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潔
摘 要:進行有效教學最主要的就是提升教師的素養,而教師素養的提升又在于教師專業的發展,再深入地挖掘可以發現,教師專業的發展又在于教師專業知識發展。本文揭示了不同的教師知識來源對小學教師專業知識發展的重要程度。最后結果表明:“教師觀摩活動”是教師專業知識發展的最為重要的來源,“自身教學經驗與反思”“和同事的日常交流”是教師專業知識教育中比較重要的來源,“教育見習實習”是職前教育經驗中比較重要的教師知識來源,而“入職后的學歷教育”則顯得沒那么重要。最后,本文提出了小學英語教師專業知識發展的途徑和策略。
關鍵詞:有效教學;專業知識發展;小學英語;教師知識來源
小學是打基礎啟蒙階段,小學階段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思維以及培養認真的態度,那么隨著年級的升高孩子將更難去理解和消化該年級的知識。正是基于此原因,小學進行有效的教育就顯得尤其重要,而小學教育中非常重要一門科目是英語,小學英語基礎打牢了便能在后續的學習中更具優勢,因為相對來說,英語是比較難的一門科目。所以英語教師必須提升自身英語專業知識,以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1.問題的提出
教師的素養需要得到提升,提升專業知識是根本,教師自身功底過硬,有足夠的能力,這樣才能培養好學生,做到有效教學。現在國內外的學者們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并對這個問題提供了最主要的途徑,就是將教師專業知識的構建和發展作為有效教學的核心問題。
趙冬臣等調查了初中語文教師的專業知識提升來源,韓繼偉等調查了初中數學教師的專業知識來源,張燕等調查了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知識來源,這些以中學教師為研究對象的研究均得出了相似的結論。那么,小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知識的來源是否是固定的沒有其他的呢?如果有,那對于職后教師的專業知識發展有怎樣的作用呢?學校領導和教師又怎樣利用這些結論來促進自身專業知識發展呢?
2.理論框架
不同的研究學者對教師知識分類有不同的理解。1986年舒爾曼將知識基礎分為七類,分別為學科知識、一般教學知識、課程知識、學科教學知識、學生和特征知識、教育情景知識以及教學目標、目的、價值觀及教學哲學與歷史基礎知識。馬云鵬在舒爾曼的基礎上再進行歸類濃縮,最后精簡為四類,即教育理論知識、課程知識、學科知識和學科教學知識。而我們此次研究也是借鑒了馬云鵬的研究。
3.研究方法
我們這次實驗主要用的問卷調查的方法,并且在課堂上采取進行觀察和與老師進行訪談的輔助方式。
3.1研究對象
我們研究的學校涉及東北三省和廈門市的14所小學,6所鄉鎮小學,8所城市小學,而研究的老師為2016-2017在上面所說的14所學校教學的全體英語老師。我們對161名老師進行了問卷調查,其中有131份有效的問卷,有30份無效問卷。
3.2研究工具
問卷的編制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調查教師知識發展的有效途徑,通過開放式的問卷和教師訪談的方式,第二階段為分析整理第一階段的數據,總結出影響教師知識發展的變量,并參考目前已經擁有的教師知識的來源,在這些基礎上形成最終的研究工具。
我們的問卷分為4個方面,包括調查教育理論知識、課程知識、英語學科知識和英語學科教學知識這4種小學的英語老師的知識來源。首先是對特定知識的講解,然后對來源進行評級。
3.3數據統計和分析
我們采用了回歸方法計算相關來源的參數估計值和顯著性系數,知識來源我們劃分了三個等級,分別為最重要、比較重要和不重要,用這些參數來評判來源對教師知識發展的重要程度。
4.研究發現
4.1教育理論知識的來源
對教育理論知識發展重要程度進行結果分析,可以發現小學英語老師發展教育理論知識的職前的教育和在職培訓經驗,其中最重要的來源是“教學觀摩活動”,“職后的學歷教育”倒是屬于最不重要的。“自身教學經驗與反思”“和同事的日常交流”“教育見習實習”等占有較為重要的地位,“英語教法課”“英語學科專業課”和職后的學歷教育是最沒有那么重要的。
4.2英語課程知識、英語學科知識和英語教學知識的來源
英語課程知識、英語學科知識和英語教學知識的來源的重要程度回歸分析結果和上述的結果是差不多的,結果表明“教學觀摩活動”是教師英語課程知識最重要的來源,而最不重要的來源為“職后學歷教育”。
4.3研究發現總結
針對上面的結果進行分析總結發現,最為重要的知識發展來源為“教學觀摩活動”,其他的比如像“自身教學經驗與反思”“和同事的日常交流”是知識發展的比較重要的來源,“教育見習實習”是職前教育經驗中比較重要的知識來源,而最不重要的教師知識來源為“入職后的學歷教育”。我們此次研究發現和中學數學、語文教師專業知識來源的發展并不一致。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教師提升自身專業知識最主要的方式為教學觀摩、教學反思、合作交流等,在沒有正式成為一名老師的職前教育的知識并沒有完全消化并將其運用到入職后實際的教育中。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上教給學生的用到的一些專業的知識,更多的就是來自于一個能夠相互學習交流與反思的環境,比如相關的有組織的專業活動,教師們能夠去自我反思總結,以此來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
5.結論與思考
上述研究表明,職前教育和職后教育對小學英語教師專業知識發展均有著一定的不同程度的貢獻。“教學觀摩”是小學英語教師專業知識發展的有效途徑,“反思和合作”是促進教師專業知識發展的內源動力,“職前職后教育相結合”是小學英語教師專業知識發展必須要經歷的。要進行有效教育就要求小學英語教師具有較高的素養,能夠不斷地提升自身專業知識,樹立終身學習理念。
參考文獻
[1]吳琦,杜尚榮.論思維導圖的教學意蘊——基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分析[J].課程教學研究,2018(04):71-76.
[2]路向飛.打造優質教學,培養英語核心素養——淺析小學英語核心素養教學[J].學周刊,2018(01):113-114.
[3]康葉欽,陳冬梅.課程-學習-教師一體化發展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基于小學英語浸入式教學的案例[J].中國教育學刊,2018(02):73-76.
(作者單位:陜西國際商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