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旭
互聯網迅速發展,很多大學生進行了網絡越軌行為,嚴重影響了網絡秩序,歪曲了網絡價值觀,侵害了網絡行為主體的權益。其存在的原因包括網絡場所的特殊性,網絡社會客觀環境因素,還有大學生自身因素。我們可以采取的預防與控制措施有外在控制,利用法律手段進行管控,提高網絡管控技術,加強學校教育;加強大學生的內源建設;社會干預,優勢視角,個案輔導,建立互助小組,社區輔助。
一.研究背景
當前,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和不斷普及,很多學校實現了信息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成為了網控,部分人網絡成癮。每天的生活伴隨著網絡開始,伴隨著網絡結束。
網絡對大學生的生活造成了多方面的影響。它能使大學生增長見識,增加知識,增多與社會各界的交往。但同時也干擾了大學生的正常生活,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出現了網絡越軌行為。有不少大學生流連于網絡游戲,利用網絡聊天交友,訪問各種不健康的低俗的網站,從網絡上剽竊、抄襲別人的文章、成果,充當網絡水軍,追捧、攻擊、甚至誹謗各類明星,制造或者傳播各種不實信息,變身黑客,惡意攻擊別人的電腦或網絡,尤其是各種涉黃“網絡直播”和“網紅”現象層出不窮。
二.大學生網絡越軌的含義、特點、表現形式和危害
(一)含義及特點
大學生網絡越軌行為是指在網絡上產生的或者在網絡背景下發生的大學生違背群體規范和道德準則的行為。它具有以下特征:
隱蔽性。網絡上的活動是虛擬的,大學生在網上進行活動,下發指令,收發電子數據信息,這些行為都可以在虛擬模式下并匿名進行。在網上人們的性別、年齡、職業都可以淡化,大家只在意交流的內容,不在乎交流對象的身份,使網絡變得神秘而隱蔽。這時候,有些用心不良的人就會在網上編造虛假信息,散布謠言,攻擊他人。
廣泛性。網絡的快速發展,在我們國家,尤其是在高校普及了網絡,很多大學生每天瀏覽網絡,甚至部分人沉迷于網絡。網絡活動中,每個人可以自由的發布信息,也可以自由的接收信息,網民之間相互參與,相互交叉“傳染”。
快速傳播性。在網上,我們只需要動動手點擊鼠標,就能夠下發指令,瞬間就能完成信息的收集或者傳播。現在數據信息傳輸的媒介主要是光線和空氣,光線在一秒時間里能夠傳輸數萬億比特的信息,一根細如發絲的光線,用一秒時間,就能夠傳輸一份百年報紙數百年來所刊載的所有信息內容。這種驚人的傳播速度能使大學生網絡越軌行為迅速復制、衍生。
特殊的場域。雖然網絡活動是在虛擬化的網上發生的,但是網絡活動本身不是虛擬的,它與現實的社會存在緊密的聯系。大學生在網絡上的越軌行為就是使用網絡平臺,把現實社會的越軌行為搬到了網絡上來,而且因為網絡的特殊性,其表現形式更加紛繁復雜。
(二)大學牛網絡越軌的主要表現
大學生網絡越軌行為,可以按照輕重程度分為三級:
1.重度越軌:網絡犯罪。網絡犯罪的主要表現有:網絡詐騙,網絡竊取,非法攻擊他人計算機,編寫、傳播計算機病毒,捏造虛假事件,在各種社交網站上散布不實信息,對他人進行誹謗,引起社會動亂。這些行為情節嚴重,性質惡劣,社會危害性較大。
2、中度越軌:網絡違德。網絡違德是指在上網時不顧道德限制,隨意瀏覽不良網站,違背了道德,應該被譴責的行為。網絡違德行為包括網絡色情(通過網絡散布色情信息、觀看色情視頻、音頻,閱讀色情文字等)、網絡性交流,在網上使用粗俗語言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網絡抄襲,非法接觸他人文本資料等。網絡違德有較大的社會不良影響,社會危害性比較嚴重。
