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華
摘要:很多人問歷史這門學科存在的意義,實際上唐太宗不是已經告訴過我們嗎?歷史是從過去走到我們眼前的事實,我們能夠通過對歷史事件的分析和了解和鑒賞來讓現實世界當中的我們能夠從中獲得歷史經驗和教訓。也就是說學習歷史必須要注重鑒賞總結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初中歷史;鑒賞能力;總結能力
歷史是在學生們進入初中階段之后新增加的一門學科,是對學生的人文素養的要求提高的體現,這時候的歷史教學不再停留于講故事的階段,更注重對整個歷史事件,歷史事實的分析評判和講解,不僅要告訴學生們一個歷史事件發展的基本過程,還要告知重大歷史事實的基本的特征,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厘清基本的歷史概念,掌握基本的歷史線索,認識到基本的歷史規律。通過初中歷史的學習,能夠了解到中國古代的重要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是什么是真正的歷史,歷史也就是隨著時間的進展體現出的時間跨度的積累。歷史還能夠幫助我們的學生們培養出愛國的情操,從而幫助學生們培養出良好的品質。當然,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任何人和任何事去阻擋都相當于螳臂當車,是無法阻擋的,所以歷史這門學科是具有時序性的,而我們的歷史教材也體現出這一點,那么,在進行歷史教學的過程中也完全可以按照時間的先后來進行教學。
當然也要在這個過程當中告訴學生們一定要遵守時間的發展規律,要對于歷史的發展有著一顆虔敬的心來尊重歷史的發展規律,明白“歷史長流,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道理。而歷史本身就是一部人類的進化發展史,我們可以從歷史當中了解自己的過去,并且推測出人類的未來,也可以預測出一個國家的,一個民族的命運和未來。所以,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不僅是要使學生們掌握到基本的歷史概念,更要讓學生們意識到歷史事件的發生和發展是具有層次性的。在自己進行歷史的學習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發展和聯系看待事件的眼光和態度,尤其要注意不要將歷史的整體性破壞掉,不要將歷史割裂成一塊塊零碎的,孤立的知識,要明白歷史事件中的縱橫深廣,即時序性的問題,這是培養歷史的肩上總結能力的前提。
客觀的歷史事件都是發生在過去的,在英語的語法中,過去式就是已經發生的事情,而過去已經發生過的事情就是既定事實,已經成為事實的事情怎么可能會再次發生改變呢?所以這就要求學生們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遵從歷史的一度性以及過去性。當然,歷史的知識都是來自于已經發生的客觀的歷史,是后人對于發生在前人身上的事件的一種反應,所以老師在進行歷史課程的課堂設計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在知識的呈現上,注意歷史的系統性和時序性的問題。
初中階段的歷史的學習也需要學生們具備綜合性思考的眼光,因為歷史知識具有綜合性的特點。比方說,歷史知識之間就已經具備著很強的綜合性,類似于古代和如今的結合,中國歷史知識和國外歷史知識的結合,各種歷史專題的知識的綜合,文章和歷史插圖的綜合等等。除此之外也表現出歷史學科具有跨學科的性質,不僅涉及到歷史本身,也關乎到我們的學生們所學的其他各個學科,所以在進行歷史教學的同時,也要結合到其他領域的知識內容來體現歷史學科的綜合性,盡可能的在歷史事件的講述當中,也要涉及到在歷史事件的進程當中所產生的科技成果和文化背景以及社會生活等方面的內容,讓學生們不僅僅知識學習歷史知識,還能夠在其中感受到考慮到學科之間的互相關聯互相交叉和滲透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歷史內容更加的多彩和豐富,從而使得學生們在學習歷史之后具有更加完整的歷史觀,并進一步體現出初中階段歷史教學的教育功能。
當然初中的歷史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在講述的時候體現出歷史的發展性。歷史雖然具有過去性的特點,但同時又在不斷地發展的過程當中,所以要想讓學生們對于歷史事件有一個更加綜合性和發展性的評判眼光,就要求我們的學生們必須要用歷史的,現實的和發展的眼光來面向世界的未來和過去以及現在。當然,歷史的知識的學習也是一個道理,歷史的學習過程也不是始終不變的,也是要有發展變化的眼光的,必須要充分結合現在的時代的特點,并且能夠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讓歷史的學習符合以下幾個條件:那就是讓學生們在學習歷史的過程當中能夠以服務生活,利于長遠學習而出發,讓歷史學習能夠符合現在的社會和時代的發展,并且能夠將歷史教科書的內容與學生們的生活和現代的社會相互關聯。
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努力突破“老舊”的問題和毛病,從而能夠更好地實現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的課程目標,所以在進行初中歷史的課堂教學設計的時候要去選擇對現在的社會具有一定的影響和可以借鑒的意義,還能夠讓歷史和現實能夠緊密相聯系的歷史知識。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要特別注意要隨著歷史的研究的發展而進行不斷地更新的設計,因為歷史研究是需要能及時地反映出現在的史學的研究、最新的文物考古和先進科學發展的最新的成果。除此之外,學生內在的對未知事物的探索與歸納也是影響學生分析形成的重要原因。歷史就是一面能照出古今的鏡子,看似虛幻不可觸及,但是它的確存在于生活,同時對今天的生活和人產生著巨大的影響。教學者需要明白了這一點并做好了引導,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學生的分析能力得到提升。
在進行歷史的教學時還要注意貫徹落實新時代基礎教育學科的課程改革的最基本的理念,并且要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對新出現的歷史問題的最新闡釋給予關注。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結合初中歷史的特點,能夠得出歷史的學習對學生們的鑒賞和總結的能力的培養具有比較積極的作用。因為一個學生對于一個歷史事件的鑒賞和總結能力,是對于一個歷史事件的本質屬性和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系的最為深刻的揭示的能力。歷史事件的進展往往是特別復雜,變化萬千的,所以說要在思維中對于對這些歷史現象進行加工整理。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落實這些方法。
總而言之,初中這樣一個基礎教育階段正是一個人分析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它不僅僅是因為需要教師在歷史教學的積極參與與引導,同時也需要學習個體的積極投入與探索。初中歷史在初中學生能力培養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除了讓學生了解既定的歷史事件和人物外,更多的是讓學生學會從過去的歷史事件中分析獲得今后生活的經驗與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