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慧
隨著財稅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隨著陽光型政府、服務型政府建設的不斷推進,社會公眾對財政資金使用情況的知情權需求越來越高,想知道政府各部門如何使用財政資金,財政資金有沒有用到實處。本文從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的背景出發,著重分析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的積極意義、在深圳已取得的積極成效、目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最后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對策和措施。旨在扎實推進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工作,積極打造陽光財政。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建立全面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全面實施績效管理。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作為推動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重要舉措,將資金使用效益和預算安排掛鉤,有利于強化績效管理理念,從源頭上預防腐敗,推動和諧社會的建設。
一、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的背景
(一)新《預算法》實施要求
2015年1月1日新修訂的《預算法》明確規定經本級政府財政部門批復的部門預算、決算及報表,應當在批復后二十日內由各部門向社會公開。同時規定未依法公開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要追究行政責任。新修訂的《預算法》從法的高度和層面明確了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的主體、內容、方式、時限等,標志著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正式步入了法制化的進程。
(二)《關于進一步推進預算公開工作的意見》要求
2016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預算公開工作的意見》,對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的內容和細化程度提出了具體要求。
二、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的積極意義
(一)有利于依法治國、依法行政、深化改革
批復部門預決算是《預算法》賦予財政部門的重要職責,是財政部門依法行政、依法理財的具體體現,也是部門預決算公開的重要前提。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的主體、內容、方式、時限等已明確寫入《預算法》,同時規定未依法公開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追究行政責任。以法的高度規范和約束部門預決算公開管理,體現了依法治國、依法行政,更好地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二)促進依法理財、打造陽光財政
部門預算是由政府各部門編制的、反映政府各部門所有收入和支出情況的政府預算。部門決算是部門預算的執行結果,反映政府各部門財務收支狀況和資金管理情況。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政府各部門編制部門預決算的責任和壓力,促使政府各部門提高編制部門預決算的科學性、及時性、準確性。
(三)有利于社會公眾知情權、監督權的履行
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內容包括政府各部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機關運行經費、政府采購、預算績效、三公經費等情況,公開的細化程度要求預決算支出應當全部公開到功能科目的項級,經濟分類公開到款級。特別是三公經費信息公開要求詳細列明公務接待的批次、人數,公務用車購置數及保有量,因公出國(境)的組團數和人數等情況。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的內容從客觀上可以促進社會公眾全面、系統地獲知政府各部門財政資金的收支及三公經費的使用情況,有利于社會公眾知情權的履行;同時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也有利于社會公眾行使監督權,監督政府各部門合規、合理用錢,不亂花錢。
三、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在深圳已取得的成效
(一)規范管理、督導公開
為推進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工作,深圳市財政委員會根據《預算法》、《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深圳市預算公開工作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從2013年起至今,連續6年正式發文通知市直各部門、各區財政做好年度部門預決算批復及公開工作。同時會召集各相關單位及部門集中舉行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的培訓會議,傳達相關文件精神及積極部署信息公開工作,并建立健全信息公開通報機制,督導市直及各區單位及部門按照要求按時公開部門預決算信息。部門預決算信息并已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體系,深圳市財政委員會會適時對各部門預決算公開情況進行專項檢查。
(二)拓寬范同、細化內容