3.輕度越軌:網絡偏離。網絡偏離是指上網時干擾別人,在網上編造傳播不實信息,或者對網絡過于沉迷。網絡偏離行為主要包括在微博上隨意發表歪曲性言論,攻擊別人,網絡成癮,網絡戀愛,網絡婚姻等,網絡偏離主要涉及道德領域,社會危害相對較小。
(三)大學生網絡越軌行為的危害
大學生網絡越軌行為既威脅了網絡安全,也干擾了現實社會生活。
1.影響網絡秩序。目前,網絡秩序還在不斷的建設和完善過程中,大學生網絡越軌行為干擾了網絡秩序的建立,影響著網絡生活甚至現實生活的正常運轉,而雜亂無章的網絡運行秩序又會導致更多的網絡越軌行為。
2.歪曲網絡價值觀。大學生網絡越軌行為引致網絡社會的不良秩序,歪曲了人們的網絡價值觀,使人們形成了錯誤的網絡價值觀和網絡規則,在網絡上難于辨認是非對錯,以至于無視網絡規則的存在,在網絡上隨性而為。
3.侵害行為主體的權益。大學生網絡越軌行為也會侵害其他網民的合法權益。這些真實發生的網絡侵害有的被受害人發現,有的沒有被發現,不管是否被發現,但都或多或少的損害了被害人利益。
三.大學生網絡越軌的主要成因
探討大學生網絡越軌的主要成因,既要考慮網絡世界的特殊性,又要重視現實社會的關聯性。
(一)網絡場所的特殊性
1.網絡社會發展不成熟不完善。網絡社會關系,既有個人之間的,也有社會群體之間的,也有不同群體之間的。因為網絡的虛擬性,網絡關系非常不穩定,又缺乏完善的網絡規范,所以很多網絡關系迅速的開始又結束。我們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來完善網絡規范。在這樣的環境下,就容易產生大學生網絡越軌。
2.網絡的社會控制力量弱。大學生網絡行蹤難于捉摸,普通的社會控制措施遇到網絡時,經常會連監控對象都無法確定,更沒法阻止網絡越軌的迅速滋生蔓延,這使得社會控制更加難于發揮作用。人的欲望,不加個人控制,再脫離社會控制,就會隨意膨脹,發展為網絡越軌行為。
3.網絡技術缺陷。互聯網是一種重大應用技術,推廣迅速,出現以后,很快的被很多行業和部門掌握和應用,網絡的快速發展使很多人消化不良,存在網絡越軌的潛在可能性。特別是一些網絡高手,出于獵奇心理,也為了炫技,尋找網絡漏洞,破壞網絡規則,充當黑客,進行網絡越軌。
(二)網絡社會客觀環境因素
網絡社會客觀環境條件,為大學生網絡越軌提供了便利條件,導致了網絡越軌的滋生。這些客觀環境條件包括網絡自身的方便性、網絡管理缺失、不良的社會環境、正面教育不足。
1.網絡自身的方便性。網絡社會有自己的特點,它使大學生在現實和虛幻之間不停的轉換,更容易發生網絡越軌行為。具體表現有:網絡道德的多元化發展,沖擊了大學生的道德觀;網絡空間的私密化,使大學生擺脫了傳統道德的約束,使他們在網絡行為中只顧內心感受,我行我素;網絡交往的數字化,使大學生對交往對象不能準確認識,他們眼中只有電腦和手機;網絡角色的整合化,使大學生能夠暢所欲言,不受約束。網絡的這些方便性,在客觀上催生了大學生網絡越軌行為。
2.網絡管理缺失。現實社會的管理制度,在遇到大學生網絡越軌問題時變得水土不服。我們的社會還缺少規范的制度對大學生網絡越軌進行定性,更缺少完善的技術手段對網絡越軌尤其是網絡犯罪行為進行追查和懲治。這使得大學生網絡越軌行為難管理,難控制。大學生游弋于網絡之中,罔顧網絡規則,隨意而為。
3.不良的社會環境影響。現實社會中的不良環境,誘發了大學生網絡越軌行為。在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社會經濟架構發生了變化,不同的社會組織各有自身的利益,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日益多元化,極端自由主義,對金錢的崇拜,對極樂世界的追求,扭曲了部分大學生的心理。網絡上的色情和暴力文化誤導了大學生的認知,使網絡越軌合理化。
4.正面教育不足。社會上有關網絡文明的正面教育不足,沒有建立高效的網絡越軌干預機制和預警機制,很多大學生沒有正確的網絡觀念,越軌行為不斷發生。
(三)人學牛自身因素
