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智科
【摘要】2012年以來,慕課浪潮席卷全國,國內許多知名高校均建設了自己的慕課平臺,推出了眾多慕課,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然而,民辦高校由于各種原因在發(fā)展慕課方面還面臨諸多困境,如何在民辦高校中更好地趨利避害,創(chuàng)新性地發(fā)展慕課已成為當務之急。本文從慕課對于民辦高校的價值、民辦高校發(fā)展慕課的困境及對策建議三方面開展研究,以適應新時代我國民辦高校慕課發(fā)展的趨勢。
【關鍵詞】民辦高校 慕課 困境 對策
一、慕課對于民辦高校的價值
(一)快速提升教學資源量,解決師資不足的問題
慕課核心思想是通過信息技術手段,低成本地整合、分享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讓“任何人、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能學到任何知識”。在此過程中,民辦高校可以付出較低的成本以解決師資不足的問題,特別是在一些全校性的通識課上作用更加顯著,例如筆者所在高校就通過購買“爾雅通識課”資源,大大減輕了全校范圍內通識課的教學負擔;慕課比起傳統課堂教學具有迅速、穩(wěn)定、優(yōu)質、可及時評價、可重復等優(yōu)勢。
(二)慕課以學生為中心,改進學生的學習體驗
在新時代,教育轉型為“以學生為中心”勢在必行,慕課恰好符合了這一發(fā)展趨勢。慕課中知識的組織不再是照本宣科式的,而是需求驅動型的,知識點被教師整理得非常精細,5-10分鐘的教學短視頻成菜單式分布,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知識點掌握程度進行自主學習,克服了時間和空間的障礙,并且學生可以在線上多次重復學習,線下的課堂上則以教師答疑、組織討論為主,由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大大增加,改進了學生的學習體驗。
(三)慕課倒逼教學改革,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慕課的發(fā)展必然讓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獲得變得比以往更加容易。在民辦高校中有大量的青年教師,由于教學經驗不足,他們的授課水平比起慕課上的大師們有明顯的差距,因此“課堂危機”,情況會更加明顯,他們面臨的教學壓力陡然增大,由此可以倒逼教師進行適合自己所在高校學生特點的教學改革,提升課堂吸引力,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二、民辦高校慕課面臨的困境
(一)慕課發(fā)展路徑不明確
雖然很多民辦高校認識到了慕課的重要價值,但在本校慕課發(fā)展中路徑選擇不明確,主要表現為:一是,對于慕課的相關理論研究不足,缺乏正確的發(fā)展思路;二是,對于如何開展慕課認識模糊,往往人云亦云,沒有探索適合自己學校特點的慕課發(fā)展路徑;三是:不少民辦高校急功近利,沒有夯實慕課建設的基礎,雖然也有諸多教師參與慕課建設項目,但往往流于形式,實際效果不佳。
(二)學生學習自覺性較低,學分認證存在困難
當前“慕課”己為大多數高校學生所知,民辦高校也有很多學生參與慕課學習,然而由于民辦高校生源質量普遍不高,學生學習自覺性較低,慕課學習中往往沒有持續(xù)性,半途而廢者眾多,具體表現為僅有不到20%的學生能堅持學完全部內容,慕課往往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與此同時,在慕課推廣中還存在一部分學生“掛機上課”等情況,這樣的行為難以被精確發(fā)現,教學質量無法保障,因此,通過慕課方式學習的學分認證也存在困難。
(三)慕課平臺不完善,教師參與積極性不高
從慕課發(fā)展規(guī)律上看,單一的慕課資源難以吸引眾多學習者持續(xù)學習,只有將優(yōu)秀慕課資源整合到慕課平臺上,形成內容豐富、組織合理、管理規(guī)范慕課平臺才能讓慕課具有持續(xù)的生命力。目前,慕課巨頭:Coursera.edX,Udacity己有非常完善的慕課平臺,國內的學堂在線、酷學網等平臺也較為出色;而眾多民辦高校還處于初創(chuàng)發(fā)展階段,慕課平臺建設滯后,甚至幾乎空白,這導致了即使教師有意愿開展慕課建設工作,也難以有適合的平臺作為支持,大大降低了教師的積極性。
三、民辦高校慕課發(fā)展對策
(一)結合民辦高校自身特點設計慕課發(fā)展路徑
民辦高校具有機構高效、決策迅速、辦學機制靈活的特點,應結合民辦高校的特點設計慕課發(fā)展路徑,可以將投資方(通常為大型企業(yè))的優(yōu)質內訓課程建設為慕課,這樣即體現產教融合的時代發(fā)展主題又可以將慕課學習、專業(yè)實習甚至是學生的就業(yè)推薦聯系起來形成一個不斷線的育人框架。在激勵教師層面,可以將慕課建設成果引入職位晉升、校聘職稱的考核指標,激發(fā)教師參與慕課,建設慕課、推廣慕課的熱情。
(二)引入“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機制,督促學生學習
慕課是否能取得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習者的學習自覺性,目前民辦高校學生普遍學習自覺性不高,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僅通過線上慕課教學的方式難以保證教學質量。鑒于此,需要引入“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機制,即將線上的慕課與線下的面對面授課向結合,教師將基礎知識點的學習任務交給慕課,而教學重難點、課堂討論、課后輔導、課程考核放到線下面對面進行。混合教學機制既可以減輕教師重復的教授知識的工作量,又可以在線上監(jiān)督學生學習情況,線下針對學生學習情況開展后續(xù)教學工作,是民辦高校可以積極探索的開展慕課模式。
(三)用“共享思維”建設慕課平臺
突破現實高校間的圍墻,優(yōu)質資源共享是慕課的一大特點,如果民辦高校間按照“共享思維”建設若干個“慕課聯盟”,各自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學科與專業(yè)特點,那么這樣的慕課平臺一定會得到學生更多的喜愛。與此同時,具有“共享思維”的慕課平臺也有更靈活的運營和盈利模式,既可以是免費制、證書付費制也可以是會員制。在學分認定方面可以建設恰當的評估標準,慕課平臺中所有學校均予以認可,提高證書的含金量,在這個過程中的收益可以支付教師的勞動報酬,形成激勵機制,提高教師和學生的參與度。
四、結論
民辦高校開展慕課面臨諸多困難,需要認清慕課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結合自身的特點,凝練優(yōu)勢,用正確的思路建設慕課平臺,完善慕課資源,同時倒逼教學改革,將慕課作為民辦高校發(fā)展壯大、優(yōu)化發(fā)展的契機,相信慕課在我國民辦高校中的發(fā)展前途光明,會為新時代高校人才培養(yǎng)提供更好的路徑。
參考文獻:
[1]周明桃.高校慕課應用現狀與發(fā)展范式初探[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6,(42).
[2]趙忠山.大數據時代MOOC對傳統教學的沖擊與融合[J].現代教育術,2017,(8).
[3]王寧寧.“慕課”在職業(yè)教育中應用初探[J].考試與評價,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