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晗
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成為了大學生思想教育的主要課題。原因是信息技術和時代思想的飛速發展的過程中,新時期下的環境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了很多的影響,而如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滿足時代進步的需求,這就要將創新發展的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以本文就創新發展理念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必要性和手段進行了深刻的討論和思考,以滿足新時代社會和國家對大學生思想政治覺悟的要求。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發展理念的核心
因材施教原則。古人就有“因材施教”的做法,我們大可以借用,但是不一定是照搬,可以改進。就像我們可能做不到去了解每一個學生,去準確把握每一個學生的所有情況,這不現實,即使能實現,也是項工作量巨大的工作。所以我們可以將主體和受體換以下位置。在以往我們的理解中,“材”是學生,但是我們可以將它看作為內容,根據內容進行教授。而內容的選擇當然得緊跟時代的發展,國家和黨的思想指示和政治要求。不能胡搬亂套,拿老課本上的東西去對付不斷發展的社會和國家。這樣不僅不會使得學生滿足未來社會的需要,更可能給他們帶來一種很難改變的思想方式和政治覺悟。緊跟時代潮流,選“材”去教。
行之有效原則。我們一直以來在學術上、生活上、工作上最基本的理念就是行之有效,也就是求實,實踐中得到真理。所以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的工作上,行之有效原則是最關鍵的核心。一個創新方法是否有效重要的是看在實際中的應用,如果僅僅是靠我們天馬行空的想象去創造出一個美麗的幻境,這是不可行的。我們是要在創新的基礎上采用確實有用的辦法去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改進,而不是肆意揮寫不符合實際的內容。如果我們創新的方法在實踐中得不到證實,那就不可行,因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出現偏差,它是學生們未來走出校門,適應社會的基點和根本。一旦出現偏差,很可能導致學生被社會的排斥和輕視,很可能對學生以后的生活帶來極大的災難。所以一切方法要講究行之有效原則。
互動原則。在傳統的教育中學生往往是知識的受體,也就是被動接受的一方,而老師和學校則是知識的供體,也就是主動傳授知識的一方。這在以往的教育中確實可行,因為學生們接觸到的信息大多來源于書本和報紙,其中并不會添加具有反社會思想和意義的文章,但是現在不行了。在現在的社會中,網絡信息的爆炸,導致了信息質量的差異,有好有壞,甚至有他國不好的消息傳至進來。而學生在課堂上學校中是知識的受體,是被動的一方,他們中會有很多人抵制這種強行的思想政治灌輸,抵制這種涂鴉式教育,渴望自己去尋找屬于自己的思想方式和政治理想,恰好新媒體環境的出現,給了他們這種途徑和資源。他們就會被網絡中海量的信息所蒙蔽雙眼,從而帶來不好的影響。所以讓學生在課堂上由被動變為主動又是一個關鍵核心。
二、創新發展理念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辦法
拓展新的教育渠道。如何開展新的渠道?首先我們可以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很多學生課余時間都利用電腦和網路打游戲、看電視劇、看綜藝、看電影,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時間開展新的視頻課程,而視頻課程的開展方式可以是大家網絡上的視頻會議討論,也可以是在學校論壇專門的區域進行暢所欲言,當然這需要老師和學校的引導。在他們正在正確的方向前進時,可以給他們增加話題,在他們前進方式錯誤的情況下可以對他們進行引導。同樣的在課堂上也可以利用新的教育渠道,換成視頻案例,讓學生們進行討論,而不是老師拿著書本把學生全部講睡。課堂氣氛的活躍,是學生們對課堂感興趣的基礎,而活躍的基礎就是學生們的參與。所以變化課堂教育思路也很重要。所以在開展新的教育渠道的創新辦法中,只要把握了這個教育理念核心,讓學生主動參與,就可以進行。
利用網絡服務器傳輸接受更多的教育信息和學生信息。現在由于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學校有了自己的網站有了自己的論壇,而學校就可以借助學校論壇或者學校網站上特有的板塊來進行對學生需求信息的填充和對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緊張的收集。
由于學校方面是網站或者論壇的管理者,這就可以避免不好的信息流傳至校園網絡內,所以學校網站或論壇的管理者可以將大量有意義的帖子、視頻、圖片、文宣傳輸至學校的服務器內,可以讓學生們及時的在服務器內搜索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校園網絡搜索方便了,學生們定會使用校園網絡,因為校園網絡是屬于他們自己的網絡,更有互動性和互通性。
其次學校可以在服務器內添加一定量的調查問卷、考察內容,讓學生們填寫,或者成立專門的板塊去讓學生去詢問自己當下遇到問題的解決方式,讓專門的人士去幫助解決。或者在論壇內部讓學生們進行討論商議,這也能提高學生們的活躍性,也能增加學校對學生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緊張的收集程度。所以我們要利用號當下社會賜予我們的便利,在與學生的互動上做出文章。
由于在新時期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是一個新鮮的課題。所以在有的方面討論的不夠深入也不夠完善,甚至有的方面會在以后的實踐中出現大大小小的問題,但是這些都不能成為我們完善現代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絆腳石。在今后的道路上,大膽創新,勇敢實踐,匯集出最優秀的方法,為我們的國家和社會輸送更高質量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