1部分大學生缺乏正確的道德觀,法制觀念薄弱,自制力差。大學生群體受教育程度高,網絡技術能力普遍較高,但是生理心理還沒有完全成熟,社會經驗較少,獵奇心理重,容易被誘惑,發生網絡越軌行為。
2.缺乏錯罪感。大學生的網絡行為,面對的多是電腦或者手機屏幕,不是有血有肉的人,就算是網絡越軌了,也不會有錯罪感,不會感到內疚,很容易自我開脫,甚至部分大學生以此為樂。
四、大學生網絡越軌行為的預防與控制措施
(一)外在控制
1.利用法律手段進行管控。網絡的運行和發展需要法律的規范。網絡自身的特殊性使大學生網絡越軌行為隱秘存在,又具有高智能、技術含量高等特點,給社會造成了巨大危害。為了控制越來越嚴重的大學生網絡越軌行為,我們應該不斷的調整、完善網絡法律,凈化網絡環境。
2.提高網絡管控技術。大學生越來越多的掌握和使用網絡,甚至部分大學生濫用網絡,導致了網絡越軌行為的發生。我們不能因噎廢食,禁止大學生使用網絡,但是應該對網絡環境進行凈化,這就需要提高網絡管控技術。一方面加強入網條件管控,另一方面對網絡行為進行監管。優化防火墻技術和病毒控制技術,對有用信息加密,對病毒等潛在威脅隔離,選擇使用更加完善的網絡設備,過濾網絡信息,加強網絡使用環境管理,減少大學生網絡越軌行為。
3.加強學校教育。高校有自己的教育系統,有自己的校園文化,可以對網絡越軌大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教育,進行網絡心理疏導,引導大學生專心于學習,減少上網時間,在上網時自律自控,抵制網絡不良行為的誘惑,健康干凈地上網。學校可以圍繞網絡越軌行為,定期召開班會、系會、院會,在學生會中組織網絡行為社團,讓大學生對網絡越軌行為進行思考,討論,甚至是辯論,加強宣傳,讓每個同學都意識到健康上網是根本,網絡越軌可恥。
(二)內源建設
內源建設指大學生進行自我道德建設。通過內源道德建設,樹立獨立的網絡道德觀,形成良好的網絡價值理念,培養健康的網絡人格,宣揚健康的網絡理念。對于大學生網絡行為缺乏監管,網絡道德禮儀缺乏的情況,我們應該對大學生進行道德教育,使其自覺地遵循網絡道德規范,在網絡社會中自律自控,慎重借鑒網絡資源,減少網絡越軌行為。
(三)社會干預
大學生網絡越軌行為既是大學生的個人行為,也影響到社會安全。通過社會干預,剖析大學生網絡越軌的心理,尋找網絡越軌的內在根源,發揮大學生自身潛能,發展大學生個性,解決網絡越軌問題。
1.優勢視角。社會應該關注大學生獨特的優勢和資源,而不是只看存在的問題。充分發揮大學生優勢,利用其自身力量,克制網絡越軌問題。在社會實踐中,大學生個人、家庭、全社會,都行動起來,解決大學生網絡越軌問題。
2.個案輔導。建立專業的社會工作團隊,甄別網絡越軌的大學生,調查了解其家庭情況,學校學習情況、社區環境,進行個性化輔導。方式有網絡心理疏導,網絡觀念引導,網絡資源辨別能力教導,網絡人際關系認知輔導等。個案輔導中,要充分肯定網絡越軌大學生的個人能力,對其進行正面評價,并傳達給他們,使其自我認同,樹立信心。
3.建立互助小組。通過互助小組,使網絡越軌大學生能夠借助集體力量,實現個體的社會化,能夠理順個體與集體之間的關系,及時化解遇到的各種難題,全面提高自身能力。互助模式包括同質互助和異質互助。同質互助的組員大多數具有類似的生活境遇,類似的想法,更容易溝通交流。異質互助的組員,則能帶來一些正能量,引導越軌大學生去發掘利用自身及周邊環境的優勢資源,追求積極向上的學習生活。
4.社區輔助。在社區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安撫越軌大學生及其家長的情緒,也可以在社區建立綠色網苑、圖書角、文體活動中心,疏導分散上網大學生的人數,培養他們養成健康的課余生活習慣,完成越軌角色的轉換,逐漸的實現社會化,完成網絡人向社會人的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