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娜
摘要:從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角度來看,新的教學模式必然會帶來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小學階段語文學習對于學生的發展尤為重要,該階段的教學具有語文學科的特點,在教學中師生互動是其開展教學的主要形式,但是傳統的互動模式已經無法有效的促進課堂教學的科學及合理創設。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構建出多元化的交互教學模式,則可以實現語文教學信息的有效傳遞,還可以實現學生學習的真實反饋及評價,有效的促進教學達成。故本研究將會從小學語文教學的特點出發、從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要求出發,構建出了適合小學生的、與時俱進的語文教學新模式。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措施
筆者認為不管在語文課堂教學當中采用何種教學模式,學科的核心素養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對于小學生來說其核心素養包括語文能力、語文學習方法、語文學習習慣、語文認知能力及人文素養等。在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當中明確指出了語文素養同時也是保證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夯實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面對著當前語文教學現狀,將信息技術充分利用起來,構建出全新的教學模式則是有效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措施。
一、構建出利于交互的教學新模式
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引入信息技術,則能夠使得教師對課堂互動的品質更為關注,進而實現更好的交互,創設出交流的平臺及更多機會。那么作為教師則應該在課程正式實施之前對學生做好學情調研,這時候就可以將交互平臺利用起來,縮短學情了解的時間,為教師的教學設計提供信息支持。例如教師在進行《桂林山水》這節課內容的介紹的時候,文檔中本身就有了許多較為生動化的描寫,那么教師為了讓學生有更加直觀的認識,則應在課上為學生提供一些直觀的圖片信息,從而使得學生有了更為真切的認識。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圖片組織學生展開集體討論,并將課文當中的內容結合起來,使得學生將桂林山水最為突出的特點總結出來。圖片搜集的過程教師就可以發動全班的學生在課程為實施之前進行準備,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準備當中,這樣不但能夠充分的調動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二、語文閱讀教學中引入對話教學新模式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閱讀教學最本質的目的是實現作者和讀者的心靈對話,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可以和古人對話、可以和未來對話,那么為了實現對話的真實性,學生則需要自我構建出精神王國。那么在小學語文語文教學當中如果想要引入對話教學新模式,則需要做到下面幾點:
(一)教師應該認識到閱讀教學的關鍵點并不是文字,而是作者在文字當中流淌的情感及思想的表達;
(二)教師還應該在對話閱讀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營造出更為輕松化的閱讀環境,為學生設計更多的開放性問題,使得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能夠與文本進行更好的對話,比如教師在閱讀課文《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題目讓學生想象一下這篇課文想要說的是什么?同時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圓明園會毀滅?這樣學生就可以帶著這兩個開放性的問題去閱讀課文,然后教師在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和文本交流及對話,在閱讀中去尋求答案,并深刻的去理解文本的深意,進而促進學生對作者思想及情感的認識和掌握。
三、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升級訓練新教學模式
語文教學和訓練是分不開的,作為教師在操作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的將多媒體利用起來,做好訓練的引導工作,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展示出具體的訓練內容,然后依據訓練的題型進行個性化訓練設計,從而提升學生訓練的趣味性和直觀性。比如教師針對《少年閏土》開展訓練的時候,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展示出課堂訓練的內容,該環節共設計三個開放性的題目,首先第一個題目是搶答題,這時候題目在大屏幕上一出現,學生就會全部進入到狀態當中,瞬間整個課堂的氣氛就被點燃了起來。教師出示題目:假如閏土和魯迅在50歲的時候見面了,你能想象到他們見面是什么場景嗎?這時候學生就開始紛紛的舉手,給出了各種各樣的答案。教師依據答案進行點評,然后教師開始展示第二個問題,第三個問題,這兩個問題均是以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的,這樣學生和學生、學生和教師就能夠更好的在訓練中實現互動,也提升了語文課堂訓練的效果。
總結:
小學語文教學要想構建出全新的模式,則應該做到與時俱進,做到和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那么作為教師則可以主動的去構建利于交互的教學新模式、升級訓練新教學模式、對話教學新模式,從而使得小學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充分的發揮出來,使得語文學科的基礎作用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林陳娟.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開展[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5(9).
[2]王超.論新時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新模式[J].課程探索.2015(3):6-7.
[3]張偉.論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新模式的研究[J].學周刊.2015年第10期.173.
[4]吳英.所有的講都是思,所有的思都是詩—我看竇桂梅老師的“講”[J].江蘇教育研究.2009(3):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