從2013年起,逐年不斷細化部門預決算公開的范圍和內容,支出功能分類公開到項級,基本支出經濟分類公開到款級。1、部門決算:2013年部門決算公開內容僅包括部門主要職能、機構設置、單位構成、預算執行情況四個方面,公開一張表格《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批復表》,不需要對三公經費進行說明。從2014年起,逐步拓寬公開范圍、細化內容。2016年部門決算公開內容已包括部門職責、機構設置、部門決算報表、部門決算情況說明等四個方面,其中部門決算報表包括了《收入支出決算總表》、《收入決算表》、《支出決算表》等8張表格,部門決算情況說明要求分別對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收入決算情況、支出決算情況等9個方面展開說明。特別是“三公”經費要求分項列明公務接待、公務用車購置及維護、因公出國(境)三個子項目的支出情況。2、部門預算:2014年部門預算僅需要公開一張表格《部門預算支出表》,單獨對“三公”經費預算支出情況進行說明。從2015年起,逐年拓寬公開的內容,提高公開的質量。2018年部門預算公開已包括部門概況、部門預算收支總體情況、部門預算支出具體情況、政府采購、預算績效等八個方面的內容,公開的表格已包括《部門收支預算總表》、《部門收入預算總表》、《部門支出預算總表》等12張表格。
(三)統一形式,規范公開
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在公開主體、公開時間、公開內容及公開形式等方面更加規范統一。1、在公開主體上,各部門是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的主體,各部門應當按照《預算法》有關規定,履行預決算公開的責任和義務,保證預決算公開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并做好公開后的解釋說明工作;2、在公開時間上,嚴格按照《預算法》的要求,部門預算、決算及報表應當在本級政府財政部門批復后二十日內由各部門向社會公開;3、在公開內容上,各部門公開的部門預決算應當是包括部門本級及所屬預算單位在內的匯總部門預決算,內容包括部門職責、機構設置、部門預決算表格和部門預決算情況說明;4、在公開形式上,各級政府、各部門門戶網站作為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的平臺,并且各部門應當在門戶網站設立預決算公開專欄,匯總集中公開信息,便于社會公眾查詢監督。
四、目前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存在的問題
(一)信息公開不及時
《預算法》明文規定了預決算信息公開的時限,組織預決算信息公開的各級財政部門不僅正式下文通知各部門做好信息公開工作,而且實地集中各部門開展信息公開培訓動員會。但是,到了信息公開最后一個環節,仍然會出現部分單位延誤公開的現象,究其原因,還是公開主體的責任意識不強。
(二)信息公開內容不完整
部分單位信息公開的質量不高、公開內容欠缺完整性,具體表現:基本支出決算表未按要求細化公開到經濟分類款級科目;沒有數據的表格未按要求做零報告(即列出空白表格并附說明);部門決算情況說明沒有嚴格按要求根據決算表格數據逐表進行說明,沒有將綜合收支、財政撥款支出與年初預算數作對比,并說明增減原因;特別是三公經費,不少單位沒有按要求具體列明公務接待的批次、人數,公務用車保有量,因公出國(境)的組團數和人數等情況。
(三)信息公開形式不規范
不少單位部門預決算信息沒有嚴格按照要求在各級政府、各部門的門戶網站設立預決算信息專欄公開,而是隱匿在其他欄目里公開,給社會公眾查詢和監督帶來了難度。
五、扎實推進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的對策和措施
(一)高度重視、認真組織落實
財政部門作為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的組織者和協調者,應高度重視、認真組織落實。2015年1月1日新修訂的《預算法》明確規定各級預決算經批準后,財政部門應當在二十日內向本級部門批復預決算,財政部門應及時、認真做好部門預決算批復工作,為信息公開提供必備的前提條件。同時應結合歷年部門預決算公開的經驗和不足,提前組織各部門開展信息公開動員培訓,傳達文件精神,落實公開細節,回答各部門疑問,為信息公開做好充分準備。同時強化各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的主體責任意識。
(二)認真準備、落實責任
部門預決算信息社會關注度高,各部門作為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的責任主體,應按要求統籌規劃、周末部署,積極開展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的準備工作。首先應從思想上高度重視,認真對待,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整理部門預決算公開數據,擬寫相關文字說明;其次,在準備過程中遇到疑問和困難應積極和財政部門溝通解決;最后,各部門應在規定的時間內按照統一的形式公開部門預決算信息。同時,應及時將公開完成情況形成書面報告,報財政部門備案。
(三)跟蹤關注,及時回應
社會公眾和媒體對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的關注度很高,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后,各部門在保證公開信息質量的基礎上應密切關注輿情,主動跟蹤引導,及時解釋疑問,爭取理解和支持,積極發揮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的正面效應。如涉及部門共性的事項,應積極與財政部門及時溝通,有效回應。
(四)制定考評、加強監督
各級財政部門應制定科學、具體的考評辦法,積極發揮財政監督職能。應將各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的考評情況納入部門績效考核體系,增強各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的責任感和嚴肅性。在深圳,部門預決算信息已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體系,從2014年開始,深圳市財政委員會監督處每年都會對各區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情況進行專項檢查。
結束語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是依法治國、依法行政、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需要,是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監督權的重要舉措,有利于依法理財、陽光理財,為建設陽光型政府,打造陽光財政發揮積極的現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