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圣雄
摘要:德育是進行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的重要條件,同時也是學校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要做好中職生的德育工作,就要從學校教育環境的營造、德育工作的銜接與溝通交流、教師自身的德育教育水平和德育理論與社會實踐的有機結合這四個方面入手,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關鍵詞:中職生;德育;對策
現代社會國家開始重視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為職業技術教育增添活力,推動職業技術教育往更好的方向發展。但是社會上還有很多人歧視職業技術教育。這些人普遍認為,念職業技術教育學沒有前途,出來后找不到好工作,就是一個技術人員,處于社會的底層。所以中職生在當前社會處于一個很特殊的位置。中職生當中,有些學習不好,經常承受老師批評,沒有打下良好的基礎;有些是中考失利的學生,在學習成績上有一定的差距;有些是來自經濟困難家庭或單親家庭,內心是很壓抑和不自信的;有些雖然家庭環境很好,但是父母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繼續讀書,不要過早的接觸社會,這些學生只能被迫的進入職業技術學校進行學習。很多中職生心里都會認為自己更同齡人比起來,未來的不確定性更高,很難有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個別學生甚至破罐破摔,漸漸出現影響社會團結的情緒,不利于社會發展。綜上所述,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要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把他們德育的品質放在第一位。
一、營造良好的學校教育環境
當代社會注重擁有技能的人才,更重視有良好的品德。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從論才說話變成德才兼備,也是中職生未來從事本職工作必備的基本素質。中職學校營造良好的德育工作環境,有助于學校開展德育教育,有助于學生德育品質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德育教工作環境要做到以下兩點。
(一)全面加強學校制度文化建設,努力發揮學校制度文化的德育教育功能。
形成良好的規范意識和準則意識是德育教育的內容之一。中國有句古話叫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校規章制度是維持學校的教學秩序的重要保障,構成了學校制度文化的主要內容。從社會學角度說,學校的制度文化構成了學校教育的基本保障。校園制度文化不僅是一種對學生行為規范的約束,而且為學生行為提供了行為標準,使其行為更加符合社會道德及行為規范的要求。加強學校制度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環境是德育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搞好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前提。
(二)全面加強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有效發揮學校精神文明的正面影響。
先進的社會意識對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起著正面的引導作用。校園精神文化的建設不僅影響學校傳統的優秀的教育理念,而且影響學校現代的時尚文化的內涵,是學校精神傳承和文化傳承的統一載體。加強校園精神文明建設,能夠引導學生增強對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強化學生獨立意識和責任意識,同時有效的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社會實踐,通過行動使自己成為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接班人。
二、處理好德育工作的銜接與溝通交流
(一)加強學校和家長之間的聯系。
加強學校和家長之間的聯系有利于雙方及時了解學生在思想和行為上的最新動態,把握好學生行為的具體信息,以便游刃有余、有目標地做好學生德育工作。以班或年級為單位,建立學習輔導小組,在課余時間通過開展社會公益性活動、社會生產勞動和社區或街道的環境保護宣傳活動等,不斷提高學生的德內涵和德育品質。同時可以動員學生家長一起參加活動,加強學生學習實踐的效果。
(二)建立及時有效的德育教育反饋機制。
在德育工作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德育做好監管工作,建立學生德育教育檔案,定期對學生的行為狀態、思想狀態進行反饋,以便及時有效地改正學生德育工作的不足之處,讓學生的德育品質達到一個新高度。只有處理好德育工作的銜接與溝通交流,才能讓學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一個好成績,讓中職生的德育品質得到全面的發展。
三、提升教師自身的德育教育水平
(一)教師要為人師表,以德感人。
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教師首先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為人師表就要強調教師的示范和榜樣作用。榜樣示范法是德育方法中的一種,教師的示范和榜樣是最有利的德育手段。學校必須對德育教師加強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教育和符合當前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教育,不斷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品質的修養,充分發揮其為人師表的帶頭作用。
(二)教師要尊重和信任學生。
教師尊重和信任學生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巨大的內在力量。每個學生都是具有獨特個性的個體,有自己獨立的性格和處事的方式,教師要學會尊重和信任他們每一個人。首先,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教師尊重學生,學生也會尊重教師,雙方都會產生心理上的聯系,便于進行思想交流和德育教育。其次,教師要注意自身的說話方式,多用一些正面的、積極地、鼓勵性的話語,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與主動參與意識。教師要實行表揚和鼓勵為主的評價方式,重建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讓他們學會自我批評教育,不斷地提升自己,為他們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德育理論和社會實踐的有機結合
加強與實際社會生活的聯系,參加社會公益性活動。學校方面應該多組織學生參加一些社會上的公益性項目,讓學生鍛煉自己的技能能力。在實際生活中,中職生要學會運用校園里學到的德育理論,規范自己的行為標準,為社會貢獻自己力量的同時提升自身的素質與內涵,理論聯系實際,激發自己的潛力,發展自己的個性,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做一個有德育內涵的人。
參考文獻:
[1]郭秀梅.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8.
[2]李剛.中職生職業道德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D].四川:四川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