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蘭
【關鍵詞】 拼音教學;圖畫;情景;機制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9—0101—01
漢語拼音是學生學習漢字的重要工具,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學好拼音將為識字、寫字、朗讀、背誦打下扎實的基礎。然而,對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說,拼音字母是一些完全陌生的符號,加之傳統漢語拼音教學環節缺乏設計的系統性,無法點燃學生的學習激情,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因此,拼音教學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和探索有效性鞏固策略,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完成好漢語拼音的教學任務。
一、以圖片激趣,激發求知欲望
很多初入小學的一年級學生對26個拼音字母并不陌生,他們在幼兒園或多或少接觸了一些漢語拼音知識。對此,筆者在拼音教學中重點讀準字音、開發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上。教材中漢語拼音部分有幾十幅富有啟發性的插圖,或示意字母發音的插圖。因此,我們可以把插圖作為切入點,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觀察圖,從圖中找出與該字母相似的或相近的地方來。
例如,在教學單韻母“a”的時候,先引導學生看插圖,圖中的小女孩的頭部像 “a”的形狀,小女孩張大嘴巴發的就是“a”的音,教師先讀一遍,接著讓學生示范其發出來的音。教學“e”時,插圖是一只鵝在池塘中游泳,水中的影子像字母“e”,在教師的引導下,就會發出“e”這個音了。
二、精心設計活動,創設教學情境
1.運用好兒歌、口訣。在拼音教學中,如果充分運用兒歌幫助學習拼音,不僅能激發學習拼音的興趣,而且能提高學生的記憶速度。我們學習單韻母和聲母時,可以編一個歌訣幫助學生記憶。教師可以讓學生一邊拍手一邊說唱,在流動的節奏感中發展音樂的智慧,學會漢語拼音。例如,單韻母a: 圓圓臉蛋羊角辮,張大嘴巴aaa; o: 太陽出來紅彤彤,公雞一叫ooo。利用這樣的方式,學生邊帶動作邊讀記,很容易學會了漢語拼音。
2.引入故事情節。用故事來教學,不僅可以降低教學的難度,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地激活學生的語言智慧,使其得到充分發展。比如,在拼音第一課學習韻母“a、o、e”時,筆者就以書中的情境圖為材料引導學生編故事:早晨,太陽公公出來了,小朋友、小動物們都起床了。新的一天開始了,大家多開心啊!瞧,小姑娘來到河邊的草地上練起了嗓子, aaa…… 將“a”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跟著練一遍。接下來是同樣的方法,大公雞也在草地上練起了嗓子,聽! ooo……這樣就讓學生在聽聽、學學、練練的過程中快樂地掌握了“a, o, e”的讀法,提高他們的積極主動性,也激發了他們對于學習漢語拼音的濃厚興趣。
3.教具演示拼讀過程。讓死的書本“動”起來,寓教于樂,以達到激發學習興趣的目的。例如,在教學j、q、x與ü相拼時,去掉兩點的規則是學生最難牢固掌握的內容之一。這個規則的講解可以用表演故事的形式來敘述,讓學生扮演成小ü, j、q、x是老師,學生見老師脫帽行禮。學生一邊講故事,一邊手拿教具來表演。這樣,學生通過觀看,很容易就把小ü的去點規則記住了。為了訓練學生的直呼三拼音節的速度,筆者還用開火車的方式,任意要求學生說“二聲調”,學生就把課本上的音節全用二聲調讀出來。通過競賽的方式,學生準確掌握了帶調拼讀音節,營造了愉快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
三、巧用激勵機制,強化有效鞏固
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新課標規定漢語拼音的練習目標是要求讀準音、記住形,正確進行書寫,準確拼讀音節。對于初入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筆者一般布置作業很少,要求學生仔細在四線三格里填寫,看誰寫得美觀,這樣學生能體驗到只要用心,就可以學得既有趣又有成就。
1.比賽法。學習聲母、韻母的讀音和形時,讓學生自愿結組進行比賽。可以分為語音組和書寫組,規定具體的讀音和書寫要求,比比誰讀得準,誰寫得格式正確。由能力較強的一名學生當評委,每組人數不超過四名,練習時互相傾聽,互相糾錯,找出不足,“小組長”指導檢查,教師進行整體調控,適當加以引導,小組長決定勝負。
2.獎勵法。練習中對學生的表現給予恰當的評價,用領取小紅花、同伴給的“小笑臉”,用拼音拼出的賞語等激勵性語言或圖片鞭策激勵學生努力。
(此文系2017年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新課標下拼音教學有效性鞏固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GS[2017]GHB1379)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