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森
摘 要“做學教合一”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同當前我國職業教育要求密切聯系、高度契合,又具有明顯的教學優勢及適用范圍。在對其核心內涵及優越性進行邏輯梳理及理論辨析的基礎上,選取了財會類專業主干課程《會計綜合實訓》進行“做學教合一”教學模式的探索實踐。選取真實項目創設具體情景,針對每一個項目明確“學生做”目標、“學生學”目標、“教師教”目標,明確學生操作和教師指導的具體操作規范,取得了成功經驗。
關鍵詞:會計綜合實訓 “做學教合一” 高職院校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2(c)-0153-02
1 “做學教合一”教育理念的核心內涵
陶行知先生同時代的徐德春先生繼承和發揚了陶行知先生的思想,他將陶行知的理念進行整理并加入自己的思考,升華提升出了“做學教合一”的教學思想,寫成《做學教合一概論》一文,發表于《中華教育界》(1929年第5號),后又以此為藍本寫成《做學教ABC》一書,成為世界書局著名的“ABC叢書”之一[1]。該教學思想及教學模式的核心內涵是強調實踐第一,即所謂“行是知之始”。這種強調感性認識、強調學生動手操做,對于當代職業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 “做學教合一”教學理念與現代職業教育的契合
當前,正值國家教育事業“十三五”規劃發展開局之年[2],高職教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面臨大好的發展機遇。
2000年《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指出,高職高專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實踐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并在教學計劃中占有較大比重;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
3 “做學教合一”教學模式在《會計綜合實訓》課程中的實踐及探索
《會計綜合實訓》課程是會計學、財務管理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其先修課程包括基礎會計、初級會計實務、財務管理、成本會計實務等課程。
3.1 選取真實項目,創設具體情景
以真實企業的實際業務為原形,采取項目化教學法,創設企業面對的具體業務的真實情景,實際進行業務單據處理、記賬憑證編制和審核、結賬、會計報表編制和財務分析一個完整的會計工作循環。具體設置了6個工作情景,包括企業認知、初始建賬、日常重要經營業務處理、成本核算、期末結賬、會計報表與納稅申報,又細分成30個具體子情境。下面以宏泰電子有限責任公司日常重要經營業務處理項目為例,說明整體情景、子項目、具體情景的組織與設計。
(1)項目:宏泰電子有限責任公司日常重要經濟業務的核算。
(2)整體情景:12月1日上午9:00,總經理李明強召開各部門負責人參加的本月經營計劃工作會,要求銷售部門首先拿出12月份的銷售計劃,然后生產部門和采購部門根據銷售計劃制定生產計劃和采購計劃,財務部門編制本月的財務預算。本公司經過一個月的采購、銷售、生產,本月發生了以下經濟業務,需要財務部門按照最新《企業會計準則》及公司財務制度進行規范化核算并處理。
(3)六個子項目。
①融資、費用報銷和繳納稅款。分為7個具體情境:銀行借款業務核算、報銷費用核算、股權融資業務核算、繳納上月未交稅款核算、購買辦公用品核算、報銷差旅費核算、報銷業務招待費核算。②存貨與固定資產采購、一般銷售。分為4個具體情境:固定資產采購及安裝核算、現銷業務核算、現購業務核算、賒購業務核算。③收發原材料、無形資產購進。分為4個具體情境:固定資產采購及安裝核算、現銷業務核算、現購業務核算、賒購業務核算。④采購與付款、銷售與收款。分為4個具體情境:現銷業務(收到銀行匯票)核算、賒銷業務(辦理委托收款)核算、賒銷業務(收到商業匯票)核算、采購業務(單到貨未到)核算。⑤預付貨款采購與采購退回、核銷壞賬。分為4個具體情境:現購業務核算、采購業務核算、采購退貨業務核算、核銷壞賬業務核算。⑥收發產成品、對外捐款。分為7個具體情境:發出存貨核算、收入存貨核算、對外捐款業務核算。
3.2 明確學生操作和教師指導的具體目標
針對每一個項目明確“學生做”的目標、“學生學”的目標、“教師教”的目標。下面以融資、費用報銷和繳納稅款項目為例進行說明。
“學生做”的目標為:以獨立或小組內討論的方式,填制和審核銀行借款、股權融資、繳納上月未交稅款及日常費用業務有關的原始憑證;根據有關原始憑證,正確運用會計科目填制記賬憑證;正確登記與銀行借款、股權融資、繳納上月未交稅款及日常費用業務有關的總賬及其明細賬;計算和結轉有關總賬及其明細賬期末余額,作到賬賬相符、賬證相符。
“學生學”的目標為:借助線上線下各種現代化的學習手段,有針對性的學習、復習銀行存款的賬務處理方法;銀行存款的核對方法;交易性金融資產取得時、取得股利和利息時、交易性金融資產期末計量、處置時進行賬務處理;對持有至到期投資業務的賬務處理;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法和權益法;長期股權投資減值的業務處理。
“教師教”的目標為:在學生邊做邊學的過程中,針對股權融資、繳納上月未交稅款及日常費用業務中實際遇到的困難或可能遇到難點,有針對性的教。采用線上線下多種現代教學手段,采用啟發式、講練結合等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思考、練習,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
3.3 “做學教”課程的考核與評價
《會計綜合實訓》課程考核原則區別與一般理論化課程的考核,側重于考核學生運用已掌握的財務會計理論與方法,實際“動手做”完成本公司一個月份財務會計工作的能力,以實現“做學教”一體化的最終目的。
3.4 “做學教合一”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
《會計綜合實訓》課程在專業建設和課程改革進程中扮演了領頭羊、試驗田角色,體現了高職教育教學改革方向,達到了預期效果。
(1)教學目標更加明確,教學內容更容易掌握。
采用“教學做合一”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學生做”的目標、“學生學”的目標、“教師教”的目標非常明確,不存在“大而泛”、“泛而空”的問題,教學目標明確就能夠集中學生和教師的注意力,做到“有的放矢”。學生的“動手做”體現了學生主體性,激發和增強了學生學習熱情,教學內容由枯燥變為有趣,學生更容易掌握。
(2)夯實了專業技能,提高了職業競爭力。
“做學教合一”的最大優勢就是把學生引領到真實的工作環境,置身于具體的職業崗位,用所學理論解決工作中具體問題,適時穿插學習新知識、鞏固老知識,進而培養學生職業判斷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職業素養。每名同學根據專業方向及興趣愛好,至少取得一種職業資格證書。
(3)課程改革成功與學校的招生就業形成良性互動課改的成功促進了學生培養質量的提高,直接促進了招生工作與就業工作的健康有序發展。我院會計專業、財務管理專業、稅務專業近5年的新生報到率為89.71% ,實際就業率達到91%,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參考文獻
[1] 石娟.從“教學做合一”到“做學教合一”徐德春的教育理論及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11(33):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