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瑞芳
摘 要:防洪工程建設是城市規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要起到有效防洪又應與城市建設的生態相協調,在城市建設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現代城市發展對水利的需求,以及分析了保證城市建設的防洪工作。
關鍵詞:現代水利工程;城市建設;結合運用
引言:水利工程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長期以來,水利工程在防洪、排水、防災減災等方面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它在工業生產、農業灌溉、居民生活、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城市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環境的變化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國家對水利工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水利工程需要改變傳統模式,調整發展思路,以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1現代城市發展對水利的需求
1.1現代城市發展的方向
城市化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大城市的建設也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城市化發展中還存在著交通擁堵、空氣污染、環境問題等諸多問題。十八大報告提出了“五合一”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布局,并提出了以中國特色為核心的城市化新道路。它還以推進城鎮化質量為重要目標,以人為本、舒適的城市化進程。在道路上。水生態文明城市是按照生態的原則,遵循生態平衡的原則和要求建立起來的。它是一個滿足城市良性循環、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水生態系統完整、水生態環境優美、水文化深厚的城市,是傳統景觀的哲學,是城市的自然與人的統一。發展的具體體現是未來城市發展的方向,也是城市居民的向往。許多地方黨委和政府積極將水利風景區與地方水利的優勢結合起來,加強對水生態環境的保護,積極探索和引導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要改善城市環境,增強城市品位,優化城市布局,促進城市發展,實現人、水、城的和諧發展。
1.2對水利工程功能的需求
在城市經濟增長的粗放型模式下,水資源被大量消耗,這是我國人均水資源的嚴重掠奪,城市水環境的惡化已成為長期治理的難題。隨著城市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對親水、戲水等生態景觀和環境水的需求將越來越重要,這進一步加劇了城市供水的困難。一系列與水有關的問題,如城市發展的合理布局和經濟產業的合理規劃,將逐步得到提升。水資源總量控制、水資源的有效利用和水環境污染將得到改善。除了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外,水利工程的功能也只有在防洪、排水、灌溉、供水等硬功能的作用下才會發生變化。除了滿足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還應該傾向于水體的自然屬性,和水利工程的建設應該合理計劃的高效開發利用水資源、水生態環境的建設和水利風景區的建設。
2保證城市建設的防洪工作
確保城市防洪建設是水利工程和城市建設的共同目的和出發點,要做好城市建設的防洪主要注重以下方面:
(1)城市防洪工程應確保有充足的行洪渠道與空間,以確保城市的長期可持續發展。隨著城市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進步,土地開發的強度逐年增加。土地的開發甚至發展到把土地帶到河邊的土地上,甚至出現了河道開發的情況。為了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河堤正逐步向河邊移動。在當前的發展,這種現象似乎是確保城市的快速發展,人們甚至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測量和措施,但從來沒有從長遠來看這個問題,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破壞生態的方式很大的影響了城市的長遠發展。畢竟,城市的不斷發展和經濟的進步,更需要更好的防洪水利建設,人民和城市將繼續增加這方面的要求,不僅依賴加高堤壩實現防洪標準的增高,畢竟高度也是需要一定標準以及限制的。如果河道被人為地變窄,就會改變河流的流速、泥沙流的狀況等。原始的自然平衡被破壞和改變,這將導致河流兩岸的生態環境破壞。這些都是城市的自然景觀和環境。現在,許多發達的西方國家和地區已經認識到并重視上述問題,并繼續探索堤防退耕和拓寬河流的途徑和途徑。我們還必須把它作為一種警告,重視同樣的問題和現象。因此,在未來的城市建設中,應該占據河道如果有必要,必須認真分析和證明,和嚴格的審批程序是必要的,以確保長期發展需求和意義,為河流提供足夠的空間,確保城市防洪的需要,并確保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2)城市防洪工程必須強調景觀建設和生態要求,樹立環境保護生態的理念和理念,多角度、綜合分析和考慮,使防洪、排水、排污建設項目協調統一。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思想和理解水平也隨之提高。水利、防洪意識也得到加強和深化,思想在不斷變化,環境保護和環境建設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水利行業也進入了環境水利和資源水利的發展階段,實現了從傳統水利到現代水利的創新和改造。社會和人民的環境觀念日益增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和管理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因此,城市防洪工程建設必須與城市生態保護、環境控制和城市建設相結合。
(3)依托水利的優勢服務于城市經濟。城市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它是一個強大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集群中心。因此,城市的興衰必然與城市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緊緊依靠當地水利的優勢,發展水利風景區,開展旅游景點建設,更好地為當地經濟服務。通過水利工程改造,開展生態旅游,美化環境,保護濕地和棲息鳥類,促進衡水經濟發展。
結束語:城市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水利工程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在過去,水利工程的建設和實施在解決水資源短缺、洪澇災害、環境保護、水土流失等問題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未來,隨著水生態文明城市的發展和建設,水利工程建設將密切關注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惡化、水生態保護等問題,為人們提供一個水美、景美,利于娛樂的休閑場所。
參考文獻
[1]王亞婷.論生態水利在城市水利設計中的運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25):187.
[2]劉璐.現代城市建設中水利工程發展方向分析[J].水科學與工程技術,2015(02):5-8.
[3]王勤香,謝秋皓,朱政德.基于工程與生態環境相結合的城市水利工程建設[J].科技展望,2015,25(06):67+69.
[4]張紹軍.淺析水利工程與城市建設的結合運用的相關問題[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32):182.
[5]郭堅強.現代水利工程與城市建設的結合運用[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2,40(07):163-164.
(作者單位:河南省新鄉縣水利局)