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伍嘉華 葉建誠 呂佳敏 陳凌峰 李嘉欣

文章以靈眸公益2016-2017年度的驗光數據為依托,運用數據分析的方法對廣州大學城的大學生的視力現狀進行分析。研究發現相較男生,女生更容易患屈光不正;目前廣州大學城大學生的屈光不正發生率高達93.7%,即每100個人中有93個人有視力問題,且這個數據呈逐年上升趨勢;在已發現的散光患者中97%以上的人同時患有近視,可見近視有很大幾率致人患上散光。
幾十年來,我國近視與高度近視發生率持續上升,問題還在繼續惡化。如上海市中學生近視患病率從1975年的20%飆升至2004年的62%。大學生中高度近視率也在一路走高,2012年的調查顯示,每5名大學生中就有1人是高度近視。近視不僅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學習和求職等,給自己和家庭等帶來了諸多不便,也關系到了整個民族的素質,關注學生視力問題已經刻不容緩。當然,這一切并不僅僅是因為學業壓力大造成的,其外還有許多因素。鑒于此,我們先以廣州大學城的大學生為實驗點,對我國大學生目前的視力狀況進行研究,以此為基點方便切入更低齡的青少年群體。
文獻綜述
國內外研究情況。通過查閱近幾年國內外的相關文獻我們了解到,近視眼是目前全球發生率最高的屈光不正,美國25%以上的成年人患有近視眼,在亞洲部分國家和地區特定人群近視眼發生率高達70%。目前兒童和青少年近視不僅發病年齡提前,發生率增高,且發生后呈進展趨勢,已經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近視眼的防治列入全球防盲計劃。
屈光不正是中國青少年普遍存在的疾病,自二十一世紀以來屈光不正的檢出率不斷上升,并出現低齡化傾向。依據國家統計局一項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學生視力相對低下的現狀令人擔憂。小學生近視比例為35%~60%,初中生68%,重點高中生為92%左右,在校大學生視力合格者更少。全國大學生視力狀況每況愈下,成為影響大學生體質健康的突出問題。
研究思路與論文結構。為了解在校大學生視力低下情況及影響因素,我們梳理了獲取數據的來源。由于以往的研究過程都很難獲取到具體、真實有效的視力數據,有鑒于此,我們和相關企業合作在廣州大學城開展驗光活動,以獲取所需的視力數據,從各個角度綜合探究研究大學生近視的根因,針對性地給出保護視力的辦法,防止其視力進一步惡化。同時研究建立數據模型,為其提供大數據分析及預測。
具體研究結構共五童,安排如下:第一章是文章的引言,包括選題的背景和意義以及目的所在;第二章,通過研究相關文獻來梳理近些年來國內外在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并闡述本文的研究結構以及創新的研究方法;第三章,闡述我們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將數據價值最大化;第四章,通過描述性統計對我們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科學分析,并綜合調查問卷進行分析;第五童進行總結和討論,對研究結果高度概括,并對對本文的核心觀點的簡要總結,闡明本文局限性。
研究設計與數據處理
研究思路。第一步:通免費驗光及大學城內的合作眼鏡店等方式收集驗光數據。第二步:通過數據分析這一方法整理驗光數據,得出結論。
研究方法。對比分析法:通過對比其他文獻當中的數據,得到一個更準確的結論;數據分析法:分析我們通過驗光獲得的數據,橫向縱向多角度來進行分析,讓數據說話。
研究結果
我們用了近一年的時間收集了15894條驗光數據,其總量占廣州大學城的學生數的十分之一。其中男同學:7091名,占總人數的44.6%;女同學8803名,占總人數的45.4%。
屈光不正率。經過數據篩選,不近視不散光的人僅有1002人,占總人數的6.3%。
數據表明當前廣州大學城大學生的屈光不正率高達93.7%。
近視率。數據表明,其中完全不近視的學生(即左右眼視力均正常)為1995人,占總人數的12.6%,即廣州大學城大學生近視率高達87.4%。
總體數據(以右眼為例):輕度近視(0-300°)的學生為5309人,占總人數的33.4%;中度近視(300°-600°)的學生為6482,占總人數的40.8%;重度近視(600°及以上)的學生1603人,占總人數的10.1%,其中中度近視及以上的學生已經占了總人數的一半。
從表1我們不難看出女同學的近視率在各個程度都高于男同學。
散光率。右眼患有散光的同學共2190人,其中完全不近視的僅有62人,占2.8%;左眼患有散光的共2265人,其中完全不近視的僅56人,占2.4%,表明近視的同學往往同時患有散光。
結論
結論。一、由小及大,廣州大學城大學生屈光不正發生率已高達93.7%,解決青少年的視力問題刻不容緩。二、近視與散光之間是互相影響的關系,患有中、重度近視的人往往有散光,患有散光的學生基本都患有近視。三、女同學的屈光不正發生率高于男生。
討論。綜合論述,不難發現大學生屈光不正已成為普遍現象,這個比例有逐年遞增的趨勢。但本文所作的樣本來源為廣州大學城學生,具有一定得地域局限性,無法代表當今大學生的整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