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潔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勇于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高校大學生黨員是未來干部的“后備軍”,是國家各行業的“儲備軍”。大學生黨員在未來進入工作崗位之后,對于社會的發展將起著彌足輕重的作用。大學生黨員是否具備良好的思想素質、廉政修養,對他們將來能否挑起大梁、勝任工作崗位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加強高校大學生黨員的廉政教育對于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廉政建設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盡管當前各高校對于大學生黨員廉政教育高度重視和關注,并且采取了豐富多樣的形式開展廉政教育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大學生黨員的廉政意識,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作為學生黨支部書記,在支部日常的工作開展中,我們發現學生黨員的廉政教育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高校大學生黨員廉政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通過對西南政法大學的學生黨支部書記、學生黨員進行走訪和問卷調查,我們發現目前高校大學生黨員的廉政教育還存在以下問題。
1.高校尚未形成大學生黨員群體的廉政教育長效機制。由于當前高校各職能和管理部門參與到學生黨員廉政教育活動的程度不夠高,學生黨員的廉政教育受眾面不夠廣,因此我們還需要從制度上進一步構建大學生黨員廉政教育的長效機制。一是高校黨支部以及黨小組還未健全開展大學生黨員廉政教育的學習制度。即便是在大學生黨員中開展廉政教育的活動,其形式、時間、內容、效果有時也難以得到保證,影響了廉政教育的效果。二是學生黨員廉政教育缺乏相關書籍。就目前看來,針對各地中小學生的廉政教育讀本已基本形成氣候,但高校學生黨員的廉政教育書籍卻還處于探索階段。最后,高校尚未建立大學生黨員廉政教育智能評估系統,從而難以準確的、科學的判定大學生黨員的廉政教育成果。廉政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難以用既定的量化的標準進行評估。因此,當前還缺乏一種具體量化的評估系統來衡量大學生黨員的廉政教育效果。
2.高校對學生黨員的廉政教育不夠重視、形式缺乏多樣性。第一,有部分教師認為高校廉政教育的對象主要是各級干部和教師,對大學生黨員的廉政教育不夠重視,甚至認為可有可無。由于在思想上未受到重視,因此大學生黨員的廉政教育還缺乏系統性科學性的管理。第二,大學生黨員廉政教育活動形式缺乏多樣性。當前高校的廉政教育形式還是以灌輸為主,形式缺乏多樣性,教育方式相對簡單。學生黨員的廉政教育在進書本、進頭腦、進日常教育等方面還有待加強,部分學生黨員對廉政教育缺乏興趣,認為事不關己,難以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3部分大學生黨員自身廉政意識還相對欠缺。通過走訪調查,我們不難發現當前大學生黨員關注國家大政方針,關心時事政治,關注社會民生問題,他們對社會中的腐敗現象深惡痛絕。但是,學生黨員對于發生在身邊的不正之風和不良現象卻比較淡漠,主要表現在:部分學生的入黨動機存在功利化、利益化;部分學生黨員在畢業求職階段“拉關系、走后門”;部分學生黨員廉政意識不強,對腐敗現象的認識不夠深入全面。
4.社會腐敗現象對高校廉政教育的沖擊。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全面從嚴治黨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我們不可否認,在某些單位、某些部門腐敗現象還時有發生,特別是中高層領導干部的違法犯罪案件,更是令在校大學生觸目驚心。這些窩案、串案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黨的清正廉潔形象。這些社會上腐敗現象的發生,沖擊著大學生黨員的廉政教育,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校大學生黨員廉政教育的效果。
二、高校大學生黨員加強廉政教育的路徑探索
通過以上關于大學生黨員的廉政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我們必須探索出一條有利于高校大學生黨員加強廉政教育的有效路徑。
1.長效機制的建立是重要保障。首先,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體系應該包含學生黨員廉政教育工作,整體體系應該是:黨委領導、紀委指導,教學部門為依靠、學生部門為載體、各黨支部具體參與實施。廉政教育內容要根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頂層設計,統一規劃,分步落實。
其次,依據黨員的群體特征和地區特色,加快廉政教育進教材、進頭腦的推進機制。將高校學生黨員的廉政教育與高校地方特色、學生專業特色相結合,因材施教,積極撰寫符合當地學生群體的廉政讀本,并在黨員的“三會一課”中融入廉政教育內容,從而使學生黨員形成正確的廉政觀和事業觀。我校黨支部可充分結合重慶地區紅巖文化加強大學生黨員廉政教育,如組織學生黨員參觀歌樂山烈士陵園、渣滓洞、白公館,學習革命先烈的忠貞事跡。
最后,我們還可構建大學生黨員廉政教育智能評估系統,對黨員的廉政教育效果進行檢測,從形式、效果、內容等方面進行評估,從而科學的、準確的判定學生黨員的廉政教育效果。
