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
摘 要: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微課作為新興的教學模式逐步地形成,同時在教學活動中被廣泛地關注。把微課應用到初中歷史的教學活動中,會給初中歷史教學加入新鮮的活力。初中歷史教師要充分地認知微課,并且將其有效地運用到教學活動中。綜合初中歷史切實的教學經驗,簡要說明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微課;初中歷史;電子設備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我們的生活節奏也隨之加快,微時代應運而生,如,微信、微商、微電影、微語言、微信支付等。微時代已經被人們廣泛接受,微課也隨之走進初中歷史的課堂教學當中。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有助于學生學習熱情的激發,增強課堂教學的成效,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
一、將微課運用到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意義
1.微課運用到初中歷史教學中,切實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
興趣是人們做所有事情的原始動力,更是學生樂于學習的動力。初中歷史教材有很多有關歷史文物、工具和古建筑遺跡的內容,都是抽象的內容,而教科書中的插圖篇幅較小且模糊不清,致使學生普遍認為初中歷史知識的學習枯燥死板、無味無趣,微課作為多媒體信息化教學背景下一種新興的方式,其集圖形、文字、聲音、影像于一體,更加形象生動地將歷史文物、建筑遺跡展示出來,切實激發了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例如在學習《中華文明的起源》中,在“原始的農耕生活”章節,使用微課的方式直觀地展現古代落后農耕生活的影音文件,農耕使用的工具、種植的糧食種類、原始人的穿著等,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當時的情況,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自主能動地探索研究,大幅度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得到意料之外的教學效果。
2.微課運用到初中歷史教學中,切實有效地拓展了教學的時間限制
對于學生而言,初中時期要學習的科目實在太多了,歷史作為副科,其課程時間的安排相對主科就很少,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所學到的歷史知識多少會受時間制約,教學成效難以提升,但是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微課的方式,真正地顛覆了教師的教與學生學的時間之間的障礙,給予學生足夠的用于學習的時間。學生只需要使用可移動的電子設備(手機、電腦、平板、學習機等)就能夠隨時進行點播式的學習。例如,在學習《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歷史知識時,教師將精練簡短的微課上傳到網絡中,重點進行講解,展現教師和學生一對一式的互動教學,既滿足了學生歷史知識學習的需求,也打破了課堂教學活動中空間與時間的制約。微課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可以讓學生隨處可學,隨時能學,為學生創建了足夠自主的學習空間和時間,特別符合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能夠幫助學生個體專長切實有效地發展。
3.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微課,能深入優化教學的內容
初中歷史教材知識所設計的內容廣泛,時間跨度大,學生在對知識點掌握的時候比較吃力,但是生動、形象、短小、有趣的微課,針對歷史知識中的重點難點進行創建,綜合教材的內容,讓枯燥空泛的歷史知識變得生動形象、趣味橫生,更容易深度優化教材內容。例如,在教授《輝煌的隋唐文化》時,學生對于隋唐時期的建筑很難產生直觀且清晰的認知,運用微課對隋唐時期著名的建筑做相應的介紹,運用多媒體展示,使用精妙的動態形象展示,來替換抽象枯燥的講授,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減少空間感和距離上的遙遠,幫助學生深入消化吸收歷史課堂教學的知識內容,讓課堂教學的知識點,及難于理解的部分,在教師和學生的充分互動中得以輕松解決。
二、設計初中歷史微課教學時的注意事項
1.一定要明確微課設計構建的主題
微課內容必須跟教材中的歷史活動相互關聯,當在課堂中教授的內容太多時,教師就可使用微課的形式展開教學講授。教師自己先要明確清晰這節課的中心方向,構建微課視頻的時候,切實針對中心方向,這樣才可以保障微課運用的成果。
2.一定要重視所設計構建的內容具備合理性
教師要清楚知道學生當前知識掌握情況,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之上設計的微課,才能切實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在課前設計微課視頻,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播放,可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師播放完微課內容之后,一定要密切關注學生的想法,及時地修改微課教學視頻中的不足。
3.教師一定要切實有效地掌握重難點知識
微課內容的時長通常會很短,所以,無法涉獵歷史教學內容的全部,教師一定要切實有效地掌握重點知識點,有針對性地選擇重點知識內容進行微課的設計創編。初中時期的學生,解決問題與處理問題的能力亟待提升,因此教師一定要把握學生的學習成效,合理有效地設置微課。
總之,微課運用到初中歷史教學中,不僅是教改的機遇,還是挑戰,微課用電子信息技術助力歷史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愛上初中歷史課程的學習。
參考文獻:
[1]張志玉.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思路[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6(14).
[2]焦海琪.例談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幾點體會[J].新課程·中學,2016(10).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