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云昊



通過對發射機過荷報警、天線交換開關系統、射頻增益控制的改造。以最經濟簡單的方式實現發射機故障報警提示,10部發射機的互代能力,射頻增益控制1A9的迅速切換等功能,解決了相應的技術難題,有利于發射機的穩定運行。
我機房安裝了10部DF100A型短波發射機,經過近多年的運行和維護,技術人員不斷開拓創新,堅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 的原則,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發射機的穩定性能。下面對我們在實際工作進行設計創新的幾項實用技改項目進行簡單介紹。
1 發射機過荷報警電路
對DF100A型100KW短波發射機一單元過荷報警電路的繼電器進行并聯接線至原有的水位警鈴上,使得發射機出現過荷時,警鈴響起到警示作用,同時機器面板上的指示燈會變紅就,以實現聲光報警。
發射機過荷報警電路圖如下圖1所示:
圖1中,上半部分電路為發射機原有的控制電路,下半部分是聲音報警電路,1ky是新增的用于報警的繼電器。當發射機出現調制器過荷、PA屏極過荷、PA簾柵過荷、IPA4KV過荷、駐波比過荷時,對應的繼電器1K30、1K31、1K33、1K34、1K44分別得電,常開接點( 6-10)閉合,面板指示燈變紅,另一組常開接點(7-11)閉合,復位指示燈亮。這就是發射機出現以上5個故障時的光報警電路。
在此基礎上,我們充分利用繼電器1K30、1K31、1K33、1K34、1K44的另一組常開接點( 7-11),將新加的繼電器1ky串入該回路,實現聲報警功能,這是該技改方案的重點所在。我們知道,當發射機出現以上5種過荷時,直接拾取過荷信號的繼電器是1K37、1K38、1K40、1K41、1K54和發射功率表,但是在具體設計時,沒有通過這些繼電器來控制新增的報警繼電器,而是利用了圖1所示的設計方案,目的是讓設計電路最簡化。合理的電路設計使得1ky得電和復位燈亮同時動作,然后再將1ky的常開接點(8-12)和電路中的低水位告警繼電器( 1K9)的常閉接點(1-9)相并聯,這就充分利用了發射機上原有的警鈴,當出現過荷時,復位燈亮的同時,lky得電,常開接點( 8-12)接通,電鈴帶電響起。
這一改造方式非常簡單,不會和原有電路之間發生沖突,當發射機出現低水位告警時,警鈴也能正常響起,不會因為增加了繼電器接點而異常動作;當發射機出現以上5種過荷時,警鈴立即響起,喚起值班人員的注意力,這是一項非常實用的技改項目,值班員對此更是贊不絕口。
2 天線交換開關改造
2.1 交換開關的雙向改造:
我機房共有23個交換開關,在調機階段,為了實現每部發射機上假負載進行調試的目的,K1、K2、……K10的直連桿和斜連桿的安裝方式如圖2所示。但是,這種方式不能實現發射機之間的互相代播,為此,機房將K2-K10這9個交換開關的斜連桿進行了換方向安裝,雖然實現了B01號機對后面機器的代播能力,但是犧牲了后面發射機上假負載的能力。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以最低成本實現發射機的互代能能力,初步考慮使用兩層交換開關的方案,經過反復試驗,并對馬達的力矩進行估算,確保兩路直連桿和斜連桿都能夠可靠到位后,便對Kl、K2、……K10進行了改造,從而實現了前一部發射機可以代播任意一部后面發射機代播能力。
2.2 交換開關的環形改造:
經過對交換開關的雙向改造之后,乙機房的代播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然而,代播方案比較單一,在考慮矩陣交換開關改造成本高,不利于在現有基礎上進行實施等因素后,維護人員提出了環形改造的方案。就是在現有天線交換開關室增加一個交換開關K24,通過K24將K1、K2、……Kl0連成環狀結構,這樣就可以實現后面發射機對前面任意一部發射機的代播能力。
天線交換開關的雙向改造和環形改造結合起來,最大限度的發揮了自臺代播的潛在能力,圖3是改造后的天線交換開關原理圖,通過圖2和圖3的對比,不難發現該方案的優勢所在。
3.射頻增益控制器雙備份改造
射頻增益控制器1A9雙備份改造采取了最為經濟簡單的方式,利用豆開關進行主用和備用1A9之間的切換,兩個1A9的輸入信號中,除了電源和來自激勵旋鈕的信號用豆開關進行隔離切換外,其余輸入信號線全部并接。
目前,生產廠家對1A9的接線排進行了改造,這里,我們也選用了一部分帶有插拔式接線排的1A9,即使損壞,更換起來也要比原先用螺絲擰的1A9快速。
4.實用改造項目的技術創新點
4.1 發射機過荷報警電路完全依賴發射機原有的控制電路,充分利用了低水位告警的警鈴,通過聲和光結合的方式提醒值班人員發現和處理發射機異態,這對于有較多發射機的機房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4.2天線交換開關系統的改造一方面是將K1、K2、……、Kl0這10個單向交換開關改造成雙向交換開關,實現前面發射機對后面發射機的代播能力,另一方面通過增加K24開關的方式,使Kl、K2.……、Kl0、K24之間形成環路,解決后面發射機對前面發射機的代播能力。這是一種有別于高成本矩陣交換開關的新穎設計,以最簡單的改造方式實現了最大自臺代播能力。
4.3 射頻增益控制器1A9雙備份改造的亮點在于不用打開機箱門,在面板前方通過豆開關進行切換,最大程度的縮短了處理故障的時間。
本文介紹的實用技改項目解決了我臺100KW短波發射機不能自臺代播的情況,實現了發射機出現過荷時的聲光同時報警,降低了人為疏忽有可能引起的復位不及時等情況,有效的杜絕了耽誤處理異態的情況。這些實用性較強的技改必將為發射機的穩定運行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