2.入黨積極分子的廉政教育是前提。我們選拔出的學生黨員應該是學生群體中工作方面和學習方面的佼佼者。因此,在學生還是入黨積極分子階段,我們就應當加強學生的廉政教育,對大學生入黨形成更嚴格的標準。首先,學生黨員發展更加制度化、規范化。各高校可根據中共中央組織部的《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的具體要求,根據各高校、各學院實際情況制訂適合本校、本學院的《黨員發展細則》,并可適當增加對于學生廉政觀的考核內容。同時,加大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廉政教育,如西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在入黨積極分子中開展廉政教育專題講座,組織學生參觀廉政教育基地,組織入黨積極分子參加黨員理論學習論壇,組織廉政征文比賽等,潛移默化影響入黨積極分子的廉政觀,從而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3.強化學生黨支部專題教育是主體。十九大報告是習總書記首次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報告中明確界定了黨支部的職責任務:“黨支部要擔負好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這同樣是對高校學生黨支部的明確要求,要嚴格落實支部對黨員的教育管理監督的作用,以“三會一課”、 “兩學一做”等基本制度為依托和載體,通過黨員互提意見達到咬耳扯袖、臉紅出汗的效果,從而真正實現黨支部自我教育、自我凈化、自我提升的作用。
作為高校黨建最小單位的學生黨支部,在學生黨員的廉政教育中卻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黨支部組織生活是實現黨員理論學習與廉政教育相融合的最好平臺,形式多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黨員設身處地體會到腐敗的危害性以及廉政工作的重要性,例如圍繞社會熱點事件和身邊人物進行專題辯論、開展詩歌朗誦、舞臺劇表演等新興形式的廉政主題藝術創作。特別是要充分發揮學校優秀校友和杰出教師的模范帶頭作用,如可邀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西南政法大學78級周強校友、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法律講堂》主講專家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龍大軒教授為學生進行廉政教育宣講。本校校友和教師的事跡可以更好的激勵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從而將廉政教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4.黨員服務群眾是廉政教育的平臺。十九大再一次強調了黨支部的一項重要任務: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黨支部是聯系和服務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黨在群眾中的面耳手足。高校學生黨員既是學生,也是黨員,因此服務群眾的任務同樣也是大學生黨員的任務和職責。黨員服務群眾的平臺同樣也是對大學生黨員進行廉政教育的平臺,所以學生黨員應該走出校園、走進社會、服務社會,通過學生黨員的社會調研、志愿者活動、公益服務等活動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知法守法觀念和職業道德素養。高校黨支部可采取將學生黨員的志愿者服務時長作為黨員民主評議考核指標之一,通過在志愿者服務的過程中,體驗各行各業的廉政關系,切身體會廉政思想在職業生涯中的重要作用。
5.高校、家庭、社會形成整體合力是關鍵。大學生黨員的廉政教育是一項持久而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高校、家庭、社會共同參與,并形成整體合力。整個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努力是不可或缺的,高校作為學生黨員的主要教育場地在發揮其主要作用的同時,實現廉政教育與家庭、社會的銜接也尤為重要,特別是家風引導和社會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的影響,才能更好的完善學生黨員的廉政教育,實現教育體系的延伸、補充和拓展。
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設,需要家庭廉政文化、社區廉政文化以及企事業單位廉政文化的共同支持。全社會樹立反對特權,反對腐敗,崇尚廉政的大環境,能有效增強反腐倡廉的責任感,尤其是自媒體時代,要強化互聯網對清正廉潔的正面典型宣傳,高校各類刊物也應該相應地開設廉政教育欄目。同時,作為廉政工作的一線部門的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人民檢察院、司法局等單位,應該多走進校園,聯合起來形成協作機制,對學生黨員的廉政教育工作進行幫助指導,共同推進學生黨員的廉政教育工作。
高校學生黨員的廉政教育,就是要通過系統、全面的教育,讓黨員在學校就形成以公正廉潔、從政為民的事業觀和廉政觀。大學生黨員作為新時代黨的任務實現的踐行者,是黨的興衰關鍵,其廉政與否將產生巨大的社會效應。因此,高校大學生黨員廉政建設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應該引起各高校乃至整個社會的密切關注,同時共同探索更為行之有效的方法來更好的完善學生黨員的廉政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