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杏
摘要:追求課堂的高效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而高效課堂是面向所有學生的課堂,是“老師講得好、學生學得好、學生有熱情、學生滿意”的課堂。現在新課改如火如荼,以“自主、合作、探究”為核心的課堂教學備受青睞。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如何在常規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的主動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一節課)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使學生獲得高效發展,我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營造氛圍,自主學習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學生只有在放松和諧、民主平等的環境中,才能思路開闊,主動參與學習。教師親切的笑容,適度的幽默,鼓勵性的語言,師生互動等,以及小游戲都有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激勵的語言、手勢的肯定,眼神的默許等手段,對學生的質疑給予充分的贊賞,這樣,學生就消除膽怯、自卑心理。要改變傳統的“權威”觀念,建立“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要充分注意學生的“差異”,讓“良師益友”的角色得到正真的實現。教師要把課堂“讓”給學生,讓他們自主參與課堂活動,在平等、民主的氛圍中樂于自主學習。例如:教學 “分數應用題”,我出示了這樣一道題目:“一個班學生人數不超過50人,其中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4/5,問這個班最多有多少個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我一說出題目,就有學生提出:“這道題未告訴具體人數,無法解答,是不是題目出錯了?”我對學生的質疑沒有直接給予答案,而是反問學生:“學生的人數應該是什么數?”學生回答:“學生人數應該是整數。”我再啟發:“那男生占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我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學生經過討論,很快得出結論:4+5=9,因此這個班的人數最多是45人,并很快求出班里有45人,男女生的人數。
二、鼓勵質疑,培養自信
質疑的過程是學生逐步掌握知識的過程,也是思維能力發展,自學能力提高的過程。因此教學時,教師應該抓住一個“巧”字,掌握一個“活”字,根據具體情況創設問題環境,使學生產生質疑的欲望。
例如:在教“按比例分配”時”一上課,我就談話引入新課:“春天來了,學校要植200棵松樹,準備分給六年級和五年級兩個班來植,你們看怎么分?”學生聽完題,紛紛議論起來,交流后基本上同意兩個班各分100棵。這時我說“要按各班的人數的多少來分。六年級有45人,五年級有55人。”這時,有學生提議人多的多分幾棵。我及時抓住時機:“對,人多的要多分,人少的要少分,那么有沒有一定的依據呢?今天我們要學的“按比例分配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們都想急于知道這個依據,于是,帶著對知識的渴求,在教師的引領下進入對新知識的探究過程。
三、精心設問,吸引學生
數學是以課堂思維為主的,要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去探索,進行的是有意義的思維訓練。在設計問題時不要出現下列情況:教師設計好每一個細節問題,學生順著教師解題思路解答;有的還是一問一答,還有的是教師說上句,學生說下句……這些設計都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更不利于學生的創新。那么在講解新的數學概念時,教師盡可能地從實際中引出問題,使學生了解這些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又應用于生活實際,從而認識到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同時,教師也應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自己從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中提煉出數學問題,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實際問題。打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把學生帶入富有現實意義的生活情景中。
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的課堂上,把學生分成6人一組,并用自己準備好的畫圓工具,一個圖釘,一條細繩,一支鉛筆頭,讓學生自己想辦法畫圓。由于用這套工具畫圓看似簡單但真正畫起來一個人還難以完成,就必須合作操作。稍有不慎,就難以畫出一個理想的圓。正是因為在反復克服困難中才好不容易畫出一個圓,它便增加了吸引力從而深刻體會到畫圓的各個要素的作用。因此學生在學習半徑、直徑的特點,以及圓心、半徑的作用時,學生就有感而發,有話可說,表現地異常積極。這樣的課堂學生才是一種享受,才能實現和諧與高效。
四、授之以漁,實現雙贏
對于小學生來講,最重要的是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發現、學會創造,掌握一套適應自己的學習方法,做到在任何時候學習任何一種知識時都能“處處無師勝有師”。為此,教師有必要更新觀念,研究數學的智慧,分析數學的方法,使學生去思考、去發現、去應用、去創造數學知識。
數學教學的關鍵不在改變數學知識本身,而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觀,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自覺學習與自覺鉆研數學的習慣,學生將終生受益。教師要不斷地將學習數學方法化納入到學生的認知結構中,讓學生明白“授人以漁”的道理。數學滲透于生活各個方面,其知識和技能將成為人們不斷發展、生存的“通行證”。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創設用數學知識的條件給學生以實際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新學知識的鞏固,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教學“統計”時,讓學生統計全校各班的人數和男女生人數,制成統計表和統計圖等,以達到對所學知識的進一步理解和鞏固,同時也是對高效課堂的有效驗證。
教學實踐證明,只有真正實現了高效的課堂教學,學生才會受益,才會實現師生雙贏,學生對于學習數學,才會樂學、好學、自主地學、創造性地學,才會為他們今后能成為創新性人才奠定基礎。總之,高效課堂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及高效性,我們必須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