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愛生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電子技術的進步,多媒體這種技術手段早已被廣大教師所熟悉和掌握,并且在教育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別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關鍵詞:學習興趣;知識難度;教學質量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一種新的教學輔助設備——多媒體。多媒體技術是以計算機為核心和主要載體,將音頻、圖像、視頻等處理技術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一種新型技術。目前多媒體技術已經在教育領域中已經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應用。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可以將課本上比較抽象的知識形象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更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進而對提高初中地理教學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一、多媒體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新穎導入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學中我們要在導入這個環節多下功夫。只有導入新穎,喚醒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求知的眼球,學生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這節課的學習內容上來。教學中實用的用多媒體新穎導入的方法很多,在這里我簡要談幾種常用的方法。
(1)創設問題情境法
初中地理教學中同樣適用創設情境法。例如:初一的地理課主要內容是中國地理,這些內容十分零碎,不能死記硬背,那怎么辦呢?我的思路是先讓學生掌握中國的省,將這些內容制作成幻燈片,讓學生記住它們的不同特點以及大體形狀、對應地理位置等等,學生的學習興趣馬上來了,為了達到牢固掌握和鞏固的目的,我還設計了一系列問題讓學生以不同的形式回答,如與山東省相鄰的有幾個省?學生通過多媒體圖片的展示已經對這些省的相對位置有了大概的了解,所以再通過這樣形式多樣的練習活動的鞏固就很容易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同時也要對知識進行延伸和拓展等,讓學生樂于思考,自己動手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創設情境法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習興趣得到很好的激發。
(2)趣味故事導入法
初中地理知識比較抽象,如何能讓學生對其充滿興趣去探究呢?實踐告訴我們,趣味故事導入比較有效。教師在備課時設計一個與所學地理知識有關的趣味故事,將學生引領進地理學習之中,這樣自然而然地就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海水運動》一課時,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軍在直布羅陀海峽戒備森嚴,但是德軍仍神不知鬼不覺地渡過了海峽,偷襲英軍,同學們,你們知道德軍是怎么順利通過海峽的嗎?”導入,然后讓學生閱讀課本尋找答案。學生對這樣的導入法很感興趣。
2.組織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
教師比賽前精心設計知識競賽問題,題的難度要適中,力求達到通過比賽鞏固基礎知識的目的,比賽設置獎勵機制,如競賽的前三名、競賽中特殊進步獎等,通過活動鼓勵和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信心和熱情。組織知識競賽法在教學實踐中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3.關系和諧,氛圍輕松
教學實踐已經證明,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有助于學生進行高效率的有效學習。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設法構建一種利于發揮學生發揮潛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消除對教師的畏懼心理,放松心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進而發揮學生的最大潛質,創造一個又一個的不可能。這種方法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多媒體教學有利于降低知識的難度
1.變枯燥的抽象知識為形象直觀
多媒體教學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改變了傳統教學枯燥單一的特點,把一些書本上十分抽象的知識通過多媒體的音頻、圖像等處理系統進行編輯和處理,在學生面前展現的是活靈活現、形象生動的知識,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2.有利于學生系統地掌握所學知識
多媒體的幻燈片演示功能十分完善,可以把教師備課時對本節課的重點知識的框架圖整合在一起,然后添加動畫效果等演示給學生,讓學生對知識有一個系統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印象深刻,經久不忘。
3.變平面知識為立體知識
初中地理中有一些知識是需要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立體空間框架系統的,就像數學當中的立體幾何,就需要學生要有立體思維方式,同樣地理這門學科也需要學生用立體思維方式考慮問題。恰巧,多媒體就能做到這一點,幫學生建立立體空間概念,利于學生對難點知識的掌握。例如,教學《世界地理》時,就要求學生能夠想象出世界各國在整個地球上的相對位置,用多媒體立體動畫模式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感,熟記世界地圖。
三、多媒體教學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多媒體的直觀形象演示,能大大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們主動學習,知識的難度在多媒體的科學運用下也大幅度地降低了,學生地理的自主學習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教學質量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將更加廣泛和深入,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將多媒體這種教學手段發揮出它的最大功效,為學生服務、為教師服務、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
參考文獻:
孫成立.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2009(6).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