材對于相同的問題分析方法是存在著不同,我國使用比較多的便是為《通信原理(第七版)》和《現代通信原理》等。本文首先對教學平臺建設中的內容、方法、評價機制、實驗等方面內容進行分析,最后針對教師隊伍提出提升方案。
1 教學平臺的建設分析
1.1 需要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分層次的規劃
一是需要能夠建立起分層次的教學內容庫。將教學中的內容根據其重要性分成為相應的基礎知識,此外對于不同層次的內容和教學方法而言,其評價的機制也是存在著不同,比如對于一些基本數學調制技術,并不需要每一種都是在課堂之中進行詳細的講解,則是可以采用把2ASK當做成為基礎的知識,對其信號的出現和調解原理做出重點的講解。同時根據依托為例,將其調制以及調節的基本原理和功率等進行透徹的分析。在進行如此教學后,便是可以將3PSK以及2FSK的技術可以劃分成為重點,采取預先提問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可以先自學以及再進行講授。
二是對于新技術的概述。根據現如今國際上的通信技術發展情況進行分析,從而在其內容方面可以增加一些新技術方面的基礎知識,對學生自身的知識面進行拓展,同時也是可以更好的去保證行業的發展。例如教師人員在講課的時候可以通過穿插去講解移動通信有關的物理層面技術發展,并且對現如今的4G LTE的核心技術進行講解。
三是需要階段化的去實施雙語教學。為了能夠不斷的去提高學生自身的外語閱讀方面的能力,讓學能夠和國際發展相互的接軌,必須要保證學生可以在本科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接受一些專業的基礎課程,并且也是需要對英語學習具有著的重要性進行凸顯出來,從而為后續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出堅實的基礎。因此根據現如今階段的通信原理而言,主要是根據中文為主,英語作為輔助,所以需要能夠根據教學的內容做好課文的劃分工作,這樣才可以保證英語輔助模式能夠得到充分的實施。
1.2 對于分層次教學的方法分析
一是需要使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主要是為主體,其培養的目標也是根據課程教學作為中心點,因此對于教學方法而言,需要可以把專業培養目標和課程的中心點有效的結合到一起,使其可以將課程更好的服務于專業培養目標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具有著扎實的基本功以及比較強的應用能力,此外也是需要根據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出發,并且在教學中也是需要做到有的放矢。
二是分層次的教學方法庫的建立。針對于不同的教學內容而言,主要是可以采取課程講授以及引導啟發等不同的教學方式,同時輔助根據PPT以及動畫等多媒體的技術進行應用教學。在此之外對于基礎知識而言則是需要采取課程傳授的方式,這樣也是能夠方便學生可以掌握一些基礎的知識和問題分析的能力。然而對于重點和課外的延伸而言,則是可以采取引導啟發以及主題互動等方式,這些方法也是可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提問,使其能夠由客觀的載體便成為主體,對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進行發揮出來,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善于思考的能力進行培養。
三是形式多樣化教學方式。在實際教學中,結合不同學生的層次群體,結合教學內容,實施多種教學方式,例如。啟發式教學;項目式教學等,這樣做的目的能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以及協作性學習。比如。線上教學工具“雨課堂”通過微信服務好,不僅能進行課前推送,同時還能實時答題和學生數據分析。在學生端能為學生提供課內限時習題,對學生知識的預習進行幫助,同時也是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及時的反饋。然而在教師端學生的學習數據將會被采集,這樣也是方便教師去掌握學生自身的學習效果,對學生的學習軌跡進行及時的掌握,這種教學軟件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促進教學效果的不斷加強。
1.3 需要建立起多方位的評價機制
所謂的多方位評價機制,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層次不同,并且找到因材施教的方法,對教學的內容和環境做出精心的設計,使其能夠積極的去促進分組和分類的考核,這樣才能夠形成集作業和考核等多方位的考核評價的機制。
1.4 需要建立起課程實驗的內容以及優化的方法
這點主要是在原來實驗基礎上,建立起一個滿足學生能夠動手能力提高的實驗教學體系,實驗的方式主要是在通信原理實驗的基礎上去進行驗證,同時也是需要采取綜合設計作為輔助的一種方式,在此之外也是能夠加入Labview、Syetemview的仿真實驗,并且也是可以做出DSP設計性的實驗,對于實驗的方法而言,必須要能夠根據通信的關鍵技術作為出發點,將其原來單一的實驗內容進行轉變,增加一些選修和開放性的內容。此外對于課程以及試驗教學和計算機的仿真教學相互結合到一起,能夠提高教學時候的互動性,使學生可以置身于其中,將其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興趣,在教學中每項進行開展的過程中,必須要建立起完善的課程評價體系,通過專家進行聽課的評教,從而能夠關注教學平臺的建設以及實施所得到的效果,這樣才可以更好地保證教學改革順利進行。
2 關于建設隊伍分析
在對教師隊伍進行建設的過程中,必須要從以下的幾個方面去進行入手分析:第一是需要能夠建立起課課程學校的梯隊,對骨干教師隊伍的建設工作進行重視。教師也是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同時教師自身的素質對于教學質量也是存在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對于課程建設中,必須要做到有針對性的教學,教學的內容也是需要能夠做出動態的調整,這樣才可以滿足課程教學的實際要求。第二是需要引入課堂競爭的機制,對教師人員自身的主動性進行激發,此外也是需要創造出一些條件,使其能夠鼓勵教師可以積極主動的去參與到課程的研究以及技術開發等方面,提高教學效果。三是需要培養中青年的教師,做到堅持以老帶新的導師制措施,不斷的對其知識結構進行優化,這樣也是可以全面的對隊伍的素質進行提高。另外一方面,則需要提高和院校以及專業院校進行合作,通過專家課堂以及專題講座等方式,能夠促進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進行提高,帶動教學效果的提升。
3 結語
通過上述內容的分析研究之后可以得出,“通信原理”的課程建設探索以及思考能夠促進本校教師教學工作的不斷前進,并且也可以提高辦學的質量。此外該探索研究在學校特色形成的過程中也是存在著十分關鍵的作用,現如今地方本科高校必須要向著應用型大學轉型的關鍵時期,因此只有不斷培養優勢的領域,使其能夠形成特色專業以及優勢學科,才能讓學校一品牌專業拓展自身市場,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自身核心競爭力,在日后就業中能夠得到社會認可。
參考文獻
[1] 樊昌信,曹麗娜.通信原理(第七版)[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4,12(7):123-128.
[2] 曾軍英.面向工程實踐的通信原理課程教學體系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6(13):80-81.
[3] 王麗麗,謝艷輝,劉姝延,等.“通信原理”精品課程建設的探索與思考[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7,39(1):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