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臺雙
在病理學病例討論教學中,為了推動教學改革持續深化,推行翻轉課堂教學,在建構主義理論基礎上建立完善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整合教育資源,通過圖像、音頻和視頻多種形式組織實踐教學活動,促使學生可以高效學習知識,提升學習能力。相較于傳統教學方法,在病理學病例討論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助于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素養。本文就病理學病例討論教學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進行客觀闡述,提出合理對策予以實踐。
在病理學病例討論教學中,構建翻轉課堂有別于傳統課堂教學,師生角色發生了不同程度上的變化,作為一種新式教學方法,主要是通過簡短視頻來傳授知識,在協作學習和實踐練習中開展教學活動。而病理學作為醫學基礎學科,教學內容較為復雜、多樣,學習難度大,通過臨床病例討論有助于加深病理學相關內容的理解和記憶。但是,傳統課堂教學局限性較大,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導致學生只能被動式接受知識,主觀能動性未能充分發揮,如何構建高效的翻轉課堂成為當前首要目標。加強對其研究,有助于推動其中的缺陷和不足,為后續相關教學提供支持。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概述
翻轉課堂最初源于國外,主要是指教師結合知識點來制作教學視頻,整合學習資源,將其上傳到學習平臺上,學生可以在課前自主觀看視頻學習,然后在課堂上練習,在師生的討論和交流中加深知識理解和記憶,是一種互動式的教學方式。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而言,教學順序發生顛倒,可以幫助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時間過于零散,將零散的時間整合在一起,有助于學生更加高效、便捷的接收信息,以其獨特的優勢在教育領域廣泛應用。
二、翻轉課堂教學相關要求分析
在病理學病例討論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建立信息化平臺,有助于輔助教學活動開展。在制作教學視頻后,將其發布到網上,學生可以在課前觀看視頻自主學習。這就需要學校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微課和微視來制作課件,引導學生課前學習。病理學病例討論教學中整合網絡資源,為后續的翻轉課堂教學打下堅實基礎和保障。
推行翻轉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角色發生了不同程度上轉變。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和組織者,將教師釋放出來,將教學重點從信息傳遞方向轉變到吸收內化方面,將知識點作為問題來引導學生參與其中,優化教學活動,實現師生之間密切互動,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翻轉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借助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活動開展,引入網絡資源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在臨床實踐中積累教學素材的同時,制作微課和微視,為后續教學互動開展奠定基礎[2]。病理學病例討論教學中,構建翻轉課堂教學,幫助學生完善知識結構的同時,整合所學知識,將其靈活運用到實踐中,結合病例討論和學習,對于學生綜合運用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三、病理學病例討論教學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步驟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優勢較為突出,相較于傳統課堂教學而言,對知識傳播和知識內化動態調整,轉變在可前階段傳遞知識,課堂上知識內化,對于新時期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
課前設計和教學視頻制作階段。在課前設計階段,遵循教學大綱來把握教學重點和難點,制作合理的教學視頻同時,估算學生課前的自主學習時間,設計相對應的課堂內容。制作教學視頻,作為翻轉課堂教學關鍵部分,應該結合知識點來組織生動、趣味的自主學習活動。學生可以在課前學習,觀看教學視頻后很對性練習,自主學習效果的同時,實現知識點的歸納和總結。建立網絡教學平臺,加強師生互動和交流,分析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便于為后續的教學活動有序開展打下堅實基礎和保障。
課堂教學階段。在課堂教學中,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法來組織病理學病例討論教學活動,以病理學中的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等章節內容,針對性組織翻轉課堂教學活動開展。課堂上通過分組討論,匯報結果,通過測試題實現學生自我評價,動態修改教學方案。基于此,首先需要確定問題,針對性練習來解決問題,并對知識點進行歸納和總結,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結合在一起,通過教師的總結和分析,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分析,列舉案例來討論協作,實現知識點內化評價反饋,反饋師生互動和交流成效,評價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為后續的教學活動開展提供參考。
四、病理學病例討論教學中翻轉課堂教學法的注意事項
醫學院由于學生數量中對于,需要記憶的知識點繁雜,時間緊、任務重,以往的教學模式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主要是在課堂上教學,課后學生死記硬背,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應對考試中,知識理解程度不足,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病理學病例討論教學中,在醫學體系中起到上傳下達的作用,要求學生可以整合以往所學的生理學。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等學科知識,為學生后續的臨場學習提供支持[5]。臨床病例討論教學中,對于學生的素質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求學生在掌握學科知識的同時,可以將所學的病理學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中,進而實現知識內化,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素養。
以往教學中是在認知主義理論基礎上,映射學生身上的東西。所以,臨床病例討論教學中,促使理論教學進一步延伸,教師成為課堂主體,學生只能被動式接受教師的知識灌輸,影響到實際教學成效。在建構主義理論支持下,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活動,整合教育資源的同時,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促使學生主觀能動性可以充分發揮,在情境中協作學習。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對現有的學習過程進一步優化,有助于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完善知識結構,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時,得到精準的結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僅僅是以引導者的身份參與其中,在現代化教育技術支持下,提供堅實的物質支持,通過互聯網可以幫助學生高效學習知識,推動教學模式創新和轉變,提升翻轉課堂教學有效性。
翻轉課堂教學有助于轉變學生被動式學習狀態,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而教師同樣可以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解脫出來。但是,此種教學模式對于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發生了不同程度上的變化。結合教育改革要求,優化教學設計、課堂教學和課后檢驗等環節,充分發揮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優勢[7]。我國在開展教學活動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整合了大量的教育資源,其中結合了大學英語、信息技術課程和文獻檢索等內容。通過對比傳統教學模式和翻轉課堂,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便于提升學生的實踐學習能力,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素養。
綜上所述,在病理學病例討論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法,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有助于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打造高效教學課堂,為后續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