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強
摘 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條件下,生產效益的最大化已是各企業的共同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向管理要效益已成為各企業家的共識。為此,我國確定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并頒布了一系列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廣大勞動者的安全和健康,控制和減少各類工程事故,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發展。近年來,我國建筑業安全生產的形式依然嚴峻,重大、特大生產安全事故頻發的勢頭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凸顯安全生產信息化管理的迫切性。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管理信息化應用。
關鍵詞: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管理;信息化;應用
1充分認識推進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
1.1推進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是提高監管效能的重要手段。
安全監管工作一直面臨人少事多的局面,針對面廣量大的監管對象和繁重的監管任務,傳統的監管方式面臨諸多的不適應。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從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通過建立企業信息數據庫、規范行政審批程序、固化行政執法流程等手段提高監管的效能和科學性,有效促進工作目標的完成。
1.2推進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是創新監管手段的有效方式。
新時期安全生產情況日益復雜,安全生產數據信息急劇增加,對安全監管手段提出了新要求。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及時掌握安全生產動態,建立更加快速高效的監管執法手段,對于拓展監管方式、延伸監管領域、創新監管手段,必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1.3推進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是增強安全監管針對性和有效性的良好途徑。
通過信息化建設,可以對監管過程和結果的數據進行挖掘分析,進一步理清區域安全生產特征和發展趨勢,找準監管重點,提高監管的針對性、有效性,實現監管質量的不斷提高。
2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管理信息化方面存在的問題
2.1對信息化認識不準確,應用范圍存在局限性。對于建筑企業安全管理信息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識。有的企業誤把信息化建設當作實現辦公室自動化,這種觀念是錯誤的,也嚴重阻礙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建設進程。有的企業往往因為資質的問題,才被迫進行信息化建設卻沒有意識到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本質,也就無法認識到信息化建設的價值所在。而一些走在信息化建設前列的建筑企業也往往缺少統一計劃、安排和管理,對信息化的推廣也僅僅停留在企業的管理層或主要集中施工項目的前期工作中,如招投標、造價預算、施工組織設計等方面,無法實現不同類別間數據的關聯、整合及分析,更無法與動態的行業信息結合起來。
2.1.2 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設起步相對較晚,管理水平處于初級階段縱觀行業現狀,雖然在施工管理中信息化技術得到廣泛應用,集成化的施工項目信息化管理系統也已開始在施工項目管理過程中使用。然而,由于施工項目管理模式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多半的企業采用的還是傳統的管理方法和模式上,其信息主要通過紙質媒介進行傳遞和處理的。
2.2信息管理安全防范體系不健全,缺乏針對信息安全管理的專業技術人才。雖然部分施工企業已經認識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并在企業網絡內設置了必要的安全設備。但是缺乏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機制,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整體規劃與具體落實措施。此外,由于大部分施工企業在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將重點放在軟硬件設施上,而忽略了對于信息安全技術人員的培養,而且為了減少人力資源支出成本,信息安全管理人員少工作任務重,管理權限集中化程度高,影響了信息化建設的安全管理。
3 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管理信息化應用
3.1 優化安全管理信息系統的細節
在施工現場需要配備專業的務工人員,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基本信息、技能狀況、從業經歷、考勤記錄、工資等方面進行相應的記錄,同時還需要重點加強安全教育培育培訓工作。企業需要進一步完善勞務人員實名制資料,同時安排相關的人員進行管理,在進行工程項目承包的時候需要進行實名制記錄,并做出核實。總承包企業也需要配備相應的人員進行 整個過程的管理,并且對勞務實名登記人員安全教育培訓以及安全業績檔案的方面進行核實,保留相應的資料。在工程項目施工現場工作人員需要進行實名制登記,并遞交相應的資料,辦理相應的門禁記錄。在現場出入的時候需要刷卡進行,無門禁卡是不能夠進入施工場地。通過刷卡和實名制登記能夠進一步優化工作人員的管理,同時也能夠動態掌握工作人員的情況,了解務工人員的安全教育、安全以及等方面的情況,從而能夠更好地確保施工安全。
3.2 應急救援信息化管理系統
在建筑工程中存在著很多不安全因素,很容易引發安全事故,因此做好應急救援控制非常重要。因為每一種安全事故是不同的,對此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應急救援控制。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在施工的時候如果出現了安全事故,如果沒有應急救援信息化管理系統,會使得工作人員不能及時的對其進行處理,埋下了很多安全隱患。
企業需要建立應急救援信息化管理系統,并完善相應的標準化應急救援體系。因為應用過程中有了標準化應急救援體系就能夠在現場有專門的人員進行負責。同時其還制定了相應的安全責任制度,能夠將相關責任進行落實。例如施工現場出現安全事故,現場的管理人員會及時的進行訊號發送,對現場的傷亡程度進行及時報告,系統能夠根據事故的級別進行應急醫院的篩選,并向有關人員進行上報,從而能夠及時地做出判斷,由領導發出指令進行控制,確保施工安全。
對此使用應急救援信息化管理系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僅能夠進一步降低工作人員反應時間,同時也能夠及時地進行事故處理,更好地控制整個過程,最大程度降低傷害。
總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傳統的粗放管理模式已經不能夠適應市場的發展需求,建筑企業必須進行轉型,使用信息化技術勢在必行。在實際應用中需要重點加強對其的研究,從多個方面進行控制,從而能夠達到安全控制的目的。本文分析了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管理信息化應用,以期提供一些借鑒。
參考文獻
[1]譚繼承.大型建筑施工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策略研究[D].石家莊鐵道大學,2015.
[2]顧智勇.某大型建筑施工企業信息化解決方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5.
[3]關婷婷,于航.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13):241.
[4]黃勁松.論信息化技術在建筑企業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安徽建筑,2015,22(02):198-200.
(作者單位:天津市響螺灣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