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賈璠
【關鍵詞】 閱讀教學;興趣;品讀;活動
【中圖分類號】 G63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6—0104—01
語文閱讀教學要從激發興趣入手,“品讀” 文本,延伸拓展,提供與閱讀相關的舞臺,讓學生在無限快樂的知識海洋中觀知識海洋的浩瀚,聽知識海洋的樂音,悟知識海洋的真諦。學生在樂學、會學、善學中,不知不覺熏陶了思想情操,提高了語文素養,豐富了文化底蘊,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這就需要我們語文教師奏響語文閱讀教學課堂精美的樂章,讓學生盡情地流連于閱讀的舞臺,感受閱讀的魅力,體驗到閱讀的快樂。
一、讓激發興趣成為學生閱讀的前奏
立足于課堂,應用自己的學識、思想和人格魅力影響學生,重視學生的感情和思考,在積極引導中化抽象為具體,化平淡為神奇,化枯燥為活潑,使學生入“迷”。不知不覺中把徘徊在門外的學生帶入藝術殿堂,潛移默化中給學生以心靈的感染和藝術的熏陶,增強學生對閱讀的渴望。幫助學生領悟作品的情操美,品味語言美,體會作品中的意境美,讓學生不斷地發現美、領悟美、欣賞美。以課文為切入點,以點帶面,旁征博引,使學生進入更廣闊的閱讀領域,激發他們閱讀課外書籍的濃厚興趣。如,在教授《憶讀書》一文時,課文中大量涉及到中外名著《三國演義》《聊齋志異》《茶花女》等精彩之處,對此教師可略作敘述,吊起他們迫切閱讀這些書籍的欲望。在這樣一個從課內到課外的和諧街接過程中,學生的閱讀興趣被激發了出來,更重要的是實現了用知識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影響學生、感染學生,激發學習熱情,使他們愛學習、會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讓“品讀”奏響語文課堂的主旋律
語文課就應該在濃濃的語文味中,在滿懷詩意的情境中,在豐富的語言想象中,讓學生通過品讀語言享受語言的魅力。對此,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文質兼美的課文,引領學生抓住內容的精彩之處、語言運用的經典之處,帶著情感去品,帶著問題去品,使品讀有目的,品讀有評價,品讀有效果。筆者在實際教學中,先讓學生揣摩誦讀的方法,并加以討論交流、歸納總結,然后邊讀邊指導,邊感悟邊評論。充分的品讀就是把學生帶入深夜聽泉的意境,教師出示畫面,學生配讀文句,使學生的想象和感悟形象化、具體化,加深對文本的理解,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并和文本對話交流融為一體。
三、延伸拓展,開展多樣化的語文活動——提供與閱讀相關的大舞臺
1. 讓經典誦讀成為課堂的“伴奏”。在經典誦讀中,展開有深度、有廣度的專題系列閱讀活動,對促進閱讀,引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學生形成積極的閱讀風氣,普及知識、傳播文化起到了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可以培育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使學生從人生一開始就占據精神的制高點,它是加強記憶,行為好轉,心地向善,修養提高的良劑,它直接影響學生終身的學習和精神的發展,還能促進師生心靈的洗禮、凈化,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同時也能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應?!拜p松誦讀5分鐘”是筆者所在班級的“課前餐”,每日一首詩配樂朗誦、“愛我中華”演講、“勿忘國恥”小電影、評書、戲劇、課本劇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讓經典悄悄地流淌入學生的心田,仿佛天籟之音,凈化師生的心靈,讓心靈之花盛開,在豐富文化底蘊的同時,更能起到情感催化劑的力量,導人向善,達到教育無痕的效果。
2. 讓延伸拓展成為課堂的“余音”。閱讀是傳承文化的重要手段,沒有閱讀就沒有傳承,讀書學習應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所以,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注意拓展和知識的延伸,拓展更多的詞匯、更多的美文、更多的詩詞,讓學生的思維更廣、更活。筆者采用活潑生動的教學形式,注重評價、閱讀指導、經典誦讀多邊結合,使課堂容量更大、拓展更廣,課前預習、當堂訓練、有機拓展相結合,讓課堂煥發生命力,使學生在自學中有所提高、有所發現,又能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語言的感染力,充分發揮心智,盡情地感受、體驗和理解;不斷增強自信心,不斷找到學習方法,使學生的閱讀與評價能力、水平突飛猛進。
語文閱讀教學要從課內“品讀”體驗到閱讀的快樂,感悟文本所蘊涵的思想與情感,從課外拓展多樣化的語文活動中提升能力。閱讀教學的重要性眾所周知,所以我們在人生之路上要將閱讀進行到底,在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上奏響最美的樂章。
(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2017年度課題《初中語文自主探究閱讀教學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7]GHB0135)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