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榮
摘要:在物理教學時,教師設置問題需要與實際教學內容相結合,從而可以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加深記憶,培養學生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高中物理;教學
問題教學法屬于探索性教學法,在一整節的高中物理課程中,運用問題教學法開展教學工作,可以通過幾個問題來貫穿一整節課程,并且減少了高中物理的無聊和枯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興趣,對活躍課堂氣氛而言,也具有較大的積極意義。但是,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還是應該遵循一定的方式方法,不僅要照顧到學生的思維模式以及思考方法,還應該從原來的教學手段中逐步過渡,不要造成太大的偏差,否則會影響高中物理的后續教學。
一、高中物理新教材對探究活動的安排研究
高中物理新教材十分注重學生的認知規律,教材的章節安排具有很強的邏輯性,也安排了多樣的探究活動以供選擇。教材中的教學內容都以生活實際為編寫依據,令學生感知物理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時注重讓學生將基礎知識運用到實際中來解決相關的物理問題的能力。而且,教材中在科學探究活動的比重有所增加,刻意將過去的驗證性質的實驗更改為探究性質的實驗,幫助學生在實際探究的過程中,掌握物理的本質。此外,教材中也設置了各種欄目,讓學生以實地調查、課堂討論、實際操作等方式參與到探究活動中,如“交流合作”“思考與討論”、“實驗”、“科學足跡”、“大家做”等欄目,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思考和探究的空間,其中交流與合作的比重最大。
二、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一)與實際教學內容相結合設置問題
教師平時可以多收集一些比較有趣的素材作為教學內容,并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設置合理的問題,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通過教師所設置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取相關的知識,還可以促進學生積極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以“生活中的靜電現象”為例,教師在設置問題時,可以讓學生觀察生活中所出現的靜電現象,然后在提出問題后,讓學生通過之前所設置的問題進行親身實驗,如:在寒冷的冬季,我們睡覺脫衣服的時候,有時會聽到噼里啪啦的聲音,或者手觸碰到其他人身上某個部位或頭發時,產生一種猶如“觸電”的感覺,這些都是摩擦所產生的靜電現象。教師在設計這些問題時,需要與實際生活相聯系,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理解生活中的現象,還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提出具有一定價值性的問題,激發學生對問題的探究性
運用問題教學法于課堂中時,教師提出的問題在立足教材的基礎上,還需高于教材,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值得學生去思考,激發學生的探究心理。教師提出問題的質量直接決定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提出具有價值、具有延伸性、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才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給予學生成功的感覺。提出質量高的問題教師必須注意兩點問題:(1)充分了解本班學生的物理基礎。學生作為教師教學的主體,教師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是為學生學習服務的,在運用問題教學法時需要堅持“以學定教”的原則,充分了解本班學生物理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把握學生的學習規律、從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才能提出符合本班學生探究的物理問題,進而積極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與分析,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找到問題的答案,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識,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2)深入研究學生學習所用的物理教材。教材作為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源泉,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材內容講授之前必須要精讀教材,在掌握教材各章節內容的基礎上還要把握好教材各章節之間的聯系。只有這樣,教師才能依據教材內容提出合適的問題。也才能夠整合教學資源,把物理知識同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充分做好以上兩點,教師提出的問題才會發揮其真正的價值,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
(三)把握好問題提問的時機
在進行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準確把握問題提問的時機,一定要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提問,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生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才能發揮問題的最大價值。根據以往的教學研究及教學實踐,問題的提問可以在以下幾個階段進行:課堂導入階段進行提問,可以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師依據本節課程的重點難點及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教學過程中把握好時機對學生進行問題提問,問題的難易度據本班學生學習情況而定。問題的提出可以激起學生的思考行為,進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中的抽象概念以及物理規律;在本節課程小節時提出問題,有助于學生把握本節重難點,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拓展知識的深度和廣度。
(四)多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在課堂上設置問題,還應該積極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學生的提問在問題教學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創設提問環境,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讓學生在學習時可以自己思考并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積極主動探索問題和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學習的興趣。在教學時,教師應過多關注學生所提出的問題。例如,在學習“機械守恒定律”時,教師應多鼓勵學生提出自己心中的疑問,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教師可以一邊引導學生,一邊向學生提出問題:機械運動中的能量都去哪里了?能量是如何轉換的?等等。再如,學習“光的折射”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指定一個組長,讓組長帶領各組組員進行自主探索,讓他們在親身體驗中感受光折射的基本原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旁邊引導學生,讓學生發現光的折射現象,如錯位現象、放大縮小現象。
從現有的教學效果來看,問題教學法的實施,能夠幫助教學水平的提升,對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突擊訓練而言,都具有較大的積極意義。在今后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推行問題教學法,同時與學生開展廣泛的交流,充分了解學生的思維模式和學習模式,以此來制定針對性的問題教學法實施策略。
參考文獻:
[1]康福玉.淺談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中旬),2015(4):39
[2]李傳華.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