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潔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全面展開,經過幾年的努力,教師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方面有了很大改觀,但在有效備課、有效教學以及有效評價方面存在許多問題,為了推進課程改革進一步發展,須建構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的評價體系。第一部分是課改背景;第二部分是從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來構建適合農村高中化學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第三部分是對所構建體系的總結。通過構建這樣的評價體系來更好的發揮教學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能在原有基礎水平上有所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化學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構建
化學在當今社會已經進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始終將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培養社會進步所需要的人才,為此要革新落后的教育理念,加快化學課程改革。然而改革遇到了單一陳舊的評價體制所帶來的強大制約,要進行課程改革就必須先改變落后的評價方式。盡力體現出對學生科學素養發展狀況的評價,力求教學評價更為全面、更為合理以及更具激勵和發展功能,起到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作用,從而作出對學生未來發展潛力的正確評估
一、高中化學教學評價現狀
由于化學課堂教學評價受到現行許多教育教學觀念、課程內容和設置的影響,還有現有的高考體制和升學壓力的強烈制約,存在著很多方面的不足。總體而言主要是評價的方法過于單一,評價的指標太唯一,這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表現得非常明顯。眾所周知,當前我國大學錄取學生完全是以高考成績作為標準的,即以高考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評價標準。還有一點就是人們對標準化的考試已經產生了很大的心理依賴,即使一些學生在其他的活動中表現很好,但是教師甚至學生本人都仍舊不相信這可以作為能力和表現的依據,他們認為只有在紙筆測驗中獲得好的成績才算是真本事。
二、構建適合高中的課堂評價體系
課堂教學評價應從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進行評價。傳統的課堂評價只注重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學,而教學就圍繞著“學生考什么就教什么”;學生學的情況則幾乎是通過學生的紙筆測試成績來反映,顯然這是很不全面的,下面我們來具體討論如何去構建全面的課堂評價。
1.對課堂教學中老師“教”的評價
很多時候對教師課堂教學的評價似乎只局限在他們一堂課四十五分鐘的教學,這種評價方式是不健全的,應該從教師課前的準備、課中的教學以及課下給學生布置的任務進行一個全方位的評價。
(1)教師課前的備課
我們倡導“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新課程教學的核心是“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促進每位學生的發展”要深入到教師的教學理念中去,教師要形成“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觀念,要做到學生全體發展、學生有個性地發展,使得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良好的發展。
(2)教師在教學中實驗的運用
教師能否將化學課上好?課堂教學是否生動?老師上課的內容是否能夠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以上這些問題都會受到課堂上實驗教學的影響。很多學生之所以喜歡化學這門課并且能將化學學好就是在于一個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者主動學習的前提。
(3)網絡教學在課堂中的應用
面對網絡上豐富的資源以及現代網絡技術,教師要努力將其充分應用于教學,為教學服務。網路資源的利用有助于教師的課堂教學,學生對現代的網絡化教學很感興趣,這能大大提高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對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的評價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生命存在,他們存在著發展的差異性和獨特性,對學生“學”的評價在側重于傳統的紙筆測驗時,也要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個性表現。教師能否因材施教,能否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是衡量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
標尺。
(1)對學生進行紙筆測驗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對學生進行紙筆測驗時,應該著重考查學生理解知識和運用知識方面,而不應注重知識的機械記憶。在聯系實際考核學生能力時,應根據內容標準控制試題的難易程度。
(2)對學生課堂表現的評價
學生的課堂表現可具體通過以下幾方面來考慮:學生是否真正的主動參與學習;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之間是否保持了有效的互動;學生有沒有真正的理解知識;學生在分析問題和解決能力方面是否得到提升;學生的自制和反思能力是否得到培養;學生情感上有沒有得到真正的體驗。
(3)學生將化學知識活用到生活中
化學是一門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學習化學就是為了學以致用,服務于生活。如果將學生成績作為評價課堂教學的唯一標準,那么是否能培養出我們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當然不是,化學學科與生產、生活的發展有著密切聯系,化學的教學決不能脫離現實生活。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會涉及到很多與生產生活實際相關聯的化學問題,教師應該幫助學生綜合運用化學知識去分析解決與化學知識相關的實際問題。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