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龍 郭漢香
摘 要:通過統計,總結盤州市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的基本狀況和相關組織措施,分析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探討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盤州市;農村實用人才;現狀;對策
一、盤州市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的基本狀況
盤州市地處滇黔桂三省結合部,是貴州的西大門,國土面積4056平方公里,轄27個鄉(鎮、街道),506個村(居)。人口119.5萬,其中農業人口104.6萬。根據調查統計,2017年度盤州市農村實用人才總數為32313人,占農業人口的3.37%。盤州市農村實用人才擁有一定的總量,在帶動當地農民致富,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積極示范作用。
二、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工作開展情況
1.政策引導,多向扶持
一是在項目、資金、技術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為農村實用人才發展優先提供支持。很多農村建設項目和農業科技示范項目,直接落實用于支持農村實用人才的創業和發展。二是通過培養農村人才,增加農村實用人才在人大代表、黨代表、政協委員中的比例,挑選優秀農村實用人才擔當村級領導,推薦農村實用人才參加縣、市、省及國家先進評選等措施,提高農村實用人才社會地位。三是對成績突出、帶動能力強、貢獻較大的農村實用人才,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宣傳、表彰,樹立榜樣,營造普遍關心和爭當農村實用人才的良好氛圍。
2.加強培訓,提高素質
采取多種方式,開展對各類農村實用人才的培訓工作。縣農業局及有關部門根據農村和農民需要,組織開展培訓活動,推廣農業發展新模式、新技術,提高農民農業技術素質。僅盤州市農業局2014年—2017年組織實施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達4516人。通過培訓,對提高農民素質,掌握致富技能,幫助更多農民向農村實用人才轉化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三、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
1.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投入不足
一是教育培訓經費不足,制約了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作的有效開展。縣農業技術推廣部門作為全縣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的主渠道之一,承擔了推廣現代農業技術、培育新型農民的主要任務,但由于經費不足,影響了培訓活動的深入開展。“陽光工程”等農民培訓項目,雖然有資金支持,但由于培訓規模小、培訓時間短、補助標準低等原因,也難以滿足農民的需要。二是扶持資金不足,近年由于國家宏觀政策調控和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以及盤州市正處在城市建設的前期投入階段,財政較為困難,對農村實用人才的扶持力度有限,主要靠自身努力,所以起步低、步伐慢、發展不快。
2.農村實用人才總量少
盤州市人口119.5萬,其中農業人口104.6萬人,農村實用人才3.2313萬人,僅占農業人口的3.089%。不能滿足我縣農村經濟及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
3.農村實用人才總體
盤州市農村實用人才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居多,占89.43%,高中及以上文化的太少;無專業技術職稱的居多,占96.13,有專業技術職稱的太少;未取證技能人才居多,占94.72%,取證技能人才太少;未參加過培訓的居多,占61.17%,參加過培訓的偏少;有一技之長的人才相對較多,復合型人才相對較少。
4.分布不平衡,結構不合理
全縣農村人才中,技能服務和技能帶動型人才少,其它農村人才多;生產型人才中,種植、養殖能手多,其它農村人才少;經營型人才中,個體規模工商業主多,其它農村人才少;經濟條件較好發展較快的鄉鎮、交通便利的城區、農業主導產業較為發達的地區農村實用人才相對較多,其他地區農村實用人才相對較少;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8897人,占89.43%;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2547人,占7.88%;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869人,占2.69%。由此看出,盤州市農村實用人才以男性人才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才居多。
四、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的幾點建議
1.提高思想認識
各級政府及部門要更新觀念,打破傳統的人才觀,切實把開發農村實用人才資源作為人才工作和農村經濟服務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培養和造就農村實用人才,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充分利用多種媒體大力宣傳農村實用人才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意義和成果,提高人們對農村實用人才的思想認識。要充分發揮農村實用人才的輻射帶動作用,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典型經驗交流,推廣先進科學的方法經驗,激發農民學科技、以科技致富謀發展。
2.強化教育培訓
一是要進一步加強各級農業培訓機構和其他職業培訓機構的建設,改進培訓條件,提高教育培訓水平。二是要因地制宜,按需施教,培養急需的農村實用人才。三是要創新培訓方式,拓寬培訓渠道。培訓方式上要由過去單一教學式培訓向函授、電視教育、網絡培訓的方向發展;要組織優秀實用人才外出參觀學習,解放思想,開闊視野。
3.加大扶持投入
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要得到長足發展,經費投入是其中的一個關鍵。一是農村實用人才培養與培訓經費的投入,培養新的農村實用人才,吸引在外創業優秀人才和大學及大中專畢業生創業,增加農村實用人才總量;通過扶持、培養和吸納的方式,促進盤州市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的穩步發展和壯大;二是扶持資金的投入,對原有農村實用人才給予一定的扶持幫助,擴大發展規模,增強示范效果,充分發揮其帶動作用。
4.完善政策機制
一是建立健全農村實用人才的激勵機制。鼓勵農村實用人才進行科研開發、技術推廣,支持農村實用人才興辦民辦科研實體和開發型經濟實體;扶持在外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在創業培訓、信貸支持、金融服務等方面,各有關部門要按國家政策規定給予優惠和支持;要建立健全表彰激勵制度,對在推進農業結構調整、農村經濟發展中做出較大貢獻的農村實用人才,要給予表彰獎勵。二是建立農村實用人才的社會化管理和保障機制。圍繞農村實用人才的市場配置、職稱、和養老保險等,探索和建立農村人才的社會化管理機制。要盡早研究制定諸如農村人才流動、農村實用人才的聘用等辦法,保護各類農村人才的合法權益,為農村人才發揮聰明才智,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