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浩 姜春華
摘 要:在中小學管理過程中,后勤管理工作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對廣大師生的日常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而且也影響到學校其他部門工作的開展。主要圍繞中小學后勤管理的科學化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中小學;后勤管理;科學化
在一個學校的日常管理中,后勤管理工作開展的好壞,會對學校其他部門工作的開展,對學校教學工作的開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后勤管理工作的開展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這樣才能使工作開展得更加科學。然而,在我國中小學的后勤管理中,還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制約了學校的進一步發展。下文就中小學后勤管理工作的科學化進行探究。
一、后勤管理工作面臨的影響因素
1.硬件設施較為缺乏
在我國大多數中小學學校,都存在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那就是后勤服務硬件設施的投入力度不足,特別是在我國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村學校。盡管我國對教育事業越來越重視,也給予了大力的資金支持,但是還是有一些中小學的硬件設施非常缺乏,如一些學校缺乏足夠的宿舍,一些學校的食堂建設存在問題,不符合衛生規范要求;一些學校因為教室或者宿舍不足,所以將學校的會議室或者閱覽室改作教室或者宿舍,這樣就會給學校的管理帶來一定的不便,也不利于學校教育工作的正常開展。
2.管理意識較為薄弱
一個學校管理水平的高低,與這個學校的后勤管理水平有一定的聯系,如果學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的開展,那么整個學校的運轉就會受到阻礙,會影響學校其他工作的開展。當前,有一些中小學的領導對這些工作不夠重視,他們對學校的教育工作更加重視,關心的是學校的升學率、優生人數等,沒有認識到后勤管理工作的開展能夠促進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1]。因此,在一些中小學的后勤管理中,存在著人員落實不夠明確、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的現象。另外,在后勤管理隊伍中,大多數工作人員的文化素質較低,工作隊伍老齡化現象較為嚴重。在這種環境下,后勤管理工作的開展就受到了一定的阻礙,難以適應現代化管理發展的需要。
3.管理形式較為單一
其實許多學校的后勤部門在工作過程中都非常認真負責,都會根據學校制定的工作制度辦事,但是所取得的效果卻不夠理想。例如,有些學校的后勤管理部門非常重視制度,無論什么事情都需要根據規章制度去做,工作的開展都有特定的工作流程,這樣確實能夠提升后勤管理的效率,但是如果一味地強調制度,那么就會導致一些管理者將后勤工作人員當作機器,就會導致人際關系緊張。其實,后勤工作人員也是學校的一份子,也需要得到大家的理解和關懷,他們居于幕后,服務于師生,更應該得到大家的尊重,所以在后勤管理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制度的落實,還需要重視對他們進行人文關懷。還有一些學校的后勤管理部門,里面許多工作人員都是學校領導的親戚,這些人員就很難去調動,如果犯了錯誤也不好進行處罰,導致后勤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影響了學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開展。
二、后勤管理的科學化策略
1.在堅持服務性原則的前提下,實行企業化的管理方法
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中小學后勤管理部門要在堅持服務性原則的前提下,實行企業化的管理辦法。我們知道,中小學后勤工作有著服務性的特點,所有的工作開展都是為了給廣大師生提供優質的服務。那么,在這個前提條件下,實現后勤管理的企業化,就能夠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將后勤管理的工作內容進行劃分,將后勤管理工作的經濟責任進行劃分,然后將其歸屬于各部門之中,這樣就能夠將具體的工作任務落實到個人頭上,能夠提升工作效率。另外,在制定內部結算價格的基礎上,可以根據企業化的管理方式,將每一個部門的收支進行獨立的計算,這樣能夠減少各部門對學校資金的依賴,使學校各部門成為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經濟實體。另外,在后勤管理部門落實責任制以及獎懲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的原則,有效打破個別學校吃大鍋飯的現象,以提升后勤管理部門的工作效率[2]。
2.在學校內部引入競爭機制,增強工作人員的成本管理意識
當前,在許多中小學的后勤管理部門之中都缺乏競爭機制,許多人在工作崗位上得過且過,極大地制約了后勤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因此,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可以將競爭機制引入其中,這樣能夠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增強他們的創新意識。要在管理內部實行以下幾個制度:(1)員工合同制;(2)質量工作制;(3)干部競選制等,這樣不但能夠使后勤人事管理變得更加規范、民主,而且能夠選拔大量的管理人才,促進整個管理隊伍素質水平的提升。
綜上,在我國中小學后勤管理工作中,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如硬件設施較為缺乏、管理意識較為薄弱等,不利于后勤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為此,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要在堅持服務性原則的前提下,實行企業化的管理方法;要在學校內部引入競爭機制,增強工作人員的成本管理意識。如此,才能夠使后勤管理工作的開展變得更加科學化、規范化。
參考文獻:
[1]趙洪濤.我國中小學后勤管理的科學化探尋[J].教學與管理,2008(19):15-17.
[2]宋殿江,梁德才.淺析中小學后勤管理特點及其原則[J].才智,2014(32):188.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