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榮
隨著科技強國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國科研經費投入持續增長,為規范科研經費的使用與管理,我國各級政府相繼出臺了相關政策,以提高科研經費使用效益。但是,由于長期以來我國科研機構受到思想觀念、認識和體制等因素的影響,科研經費在預算、使用環節上的問題頻出,特別是在預算環節上,問題極為突出,嚴重阻礙了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本文通過分析科研經費預算管理的重要性,科研經費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基礎上,提出了強化科研經費預算管理的一系列措施,以對科研經費使用與管理的規范化起到促進作用。
一、引言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研經費對科學技術的發展創新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科研經費管理一直以來是科研單位的“短板”。科研經費實際支出與預算嚴重不匹配,降低了科研項目的實際效益。因此,提升科研經費的管理管理水平,應重視科研經費的預算管理,以此實現對科研經費的規范,提高科研機構的內部控制水平。同時,由于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促使科研經費的來源逐漸呈現出以國家財政撥款為主、多渠道并行的多元化經費格局,使得科研單位的經費管理難度上升,如何提高科研經費的管理水平逐漸成為現代科研機構研究的重點。
二、科研經費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預算編制不合理,缺乏科學可行性
項目預算是項目負責人及項目組成員在申報科研項目時,對整個科研項目的總計支出所做的一個預測。由于科研人員多為學術型人才,缺乏必要的財務管理知識及對相關政策的理解不夠到位,導致科研經費預算缺少全面、系統的考慮,缺乏科學性和可行性。在實際工作中,項目負責人為爭取更多的資金,將預算規模做得盡可能“大”,并不會考慮項目預算的合理性。隨意變更項目預算、調整預算支出結構的現象頻發。這對統籌規劃項目經費,帶來了巨大困擾。
2.重立項輕管理,缺乏“業財融合”
項目負責人重點關注如何爭取立項成功取得科研經費,對于依據預算,合理安排經費支出,以提高研發效率缺乏深入思考。項目預算基本由研發人員根據經驗編制,未經過嚴格的測算,其合理性完全依賴于研發人員的經驗。由于項目成員與財務人員缺乏溝通,財務人員對經費使用要求不夠了解,導致經費支出沒有合理規劃,到項目快結題時,發現實際支出與預算嚴重脫節,臨時調整預算或突擊花錢,使預算形同虛設,失去意義。
3.預算執行不力,缺乏有效監督
執行不力、控制不佳,是目前科研單位在預算管理中的通病。大多數科研單位在預算管理中普遍存在,重編制、輕預算的現象。缺乏嚴格的監督制度,執行隨意性大,超預算和無預算的項目照樣支出。由于缺乏健全的機制對預算執行進行監督,預算控制的職能被架空,預算對日常指標缺乏控制。
三、加強科研經費預算管理的措施
針對上述科研經費預算管理中的問題,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體制,加強科研經費的全過程管控,以規范科研經費的使用行為、提高科研單位的內部控制水平,提高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益。
1.提高全員科研經費的預算管理意識
科研項目經費的預算管理,不是某個部門的職責,而需要全體員工的參與,才能實現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科研單位的全體員工都應該不斷提高預算管理意識,進而營造良好的預算管理氛圍。同時,將科研項目預算管理融入到年度工作目標中,并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促進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目標完成。對科研經費預算執行進行全程監督,并加強對全部員工的業務知識及財務知識培訓力度,以此提高科研項目經費的管理水平。
2.加人科研經費預算的貫徹落實力度
科研項目的預算管理包括立項、執行,及結題驗收等工作。預算編制過程中,相關人員依據我國相關規定和政策法規的要求,圍繞研究目標,編制出科學、合理的項目預算。根據項目進度,將項目預算合理分解為年度預算,嚴格控制經費支出。在科研單位內部,建立健全的科研經費預算執行反饋機制,財務人員定期追蹤、檢查和分析項目預算執行情況,并及時反饋至項目負責人,以使項目負責人合理安排項目后續支出。
3.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績效考核體系
為了從最大限度上滿足科研項目的工作需要,科研機構還需要積極調動各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績效考核體系來提高各工作人員的預算管理工作積極性。首先,通過預算管理績效考核體系來加強對預算管理指標的控制力度;其次,建立相應的預算管理績效評價體系,將預算管理人員的工作業績與科研機構的年度考核、獎懲、職稱評定等掛鉤,以此激發起預算管理人員的工作熱情。最后,加強對預算管理的分析力度,通過對預算管理中各項工作的深入析與總結,以此發現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優劣勢,從而得出有效的管理經驗,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提供可靠的依據。
綜上,科研經費預算管理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也是提高科研單位效益、提升國家資金使用效益的根本動力[5]。因此,科研單位應不斷提升科研項目預算管理、內部控制管理水平,加強預算管理,完善執行制度,推動科研機構的穩步發展,為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