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雷
我國是世界美食大國,并且由于地理環境因素導致飲食文化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以飲食文化為基礎的旅游資源開發產業也在蓬勃發展,各色的美食結合濃郁的地域風情為旅游的發展提供導向作用。本文從地理環境因素對飲食文化產生的影響入手,并對地理環境對飲食文化和旅游資源開發的影響進行簡要論述,希望可以促進相關地區旅游業的發展,弘揚我國美食文化。
我國的飲食文化有著明顯的地域特色,并且一些地區以美食帶動了旅游產業的發展。通過對我國地理環境的分析,可以更好的領會當地的飲食文化和習俗,吸引國內外的游客一品美食,一覽風景。
一、地理因素對我國飲食文化的影響
(一)地形的影響
我國領土面積廣闊,地勢復雜多樣,東部平原地區氣候濕潤,土壤肥沃,適宜種植水稻、小麥和多種蔬菜,可以飼養多種畜禽,養殖淡水魚類。中部丘陵地區是我國茶葉種植的主要區域,茶文化盛行。有著“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高寒畜牧業發達,當地居民喜食糌粑和羊肉,酥油茶更是藏族同胞的最佳飲品。“天府之國”孕育在四川盆地當中,周圍被海拔高山和高原環繞,大洋暖流可以從南部地區長驅直入,暖濕氣流進入盆地后,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擋可以長期滯留,而北面高聳的山峰可以在冬季抵擋韓流,使得四川盆地四季溫暖如春,該氣候有利于農作物和果蔬的生長。當地人素以吃辣聞名,因此四川火鍋和重慶火鍋享譽全國。在西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區有大片的荒漠,但是由于日照充足,盛產很多高糖分的水果,此外該地區也是甜菜的主要產地之一。
(二)海陸位置的影響
我國土地面積幅員遼闊,同時也是海陸兼備的國家,由于海陸位置的差異,也導致內陸地區和近海地區飲食文化存在這差異。在沿海地區,大量的海產品得以在海洋中生長,因此諸如大連、青島、浙江等城市海鮮產品暢銷,烹飪海鮮也成為吸引游客前來的因素之一。在水網密布的平原地區,河道密布,肉質鮮美的淡水魚類時常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食。在內陸地區,我國有著面積廣闊的山區和牧區,可以飼養家禽家畜,常以禽肉、和一些野味為美食特色。
(三)氣候的影響
我國的氣候帶分布也影響了飲食文化,在秦嶺淮河以南的地區,南大都為濕潤地區,作種植大米且生長周期較短,以菜籽油為食用油:秦嶺淮河一線的北方地區是半干旱和干旱氣候,肥沃的土地上適宜生長大豆和玉米,以豆油、花生油作為主要食用油。此外,在我國的飲食文化中素有“南甜北咸”之說,這也和南北的氣候差異不無關系。“南甜”因為南方地區溫度較高并且多雨,為甘蔗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北咸”是由于進入冬季氣候寒冷干燥,為了能享用到蔬菜,就把蔬菜腌制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北方人就養成了吃咸的習慣,在冬天北方地區經常享用燉菜。此外,因為北方的冬季寒冷,很多人喜食辣椒,通過這種飲食喜好去濕驅寒。而湖南、四川等地嗜辣,是因為日照不足,且氣候潮濕,很多人通過食用辣椒來加快排汗。為了避暑,在福建地區還孕育出廣東涼茶,而北方的游牧民族因為草原的高寒氣候,需要食用高熱量的食物,因此乳制品和牛羊肉成為了主要的飲食,此外,由于冬季氣候干旱、寒冷,人們喜愛喝香醇的奶茶和濃烈的馬奶酒來防寒。
二、地理環境因素對我國飲食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的影響
(一)地方和民族特色問題
隨著民族文化的不斷融合,并且為了迎合游客多變的口味需求,各地開始引進外地菜品,因此滿足不同的消費需要,增進地方的經濟收入,然而也因為美食的不斷融合,導致菜品引入地區美食的口味發生了改變,越來越多的菜品失去了純正的味道。此外,一些地區大力發展外來美食,也造成了對地方特色美食挖掘的停滯,甚至一些地方特色菜系和制作工藝逐漸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就目前的美食文化來看,對少數民族飲食文化的開發還需要加強,有些地方美食也沒有進入旅游餐飲市場,如果任由這種狀態發展下去,一些獨特的美食文化就會消亡。
(二)文化內涵問題
當前的旅游市場中普遍缺乏文化精髓,就飲食文化來看,很多地區的飲食文化旅游產品都以品嘗為主,滿足游客和消費者的品嘗需要,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說,美食文化絕對不僅于此,中華幾千年來的飲食文化沒有得到真正的發揚,游客沒有思考美食的制作過程和如何流傳,也沒有對飲食文化內涵的進行提煉,因此不利于飲食文化的發展。此外,在品嘗特色美食的過程中,也需要相關人員對美食的由來、制作過程進行講解,這樣游客不僅可以一飽口福,還能聆聽和發揚美食文化,從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
(三)環境保護問題
在大力發展旅游資源和美食文化的同時,人們開展忽視對自然的保護,在食品原料的采集過程中,部門地區沒有對當地的自然自然資源進行保護,盲目取材,造成食材的嚴重缺乏,比如發菜曾經廣泛生長于內蒙和寧夏的干旱、半干旱地區,由于和“發財”諧音,導致近年來人們大量采集,造成草原生態環境的破壞,同時也容易造成該類菜肴的消亡。部分地區為了大面積種植食材,甚至開墾荒地,導致原本就脆弱的生態環境遭到更嚴重的破壞.進而產生水土流失等災害。此外,還有部分地區打著山莊的旗號,以珍稀野生動物為噱頭,這種做法也嚴重違背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原則,更是違法行為。
綜上所述,我國幅員遼闊的領土上不乏各色美食,受自然環境的影響也形成了多種旅游資源,在進行飲食文化的宣揚和旅游資源開發時,需要結合地理環境特點,使飲食文化促進旅游產業的發展,突出區域文化特色。但是我們更加需要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在發展資源的同時,不以對資源的過度開發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