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喜滿
一個老師教學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在于能否培養起學生對該學科的興趣,并使之長久地保持下去。魏書生老師曾經說過:“學習興趣與學習方法,學習效果相聯系,互為條件,互為因果。”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只有對某事物感興趣,才能去思考,研究該事物。”由此可見,學習興趣的培養是多么重要。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一些方面來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一、進行學習目的教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
由于教學在日常生活,生產實踐和科學研究中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教學實際,創設機會,讓學生投入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使他們在獲得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親自體驗到數學的廣泛用途,認識其價值,使學生感到學好數學知識與生產和生活及未來的國家建設,乃至中華科技的振興有著實際意義,發展了間接興趣。又如,進行數學史教育,以中外數學名人事跡,我國在數學發展史的重大貢獻等給學生的啟迪,從而端正學生的學習目的,強烈地激發學習興趣。
二、抓住直觀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數學興趣
由于學生掌握抽象問題比較困難,還需要直觀和具體的材料來維持。由于受到既熟悉又從不熟悉的角度研究的事物的吸引,便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學“一列火車全長250米,以每秒鐘20米的速度通過一個山洞,從火車頭進洞到火車完全出洞共用50秒鐘,求這個山洞共有多少米?”這道習題時,由于此題的已知條件比較復雜,數量關系不太明顯,作為小學生解這類題具有一定困難的。因此,我在教學時,用課件做模擬演示。在老師演示之后,學生非常容易地找到了解題的“竅門”,激發了學習興趣。原來火車頭過山洞所行的路程20×50米為山洞長+火車長。從而求得山洞長為20×50-250=750(米),學生通過操作,把抽象隱蔽的數量關系轉為直觀形象的演示,學生就容易弄清算法算理。
再如,教學加減混合運算時,我設計了活動幻燈片3+2-1,首先在魚缸里放3條紅金魚,又放2條黑金魚,之后又撈出一條;4-1+2,圖片上有4只鴿子,拖片拉走一只,然后再用拖片拖出2只。這樣,通過活動的直觀演示,觀察,學生在興趣中使知識得到了完善,并在知識的形成過程中,抽象思維也得到了發展。
三、通過趣味性問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
教育心理學家皮亞杰說,所有能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簡單地說,能力依賴于興趣,可見興趣對智力的開發是重中之重。認識到興趣對數學過程中的重要性。我在講授數學知識時,盡最大努力創設興趣情境。比如:在講授混合運算時,我沒有死板地出復習題,再講例題,而是向學生們說:“今天我出幾道‘怪題,請同學們用以前學過的知識,以最快的速度,正確地計算出來。”學生聽說是“怪”題頓生興趣,急想見題。這時我打開投影儀,屏幕上出現120-45+200÷50=71, 有的說,這道題得數不對,有的說得數對,說對的,和說不對的爭執不下。這時我說:“此題對與不對,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證據。”當學生們把自己的“證據”拿出后(有的學生和屏幕上的得數一樣,有的不一樣),我說:“為什么有的同學計算得數不一樣呢?這就是‘怪處所在。下面結合習題把‘怪字解開。”這時板書100-(32+540÷18)結合習題的講解,學生們認識到了自己剛才算錯的原因是沒有用好括號,并在情緒上產生了一種不認輸的爭強心理。為了發展這種興趣的引疑效力,鞏固和拓寬所學的知識,我因勢利導,叫學生分成幾組,互相出混合運算題(可以出些錯題),通過互相出題使學生的興趣產生飛躍,激發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達到對知識理解消化的目的。以此構建了課堂上學生興趣橫生,教師答難解疑,學生思維不斷升華,教師不斷開鑿知識通道的活潑向上的氛圍。
四、關心學生,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
生活上關心體貼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有的小學生由于各種原因,家人對其照顧不夠,這些學生特別需要教師的愛,以師生的感情,誘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從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但是,有些學生學習數學很吃力。教師要及時幫助這部分學生彌補數學知識上的缺陷,課外不僅進行必要的輔導,而且還要注重課內的輔導。當這些學生學習沒有興趣,灰心喪氣時,為了消除他們的自卑感,激發學習興趣,教師要在教學中盡量尋找他們的點滴進步,并及時表揚、鼓勵,從而激發上進心,努力學習。
五、提高教學藝術,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老師要不斷學習,探求更高、更新的知識,才能不斷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也就是我們常講的與時俱進。同時老師還應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利用更好的教學設備和手段來提高教學藝術。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例如,現代課堂教學中引進的多媒體教學,更加形象、動感,學生學習興趣更濃,這樣教學效果會更好些。如教學《圓的周長》,教師先出示電腦課件,把這個圓沿著直徑來切,平均分成16份,拼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如果再繼續分下去,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就會越小,拼成的圖形就會越接近于長方形。雖然它們的形狀發生了變化,但是它們的面積不變。然后讓學生觀察討論轉化后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有什么關系。最后得出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的周長的一半,寬相當于圓的半徑。因為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所以圓的面積等于周長的一半乘半徑。所以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就是:S=πr2 。讓學生在輕松愉悅中掌握了圓的周長的計算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應該從多方面入手,多留心學生的喜好,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換位思考。學生到底需要什么?喜歡什么?怎樣做才讓他們有興趣學,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真正地把學生看成是“學習的主人”,而不是被動接受者,一切都要為學生學習創造一個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喚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創造性,讓學生樂學、愛學,讓學生真正的喜歡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