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民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廣泛地進行“分組合作學習”,是使教學過程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的基礎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的個性探索與小組的合作探索有機結合,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主體性、創造精神、實踐能力及合作意識、交往品質等多方面素質的協調發展。
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首先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改變了教師的指導策略,把握好合作學習時機,提高了教學效果。
一、在新舊知識銜接時,進行合作學習
新知識大部分是從原有知識基礎上引申發展的。教師要精心設計復習,引言,做好鋪墊,但由于學生知識水平和認識能力差異,有的同學能很好地進行知識的正遷移,而有的同學卻感到很困難,有許多的疑問等待解答,這時,讓小組同學合作討論一番,說出各自的看法,相互啟發,發揮互補作用,達到共識的效果,多數學生都能順利將舊知識遷移到新知識。
二、在動手操作、探究問題時進行合作學習
教材中許多知識需要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操作來發現、探究總結規律。有時靠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依靠集體的力量共同完成。這時就要組織合作學習,集思廣益,挖掘集體潛能。例如:五年級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中“包裝磁帶”的探索活動。
三、對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內容開展合作學習
在學生不易理解時,組織討論,同學之間可以互相取長補短,再加上老師點撥,會使學生的思路茅塞頓開。
四、在課堂練習出現普遍性錯誤時,進行合作學習
課堂上,學生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是正常現象,只要善于抓住學生中普遍性的錯誤,引導學生思考、討論,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說明自己觀點,評議別人的看法,互相啟發,補充修正,就能使錯誤消滅在萌芽狀態中。如:五年級下冊教材《體積》這一單元“設計包裝箱”的問題。
五、解答“開放性”問題、自由創作時的合作學習
為促進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在教學中安排一些開放性問題。當學生給出五花八門的答案時,安排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展示出來,讓每個同學都從別的同學那里學到看待問題的另外一些角度,培養了學生全面考慮問題和善于從別人身上取長補短的好習慣。
其次,應該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1、學會獨學。
合作學習不能代替自主獨立學習,合作學習前一定要為學生提出明確的獨學要求,提供充分的時間。
2、學會傾聽、討論
在小組討論過程中,要求一人先說,其他人必須認真聽并且不能打斷別人的發言,要能聽出別人發言的重點,對別人的發言做出判斷,有自己的補充或獨到見解。學會討論
3、學會表達
在合作學習中,要求小組成員人人都說,而且要能大膽完整地說,要鼓勵禮貌用語。如對某一問題有不同看法時,起來補充或糾正時可以這樣說:“我對第X小組XXX同學的意見有補充或有不同看法。”
聽、說技能是合作學習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通過討論和探索形成的。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相互幫助,相互啟發,實現了學習互補,促進了學生的自主發展。
4、學會組織
提高小組內每個成員的學習效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組內的組織者,指導小組內進行組內分工(發言次序)、歸納組內意見、幫助別人評價等。
5、學會評價
合作學習活動中的評價不只是教師對學生評價,其中包括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對教師的評價等。教學中通過教師的范評引導學生互評,如讓學生傾聽他人發言后,用手勢表示對或錯,用準確流暢的語言評價,以增強評價的能力勇氣、提高了學生評價的水平。
六、教給學生合作的方法
學生只有合作意識是不夠的。因為在合作學習的初期,往往會出現混亂的局面,要么各執己見,爭執不休;要么盲目附和,不知補充或否定,使合作流于形式。這是缺乏合作技巧的表現。因此在新知識的探究過程中應有目的地訓練學生的合作技能,促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告訴學生注意傾聽他人的發言,有禮貌的闡述自己的觀點,不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與別人。指導好學生積極采取討論、舉例、引證、實驗、診斷、歸納、演繹等探究形式,有效地開展小組的合作性學習。合作學習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一定要給學生一些嘗試合作的時間另外,適當的完成一些小課題也是積累合作經驗、培養合作意識的有效方法。
七、布置合作任務時,要求清楚,任務明確
教師在布置要求時,應該明確小組合作的任務,而不是用一句“下面請同學們小組討論”來展開合作。教師對布置任務時所做的陳述目的有三個:(1)、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聽完要求再開始討論效果比較好;(2)、告訴學生他們將要學習什么,必須通過合作學習掌握什么;(3)、將新信息與學生已有知識經驗聯系起來,為學生盡快地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口提供必要的幫助。教師在陳述要求時,語言要做到精練,正確。比如在一節數學課中,教師出示了這樣一道題:“四(1)班50位同學去劃船,每條大船可以坐6人,租金10元,每條小船可以坐4人,租金8元,如果你是帶隊老師的,為了使用的錢最少,你準備怎樣租船?”教師布置的任務是:“請同學們以4人小組為單位,根據題意,列出盡量多的可能性,并找出最節省的一種租船方法。”這樣的表達簡潔清楚。學生明白自己接下來要做的是什么,各自分工列算式,然后組員一起討論哪種租船方法最經濟。這樣的小組合作目的明確,針對性強。真正體現了小組合作的優勢。
《新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的重要觀點,因此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是充分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